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营造更好的社区”经验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9:0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社区规划的2.0阶段。

  为什么说是2.0?按我的理解,它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大规模的扩张进入新阶段,整个社会正从注重物质环境建设,向更多关注人文环境建设转变。了解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已然被放到了更优先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社区规划理念频频出现,开启了社区规划2.0阶段的序幕。

  进入社区规划2.0阶段以后,最大的变化是我们从过往以结果、效率为导向且自上而下的利益分配,转向更多关注一个空间生产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公平问题,更注重需求的挖掘、资源的连接,更关注空间再造与社会再造之间的相互影响。

  尽管这两年,很多城市为社区规划出台了不少新的制度保障举措,但一线的探索者、实践者们依然遇到了不少一时想不明白的问题。借此机会,我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第一个问题,社区规划里面的“社区”到底指什么?社区规划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有何不同?是不是专指只落在社区层面的规划?

  在我所生活、工作的xx,老旧小区停车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不少此类小区,政府投入资金做改造,加了停车栏杆、划停车位、引入停车管理公司,可依然会发生剐蹭、碰撞,触发居民的反感。在新形势下,一些开发商也谋求转型。比如,他们基于对“社区营造”的认同,为居民营造更多服务设施,加装各种活动设施,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居民投诉“扰民”的情况不时出现。

  这些案例或许可以启发我们,进入社区规划2.0阶段,社区已然成为一个个微型的社会空间。而在这样的空间里,有居民共同参与谋划的景观和前面所说的那种被居民投诉的营造一定是不同的。在那些展开深度参与的社区,居民们投入了更多个人感情,对社区的认同度更高。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说到底,是不是城市空间的各种问题?若如此,这些问题该不该都让社区来解决?

  我们曾在xx一个老旧小区做改造。我们重建了协商制度,收集居民需求,挖掘出最需要改造的地方,在xx市率先实现三个试点项目——加装电梯、增设养老服务设施、增设机械式停车库。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在反思,做了这么多工作,政府也投入了很多钱,我们是否真正解决了这个社区里大家最关注的核心问题?解决停车问题,可否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尺度内腾挪空间?解决老年人上下楼不便问题,可否通过更优化的方式解决?

  无论如何,社区规划2.0阶段,对很多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了。社区规划不再是简单地搞活动、做设计,而需要像绣花针一样,跨越空间的角度来重新设计、整合。这就需要谋之长远、计之全局的规划。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参与基层社区规划工作,跟我说压力很大,“我们既要学规划,又要学社会学。但是真的工作起来,发现自己没什么存在感。很多事情,居民都比我们懂。这么多年,我本、硕、博都读下来有什么用?”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潮流下,社区规划对专家、专业工作者都提出了新要求。拥有更多基于实践的知识、乐于交流、既有自己内核又可以跟其他专业连接的“交互型专家”将愈发受到欢迎。

  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专业工作者,如何保证我们的团队更好地扎根地方?

  现在,xx开始在社区规划方面做一些新探索,把责任规划制度纳入审批程序。在此背后,一方面,技术力量下沉,另一方面,能够帮助社区反映、表达技术性反馈意见的团队更受欢迎。这一切意味着,与此相配套的培训、认定、经费、考评机制和退出机制,都需要更精心的设计与配套。为了社区更好的生活,我们首先需要为之孕育更好的土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5 19: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