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展好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意义
小学生课间活动是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而开展的以体育教学为基础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的课间活动。鉴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在经过长达80分钟的课堂教学后,大脑高度思考和紧张,身体疲惫,只有通过课间活动才能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有利于后续的课堂学习。小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课间活动,也有助于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发展,开展有目标和实际的课间活动,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团体意识,同时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1.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开展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殊性,因地自宜,实事求是,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和体育教学为出发点,开展小学课间活动的项目内容要注重时效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开阔思维来创造活动器材。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间活动,还可提高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可打破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小组形式,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活动精神。
2.课间活动的运动量
教师在制定和安排小学生课间活动内容和运动量时,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阶段特征,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运动科学规律,科学安排课间活动的运动量。在课间活动过程中,教师除教授小学生运动和锻炼的方法外,还应重视活动的安全性。在开展课间活动中学校还可通过广播系统播放一些愉快、柔和的音乐,既营造了氛围还陶冶了情操。
3.开展课间活动要注重科学性
教师在开展课间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既满足小学生的生理特殊性还符合新课标的体育教学要求。结合教学环境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场地和教学器材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间体育活动。通过制定和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的课间体育活动符合了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还激发和培养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化管理
为保障和提高小学课间活动的实效性,学习应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分层分级的管理模式,成立以校长为领导核心,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小学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构建组成以学校行政管理为主,教导主任――体育老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为层级的课间活动管理工作机制。
四、结语
伴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小学课间活动的创新开展。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越来越多元化,既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学习领导和班主任的高度重视,更好服务于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