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必相见 ——作者与读者之间有作品的联系已足矣(妈妈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08: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晨醒得早,做饭的时候顺便读了读六神磊磊的公号。他写下第一篇悼文,题目就是《从此我再也没有后台了》。 想来也是感慨,一个作家,甚至一部作品养活了那么多研读他、消费他的人。更何况有些在世时候尚不出名,未得认可,或者是拿不到什么版权收入的作家,一穷二白,却成了后世万代的富矿。

六神磊磊,一个依靠解读金庸作品成名成家、立业发财的作者,文章写的很真实。虽然他研读了金庸作品这么久,但从未与金庸见过面,金庸老先生也从不知道他是谁。所以磊磊有点抱憾的意思。可是作者本人浑不在意吧!

我们与作者交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神交,而非物质上的见个面、握握手,喝杯酒、吃顿饭这样的表面文章。也许见面之后,你会失望;也许交谈之后,一切并非你所想。甚至可能文不如其人,相见不如怀念。“见光死”不仅仅存在于网友之间,恐怕也存在与作者和读者之间、演员素颜真实的一面与影迷之间吧?

所以,彼此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94岁高寿仙逝而去的金庸,其实几十年前已经封笔。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写作者的他已经告别文坛、告别读者了,哀悼应该从1972年算起。我们究竟要与他交流什么呢?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是已经借助他的笔活下来了么?不是已经成为永垂不朽的形象了吗?又何必一定再去探寻创作的灵感、彼时的初心、瞬间的思想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以既然是通过文字结缘,又何必一定要认识文字背后的他呢?有的时候,下笔如有神,简直是瞬间被书中形象灵魂附体了一般,这种感觉,恐怕也难以交流。说出来,也未必有人信。或许所有伟大的作品,不过是通过创作者体现到这个星球上罢了。

看看磊磊,还是没有完全参破、看开。其实,又何必执着于见或不见呢?或许评论家、读者、影迷爱的只是一种想象,一种感觉,或者是自己附加给对方的若干能量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08:12:5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叶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1: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