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的教育都是在学校发生的,学生交给老师,老师就是教育的主体。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的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才是孩子获取教育的主要源头。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与关注的孩子表现更优秀,相反,那些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则会落后。
班里一个女孩子是二年级下学期转过来的,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无论是从表达能力上,还是从思维能力上,都比其他的孩子有优势。刚来的时候,她是一个多么神采飞扬的孩子,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她变得安静了。课下我就会时不时找她聊聊,慢慢的我才了解到,她转来之后便与她的姥姥姥爷住在一起,因为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慢慢收起了自己的任性。上午第三节一进班,班里的孩子就吵吵嚷嚷的告诉我她生病了,一看她可怜兮兮的缩在那里,我便带她回了办公室,询问之下发现她是因为头天晚上没有盖好被子发烧了。一边量体温,一边询问她家长的联系方式。这时候她却吞吞吐吐,我问:“怎么了?是不记得了么?”她不好意思的回答:“老师,我只记得我妈妈的电话,可是我们家很远,我妈妈还要上班。”我突然想起来她平时都是跟自己的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我说:“那没关系啊,可以让你的妈妈联系其他家里人来接你啊。”她撇了撇嘴,说:“那样我姥姥该说我自己盖不好被子了。”突然觉得很心疼这个被迫早熟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其他亲人的关心再多也不足以弥补不在父母身边所带来的缺憾。我安慰她:“老师只说你生病了,不说是因为什么好不好,老师给你写个假条,下午在家休息半天好不好?”我的话音刚落,她就接着说:“老师,我看完病再来好不好?”看着她小大人的模样,最后决定让她回家看完病再回来。量完之后37.7℃,我跟她家长联系之后,很快便有人把她接走了。中午吃完饭回到教室,她竟然已经在教室里坐着了。
她让我想起了一个表姨家的孩子,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在这个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表姨和姨父不是忙着做生意,就是在外地打工,一直疏于对孩子的关爱。等到孩子上了初中,想要管教的时候才发现,想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特别的困难。因为孩子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备受溺爱,一牵扯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里就会闹得人仰马翻。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给孩子带来新奇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可以包容孩子的错误,能给孩子养成正确的是非观,但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父母的陪伴才是对他们最温暖的教育,成就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有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父母爱,我们也不能弥补他们从父母的身上缺失的爱,但我们也该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最多的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