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是一本教育学经典。我国一位退休老教师王晓春结合自己40多年的教学经验写了这本《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
本书主要有4个部分,分别是“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其中最令我感触者有3个方面,第一,角色认定,寻找当教师的感觉;第二,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第三,思维方式怎样展开。
首先是角色认定。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管理风格,可是王老师用形象具体的例子向我们阐述合理的教师角色。教师应该:学意识强于教的意识;交流意识强于传达意识;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每位老师时刻与孩子进行知识交流,在知识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自然而然帮助学生不知不觉中实现目标,对于“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我们每位老师都在追求短期成绩目标,但是也要在此基础上学会为孩子长远打算,考虑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在这里也想到一位老师,她即非常具有长远意识,能够为每个孩子考虑以后长远的人生规划:无论学生成绩怎样,这位老师非常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结合其背景及学生特点,为学生思考以后的人生发展规划。
第二是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注意精力分配。过去的一个学期里,面对新工作与环境,认为自己的效率非常低,总在处理乱七八糟的杂事,留给自己的时间特别少,自己俨然成了“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对于上学期的状态,我非常不满意:如果自己依然很机械的按照老的处理事情风格,依然不变的话,累的始终是自己,并且处理事情不能达到好的结果。所以必须想办法学着提升,学着慢慢折腾自己,通过书籍提升自己的脑力劳动,然后真正提升素养。因此我想经过一个学期的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这学期必须得做出些改变,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会放手将一些事情适当交给学生来帮忙处理,腾出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
第三是“思维方式的展开”,在工作中多问“为什么”,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用多种方式展开思路。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总是遇到多多少少的问题,怎样合理的解决问题呢?专家的一些方式方法为什么不适用于我们呢?原因在于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同,所以面对问题要多问为什么。为什么找不到解决策略呢?原因在于没有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面对一个问题分析背后原因,尝试思路“横向”“纵向”“假说式”“分解式”“反例中”分析问题,才会有不同的解决策略。而这些思维的展开思路正是我要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中尝试应用并且实践的,我想以后工作中面对问题多给自己问“为什么”,然后根据思维展开方式找到原因及解决方式,高效工作。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动和收获,每条建议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这些教育智慧和感情赋注于教学实践中,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