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省少年宫学习国画已经好几年了。这些年,陪伴我身边的,不止有洁白如玉的宣纸 ,清雅幽淡的墨香,更有一位温柔睿智的引路人——王辉老师。
能有幸进入王老师的国画课堂,纯粹是一种机缘巧合。妈妈想让我学画,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后来,妈妈无意间听到家长们谈论一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国画老师--王辉老师。几经辗转,我终于成了王辉老师的学生。
刚开始学画,我的绘画技术并不好。王辉老师耐心地指导,她手把手地教我,怎样调色,如何运笔,并且不断鼓励我,帮助我。她的声音很好听,温柔得像羽毛划过肌肤。她的眼神很明亮,就像蕴含着无数奥秘的星星。她教我布局、勾图、近景、远景、皴擦……她耐心地讲解书画知识,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作品。对于我们的每一次小小进步,她都非常高兴。她认真地点评作品,分析每张画的独到之处。她的眼神,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洋溢着激励与期待。这种情绪,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追求上进的孩子,在我们每个孩子的心里播种下美的种子,让我们懂得观察美、欣赏美、创作美。
王老师的国画课生动有趣,引经据典,引人入胜。记得我们有一次上课,王老师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给我们每人发放了画纸。但是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留一张画纸,而是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老师根据这首诗给我们讲起了诗中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我们沉浸在这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原来,这是一节生动的自由创作课。王老师让我们根据诗中所述,自由创作。通过这堂课,每个人都画出了自己心中“山居秋螟图“。我的创作很仔细,还得到了王老师的夸赞,心里美滋滋哒。
还有一节难忘的国画课,王老师教我们画远山。王老师说,远山要画在宣纸的上端,要用淡墨。不要画满纸张,在纸下端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画出来的山,看起来高耸挺拔,山腰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王老师微笑着说,这种神秘画法叫“笔断意不断”。那节课,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好像懂得了中国画真正唯美的深远意境。
王辉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像是一位慈母。跟王老师学画三四年时间里,我从来没见过王老师发脾气,哪怕是嗓门高一点。无论你做错了什么,王老师都会用她特有的柔和声调,向你娓娓道来,指出你的问题及如何改正。她像一位温柔的妈妈,用她的真诚和智慧慢慢溶解你心头的那层薄冰。她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天使,轻轻拂过你的脸颊,让你如沐春风。她就如同她的画一样,美丽,平和,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此刻,窗外秋月灿灿,我停下笔,脑海中又浮现出王老师美丽的身影和温柔的眼神。亲爱的王老师,叫我如何不想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