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演讲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8:0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坚持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城市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召开联席会议,提升执行力。在街道、社区层面分别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并建立党建例会和工作调度制度,区委每季度召开党建工作例会,9个街道和81个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议事326件,解决问题504个。我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保障力。在街道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党群服务工作站,依托“五部三室两站”设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并延伸服务链条,建立了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建设者之家等平台,为辖区企业、居民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实施网格化管理,科学设置楼宇党小组409个,联系辖区单位党组织x个,党员x名,认真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制度,全区5000多名在职党员认领 “微心愿”x多个,认领志愿服务岗位x多个。

三是强化党性锻炼,提升组织力。不断深化党员领导“七个一”包抓联系和党员“十联十送十带头”活动,全区x名党员干部联系x名“十联”对象,解决问题2万余件。其中联系70岁以上老党员、贫困户、贫困大学生等6类弱势群体x名,862户贫困户实现联系全覆盖。在9个街道全部建立党员党性教育体检中心,目前,全区已组织x多个支部、x余名党员进行了党性体检,并对26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帮扶教育,xx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开工建设。

同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行“四种模式”,着力在建强战斗堡垒、抓好党员队伍、推进脱贫攻坚上狠下功夫,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是支部引领,狠抓党建责任落实。落实区、部门、街办、村(社区)四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制度,制定出台加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管理考核的意见,进一步夯实抓党建促脱贫主体责任,倒逼责任落实。依托农业产业优势,重点在马庄办推行“支部+协会+贫困户”模式,打造农村党建引领产业示范点,推动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取得实效。目前,“莽原红”红薯专业合作社、鑫农果友合作社、林孟村经济合作社吸纳农户100多户,贫困户20余户,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

二是包抓帮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区级领导包抓街办和科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明确了区委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分别包抓9个街办,全体区级领导和正科级干部每人帮扶10户、副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6户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方案,确保了辖区脱贫攻坚包户无盲区、城乡群众全覆盖。扎实开展党员“十联十送十带头”活动,通过党员联系贫困户、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问题,真正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走向深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区x户x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三是“1+5”模式,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即“七个一”包抓机制和五项精准措施,通过创业成功党员带头引领、安排就业岗位、健康医疗救助、实施扶贫助学及开展志愿活动等五种方式,推动“两新”组织与贫困户结对共建。26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26户非公企业和15户社会组织党组织,层层推进“两新”组织精准扶贫工作。各党(工)委2名“两新”组织党员与2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区“两新”工委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实地督查,确保帮扶对象满意率测评90%以上。
    四是分类施策,推动六个精准脱贫。针对就业、医疗、残疾、教育、住房、社保六大致贫原因,制定出台全区“1+6”脱贫攻坚方案,分类指导全区脱贫攻坚扎实开展。目前,解决贫困群众就业47人,资助贫困大学生196人次,发放资助金x万元。实现x户贫困家庭签约服务全覆盖,为贫困居民代缴医保35.5万元,补助购药费x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服务100余人。上半年累计发放城市保障金x万元,发放农村保障金x万元。发放城市“三无”、农村五保等补助金x万元,医疗救助金x万元,为2225户生活困难的贫困边缘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x万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