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语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研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06: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2019年3月26日     地点: 六办    备课组:六语 

研讨单元: 第四单元 

研讨对象: 邵琴、 黄赛燕、 陆凤丹 

研讨内容:

第四组共3篇课文。第一篇文章《夜晚的实验》告诉我们,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第二篇文章《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明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要科学开发海洋,保护海洋,让它成为21世纪的希望。第三篇文章《学会合作》讲了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功的道理。我想,用“科学有道”来概括单元主题还是可以的吧。

一、《夜晚的实验》教材简析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4次实验,揭开了蝙蝠是依靠听觉来飞行的秘密,人们由此发现了超声波,并将超声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领域。

课文是采用分总的思路写的,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6节):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在夜晚通过一次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间飞行是靠听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这一段,把斯帕拉捷发现蝙蝠夜间灵活地飞来飞去,感到好奇;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最后发现它飞行是靠听觉辨别方向的,写得非常具体。第二段(7—8节):后来,人们继续研究,发现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超声波。第三段(最后1节):超声波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就像是一位无声的功臣。课文采用具体的事情说明科学发明的伟大作用。运用照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文章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斯帕拉捷的实验过程,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蝙蝠如何利用超声波探路以及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要抓住“怎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和“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学实验的过程,通过相关语句,发现人物身上的科学品质。同时注意渗透引号用法的指导,做到自然、朴实、有效。

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材简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说明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做法。课文是采用分分总的思路写的,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3节):海洋给人类提供航行的便利,给予人类丰富的生活资源,但是又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二段(4—8节):海洋是个聚宝盆。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而且有人类需要索取的食物,还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价格低廉的电力……第三段(最后1节):人类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课文介绍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过程,是不断提升的,说明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无穷的;介绍海洋于人类的关系,是辩证的,既讲有利的一面,又讲不利的一面;既讲可以利用,又讲保护。

课文重点从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洋发电、解决水荒、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来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读写结合,相机渗透一些说明方法的指导。

三、《学会合作》教材简析

《学会合作》这是一篇演讲稿。文章分三个部分,先讲人人都离不开合作;再讲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文章论点鲜明,层层递进,所举事例十分典型,缺一不可。

课文时采用总分分总的思路写的,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2节):任何人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与别人合作。第二段(第3节):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第三段(4—6节):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而且要心中想着别人,想着集体。第四段(最后1节):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主题鲜明,开头就提出来,接着对“为什么要学会合作”、“什么是合作”、“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等三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说明,所举事例非常生动。要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亲身经历或听到、看到的事例,进一步说明什么叫合作?怎样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时要充分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让学生体会说明道理与所举事例之间的内在匹配关系。要让学生感知演讲稿的一些语言特点,如多处设问、“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练习演讲这篇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