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课时训练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0: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版部编本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训练试题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类文阅读-6陶罐与铁罐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                                  的日子。
3.蚂蚁说:“那么你”蚂蚁后面想说的是(    )
A.就这样一直玩下去吗?   B.一点儿不考虑冬天该怎么办吗?
C.在干些什么呢?    D.一定玩得很痛快吧?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不能不劳而获    B.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C.不能光看眼前    D.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

河蚌与珍珠
清亮的河水里,一群小河蚌正在老河蚌的带领下欢快地“散步”。
忽然,老河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应该去捡一粒沙子。”小河蚌们按照老河蚌的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捡了沙子,埋进了身体里,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可是,有一只贪玩的河蚌,没有把老河蚌的话当成一回事,在大家捡沙子的时候,它偷懒没有去捡,蒙混过了关。
岁月像河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惊喜的是,在蚌壳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原来,那一粒粒小小的沙子,经过时光的洗涤,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竟然变成了现在的珍珠!河蚌们互相拥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就在大家(流连忘返、欢呼雀跃)之际,那只曾因为贪玩而没有去捡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就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它流泪了,很后悔,可此时衰老已经爬上了它的额头,想回头重新来过但为时已晚。
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横线标出。
2.那只贪玩的小河蚌最终后悔了,它后悔的是(     )。
A.它没有东西来庆贺     B.它的壳中没有珍珠
C.它因贪玩没有捡沙粒   D.它已经老了
3.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没有珍珠的河蚌一样的事情?是什么事?你现在明白应该怎样做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0:49:09 | 只看该作者

课时训练-6陶罐和铁罐(含答案).zip (14.39 KB, 下载次数: 679)

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LSPJYW,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0:49:28 | 只看该作者
1.争先恐后  晶莹剔透  欢呼雀跃
2.C
3.例:遇到过,曾经因为贪玩而忘记了写作业,想起来时,时间已经晚了。我明白了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应该贪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