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仪之邦,兴国之道。从《论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到追溯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朝堂礼仪”这都是古往今来中国身为礼仪之邦的最好证明。
说到组织教学中的礼仪运用,当从以下三点说起:
一、规矩者,方圆之至也
新时代,新词汇。而近年来“仪式感”这个词便是最经常提起的。什么是仪式感呢?就像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一样,庄重肃穆或给人以提醒,警醒自己。大到如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奥运会的开幕仪式等节庆,小到过生日,春节,婚礼等节日。简单点说,就像童话故事里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假如你等待的那个人每天下午四点钟来到你的花园,那么你就会从三点钟开始感觉到期待和幸福,时间越临近也就越幸福。反之,如果随便什么时间都可能到来,则不知道该如何准备自己的心情。课堂中也是这样,课前的Greetings是必须的,让学生意识到开始上课了,做好一切的课堂准备是所必须的。当然,这一切可以在正式的上课铃声响之前走进教室,环视学生,借此提醒他们。而在铃声响之后,经过起立和坐下让学生意识到正式的课堂活动开始了。当然,课前还可以延伸到新教师的第一节课,有关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那么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立规矩。如在课堂上不允许迟到,双手必须放在课桌上,允许说话但是表达意见需举手回答。这些都是作为年轻教师所需要学习的地方。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立好规矩是第一步。
二、圣人者,人伦之至也
身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立好规矩,自己更要是规矩的坚定不移的执行者。中国之所以是礼仪之邦,必然离不开代代人师的不断教导。古时常有学生向老师行跪拜大礼,现在有师徒结对,鞠躬之礼。教师一直遵循为人师表的原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如在注视学生时,若要倾听他,则注视两只眼睛到鼻子的三角形区域,若要批评提醒他则要注视眉毛之间到眼睛之间的三角区域;提问学生时应叫全称;在倾听其讲话时应注视、微笑、点头、前倾、回应。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评价语言的运用,不应只是好,很好,非常好等等。而是更加具体详细,并鼓励他人效仿或提出不同的见解。约之以礼,更要克己复礼。
三、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礼仪,不仅仅是仪式感,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某方面的利益。如在国家角度考虑则是治国安邦,社稷的必需。如在学校层面考虑则更多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安全。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总会有一些孩子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想像小鸟一样立即冲向教室外面享受自由的时光,这时的他们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而在下课铃声响之后,老师的一句“下课”,和同学们互相问候过后在离开教室就给了某些“小鸟们”一段缓冲的时间,更能够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而这便是礼。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为,贯穿学校课堂的始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