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解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解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0—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分析试卷
  语言基础及文言文阅读
        邢举相语文教学研究室     邢举相
首先要对学习语文或者就要参加明年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强调的一点是:语文,你非得把它当作理科来学!同学和家长,也非得改变传统的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观念(死记硬背只是解决了高考中“名篇名句”的默写的8分,150分的试卷,其它142分哪去了呢)。死记硬背解决不了语文问题,实际上,从牙牙学语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运用着母语,高考语文考的也是母语,为什么我们在高考中就集体“失语”了呢?
邢老师要说的是:在所有科目中,语文是一门最容易学(你有十几年的中文底子)、提分最快的学科!这和你以往考试中分数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这决不是什么吹嘘。
具体而言,学习语文的开始,我们先进行“背景了解”,也就是要“远望近观”。何为语文?语:语言。语言,从一个人呱呱坠地时就接触了,不就是听和说嘛!所以,就涉及字的识读,然后延展到词,最后要完整地说话,就是句了!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要会运用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北京高考试卷的前五个小题,第一题是字音字形的辨析,第二题就是实虚词的运用,第三题是成语熟语运用,第四题是句病题,第五题应该是标点符号题,因为难,北京的高考就避开了,从文学常识或语言表达里的“连贯”里选一个凑成一个题(分量很重的语言表达题,从去年就不考了,也只有北京特殊,其它省份照考不误,分值十分以上。所以,作为北京的考生,我们真的应该欢呼了)。
文: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记录语言,要么是自己写,那就是写作了,一大两小的北京特色,共80分;要么是别人写了我们读,那就是阅读了,涉及古诗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作品阅读(“作品阅读”一般以散文、小说为常见)。还有没有了?回答是:没了!
我们把语文学科板块化、网络化的话,它就是那么三个板块:语言板块、阅读版块、写作板块。
我们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语文学习中语言和阅读中的“说明文”、“文言文”阅读需要运用“语法定位法”给予解决,诗歌鉴赏和作品阅读则需要运用“意向串联法”来解决。
    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细列举,还是直接以这次考试试卷为切入点,来领会一下这种叫作“语文四维网络教学法”的具体含义吧。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11.1
第一部分(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决窍    吊胃口    摈(bìn)弃     流水淙淙(zōnɡ)   
B.坐镇    流线形    跻(jǐ)身      大发横(hènɡ)财
C.贸然    咏叹调    勾(ɡòu)当     前倨(jù)后恭
D.凭添    必需品    瞭(liào)望    按捺(nài)不住
【分析】答案选C
很明显,字音、字形都是由义来定的。A项中,“诀窍”中的“诀”,是“高明的方法”的意思,如“诀窍”、“秘诀”等。所以,不能写成“决窍”。B项中,“流线型”而不是“流线形”,原因很简单,“型”的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引申为“样式”,如模型、型号等等。而“形”指“形体,实体”,“流线”般的设计,是一种感官印象,呈现的是一种样式而非实物。D项中,“凭添”应为“平添”。平白或自然而然地增添,是“平”不是“凭”。至于注音错了的字,我想这事北京考生的强项吧,不说也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才有可能      2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②教师公寓火灾事件发生之后,上海市静安区消防处对辖区楼宇消防装置进行了反复      ,结果表明商住综合楼的消防安全状况堪忧。

③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李小鹏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A.节余   查看   熏陶           B.结余   查看   熏染

C.结余   勘查   熏陶           D.节余   勘查   熏染

【分析】正确答案选A。

同义词辨析的原则是“求同析异”,然后放在句子里根据语境予以定位。
     节余: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结余:结算后的剩余。结,结算;余,剩余。根据语境“年收入5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才有可能      2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 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就意味着省吃俭用,结果就只能是“节余”出2万元了。
     查看:检查,视察,看望,探望事物的情况。 “勘查” 就是实地查看、现场调查的意思。“消防处对辖区楼宇消防装置”只能是“查看”。

“熏陶”是褒义词,“熏染”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一样。“李小鹏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只能是“熏陶”了。类似的常考的还有“沟通”和“勾通”、“以致”和“以至”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沙龙,大家在一起品香茗,说时事,论作家,谈作品,唱京戏,弹古筝……每个人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B.Google公司总裁为了让骨干员工在公司里工作得更加舒心,允许他们带孩子和宠物来上班,有人认为这种管理方式简直不可思议。

C.刘老师的古代诗歌选修课非常吸引人,他在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意境。

D.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杨秀丽对赛场观众的欢呼呐喊充耳不闻,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最终夺得该级别季军。

【解析】正确答案选D.

    本考题所选成语比较生僻,给同学们的作答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A项中,“别开生面”出自于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这里用来形容文化沙龙“别开生面”,没有半点问题。   

B项中,“不可思议”很好理解,原为佛教用语,指言语思维不能达到的神秘境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有人认为“Google公司总裁允许员工带孩子和宠物来上班”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是符合常情的。  

C 项中“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褒义词。“声”和“情”要兼备,缺一不可,适用于演唱、朗诵。  “那声情并茂的朗诵”当然没有问题了。

D充耳不闻: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话。也形容对某事漠不关心。“中国选手杨秀丽对赛场观众的欢呼呐喊”,适用对象错误,主宾不搭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北师大今年的自主招生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着重对考生现有能力和未来潜质的考核,其中既包含智力因素,更包含非智力因素。

B.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C.南方没有集体供暖企业,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D.搜狐第三届“读本好书”年度评选活动日前正在进行,此活动旨在推广一年来文学、社科和生活这三大类图书中最值得传播的好书。

【解析】正确答案选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天天上语文课英语课,天天听老师说什么主谓宾定状补,那究竟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谁搞懂过?没有搞懂,糊里糊涂地,你怎么就能理解什么定语从句了状语从句了,什么宾语前置了状语后置了之类的呢?就那么三节课就可以将语法知识讲完,学生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了语法内容了,多少个三百六十五天,怎么就吝啬到连三节课的时间都拿不出来,黔驴技穷到让学生死记十八个虚词的地步?记住了就会用吗?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不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谁的悲哀?

1. 句子文字结构图:

[状语]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

         2.符号图示:

           [   ]  , (     ) .||[   ] .<    >  (   ) . 。

          例如:(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从结构图我们可以推断出,语病题,无非就是各个成分之间的顺序、搭配、残缺或赘余,无法划分而造成结构混乱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四种基本的语病类型了(又有老师们在强迫学生死背病句类型,真是“毁人不倦”)。先整体观察,再看具体的每个单句,提取它的主干;主干没有问题了,再看附加。



A项中,逐句压缩主干,第二句“着重对考生现有能力和未来潜质的考

核”就成了“着重考核”,说不通,加入动词“进行”就可以了,全局就是“着重对考生的现有能力和未来潜质进行考核”。  此为一;还有,“其中既包含智力因素,更包含非智力因素”不是什么递进关系,应该是并列关系,把“更”改为“也”即可。  C项中,“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这”指代不明。就这么简单,你非要把它复杂化也没有办法。    D“此活动旨在推广一年来文学、社科和生活这三大类图书中最值得传播的好书”,提一下主干,推广好书,“推广”是一个不及物动词,还能带出宾语“好书”来啊?同时,“推广一年来文学、社科和生活这三大类图书中最值得传播的好书”中“最值得传播”和“好”语义重复。




5.把下面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                   ,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

①从现象中看出本质            

②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③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

④人不但有思想

⑤用文字来记录思想

A. ③①④②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⑤③①④

【解析】A项是正确的。

连贯题就得看横线前后的句子。横线前说“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下面的句子就得解决议论的对象的问题,那只能还是说“人有思想”。这样,要一个主语是“人”的句子,同时还需要符合“人为什么有思想”这个问题,衔接最好的就是③了,那么,运用“关键词定位法”,“从……中”就跃了出来,①就跟了过来,答案就有了。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萧至忠数责论次①无功,又仕偃蹇②,乃奏记求罢去。因为萧至忠上书,言著史之“五不可”,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萧至忠得书,怅惜不许。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会其子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取材于《新唐书》)

注释:①论次:编写。②偃蹇:困顿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要明确:

该类题要运用“语法定位法”加以解决。语法不过关的,偶尔得势,最终失利!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课功殿,明赏罚     课:考核

B.擢太子率更令         擢:提拔

C.楚客等恶其言切       切:恳切

D.朝有论著辄豫         豫:通“与”,参与

【解析】正确答案选C.。

A项中,对照原文,“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由“宜课功殿,明赏罚”可以看出是两个动宾结构并列,“课”就是一个动词;刘子玄给武后上书建言,“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针对刺史应该“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课”解释为“考核”没什么问题。C项中,“楚客等恶其言切”,主语是“楚客等”,谓语是“恶”,翻译过来就是“楚客厌恶”。

厌恶什么呢?厌恶“其言切”!“其”指刘子玄,当然不会厌恶他的言论恳切了,是厌恶他的言论过于严厉。所以,把“切”译为“恳切”是错误的。

D选项中很简单,不分析也罢。

                     

A项中,考核“擢”的意思。历年的各个省市的试卷好像对考核这类表示官职变动词语“情有独钟”,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全国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多为人物传记,不考也好像说不过去。其中往往涉及古代官职升降调动的一些专用词语。正确理解、掌握这些词语,对于疏通文意,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当不无裨益。文言文中涉及古代官职升贬的专用词语有三种情况,把这张表记住就没什么问题了。



古代官职升贬的称谓

一、用于升职

拜:授予官职。例: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李密《陈情表》高中语文第三册)

除:本义为台阶,引申为任命授职之意,往往用于除去旧官而授予新职。

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

擢:选拔、提升官职。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李密《陈情表》)

二、用于调职

迁:本义为从低处迁移到高处,引申为调动官职。例:文帝即位,累迁至吏部侍郎。(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徙:本义为迁徙的动作,引申为调动官职。例:及孝景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调:调动、迁调之意。例: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有时也指升官。例:婿以不调。(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有时还指降职。例: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班固《汉书.爰盎传》)

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

放:被委派的意思,多指京官外调。

三、用于贬职

谪: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职并远调。

迁:因罪而被贬职并远调或放逐。有时“左迁”并用,古代把升官叫做“右迁”,把降职叫做“左迁”。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黜:废黜、贬退之意。罢:本义为放逐有罪之人,引申为罢免、撤职之意。免:罢免官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B.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乃奏记求罢去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

子玄请于执政

【解析】正确答案选B。

虚词就那么四类:助词、连词、副词、介词,把各自的功能了结得清清楚楚,然后放在句中分析,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运用语法定位法,精确地加以解决即可。

A项第一个“为”, “(他)为诸兄讲”,主干是“他讲”,“ 为诸兄”夹在主谓之间,很明显是介宾结构,“为”就是介词,表对象的,译作“给”;第二个“为”, “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提取主干,是“为史氏者置坐右”, “为史氏者”作主语,“者”是代词,……的人。这样就推断出“为”是动词,“做”、“担当”的意思。所以,A项不正确。

B则项中“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叶叶相交通”,各自的主干是“踵相及”、“ 叶叶相交通”,“相”在每一个句子中都作状语,是副词,“相互”的意思。此题得证。

C项中,“乃奏记求罢去”联系上一句“而萧至忠数责论次无功,又仕偃蹇”可知“乃”是副词,译作“于是,就”;“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还是副词,修饰“有”的。赫赫之项羽,只剩下二十八骑,怎能让人相信!译作“竟然”最为妥当。

D项中“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见……于”字式出现了,“于”是介词,肯定表被动了;“子玄请于执政”是状语后置句,“于执政”做“请”的状语,“于”是介词,表对象了。很难么?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

   (臣子)随便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授予官职不是恩惠。

B.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心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

C.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

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想法、观点不能统一。

D.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朝廷虽然重用他的才能,但却鄙薄他的为人。

【解析】正确答案选D。

这样的题说明白了就是文言文翻译的问题,涉及文言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等。D项中,“统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关键是“薄”一词的把握。“薄”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就是“冷淡地对待”,还是带不出宾语来,那么后面的“其礼”就该加个介词“于”了,这样就通畅了:在礼节上却冷淡地对待(他)。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刘知几少年时对《左传》颇感兴趣,听讲后还能辨析疑难。父亲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后就答应教授他《左传》。

B.刘知几因为萧至忠多次指责他编史无成效,加上仕途不顺等原因曾自请离职,萧至忠最终并未答应刘知几的请求。

C.刘知几在编写《武后实录》时,因为意愿不能实现,于是就写了《史通》来讥评今古,引来徐坚等人的不满。

D.刘知几自视极高,在史学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后因替犯罪的儿子求情而遭贬。去世后,皇帝还是肯定了他的史学贡献。

【解析】正确答案选C。

   样的题,涉及信息的筛选、提炼和概括,还涉及文言翻译问题,有的高考试卷干这脆就是针对具体的某个句式或者实、虚词去考核了。所以,大概类型试题(就是明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型),要诀是先找准信息区域,再按照文言翻译的流程去处理,最后集中提炼、概括即可。比如该题的C选项,它涉及的信息区域是第四段,说“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徐坚并没有不满,而是“叹曰”,可见是高度评价了《史通》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