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子成员“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09: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好“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和市委统一安排,我围绕会议主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省委**书记对肃清苏荣案余毒指示要求,认真开展谈心谈话,主动征求意见,深刻自我剖析,找准了症结,确定了药方。根据会议安排,现在进行对照检查,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和意见。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丧失政治立场、不守政治规矩的余毒”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系统。虽然积极参与中心组学习、专题会等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但学以致用做得不够,消化吸收不及时,成果转化不彻底,导致用党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全面。二是政治意识有差距。不适合该岗位需求,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直接向组织建议更换人选。三是对同志开展活动约束不够。少数同志有一些相同的爱好,时常会聚在一起,发现后却没有进行提醒,虽然不是搞团团伙伙,但是会影响工作状态和成效。
  (二)“坚决全面肃清苏荣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余毒”方面。一是对亲属约束不够。对亲戚朋友关心关爱,但不够坚持原则,有时候他们去办事,为了加快办理进度,也会向分管部门打招呼,虽然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但影响公平公正,也干扰正常秩序。二是勤俭节约坚持不够。有时候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存在不计成本的倾向,比如在接待外商的时候,为了体现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也为了引进更多资金项目,依然存在超标准接待现象,浪费的情况也存在。三是攻坚克难劲头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近年来振兴发展大环境下持续的高强度、快节奏状态,产生了歇一歇、缓一缓的想法,特别是当工作遇到阻力和挫折时,会产生挫败感。四是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够。没有始终坚持跳出**看**,工作标杆拉高不够,充分借鉴学习不多,以至于有些工作开始领先,最后却被动落后。
  (三)“坚决全面肃清苏荣大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的余毒”方面。一是还存在唯上的倾向。对领导关心的工作重点抓、落实快,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却反映不够迅速。同时也还存在“经典路线”的情况,上级领导来调研,习惯于安排重点打造的点,深刻反思对照,属于不忠诚、不老实的情况。二是调查研究不充分。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发扬不够,片面强调工作多、任务重,深入基层就相对少了。有时候存在为了调研而调研的情况,但调研又不全面,主要以乡镇、部门同志安排为主,不打招呼、直通群众的调研少,导致没有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最详实的资料。三是工作方法有待提升。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情况依然存在,少数工作没有统筹兼顾到。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理论武装不全面。觉得政府领导重点在于抓落实,理论研究是党委部门的主责,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以忙碌为借口,以工作为理由,没有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不系统、不全面,效果打了折扣。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但成果转化不快,且存在“挑食”主义,对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更关注,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就不求甚解,导致对新思想、新理念掌握不够、运用不足。
  2.宗旨意识不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路线没有长期坚持,与群众打交道少了,谈心交友更少,与群众的鱼水关系维护不够。作为**扶贫的行业分管领导,更加注重从顶层设计去推动落实,忽视了群众首创精神和强大智慧,决策前没有充分遵循规律,没有广泛征求意见,少数政策没有达到群众预期。少数分管的民生工程推进不快,以资金不够、征地不快为理由,没有沉下心去,了解问题的难点,影响了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进程。
  3.勤勉自律不严谨。能够抵御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拒绝各种各样的围猎,但是时刻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约束自己不够。党性修养有待加强,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有关规定做得不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不足,导致受了余毒的影响。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不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率示范作用不强,在某些细节放松了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3: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