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跟随大师的脚步 共享阅读的芬芳 ——从五重教学法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22: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在交流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如果让语文教师去放牛
张西海
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告诉我你这样分段的理由。”
“各段交换位置行不行?比如把根和梢换过来。”
“下面,慢慢品尝,仔细咀嚼,用心体会,谁能说出它的味道好在哪里?”
“通过刚才对草的认识,你有什么感受?比如,造物者的神奇与美妙;比如,小草的平凡而伟大。”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如,更加热爱大——自然,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下课后,你们不必吃青草,昨天我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拣最肥壮的草洗净,烘干,切成可口的饲料,分别给压在第一个石槽底下,埋在第二个铁槽附近,吊在第三个木槽的上方。我相信,只要大家使出牛劲,爱钻牛角尖,就一定会吃得又饱又好。”
结果,许多牛都给饿死了。
语文教师还在感叹:“真是对牛弹琴!”
看完这篇文章,各位语文教师有什么想法?
自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我们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的变化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阅读教学,也要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那么,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呢?
著名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今天交流,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希望能给各位老师以启发。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1、为什么要重情趣?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情趣”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显著特点是“目中有人”,实质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著名教学理论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于永正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语文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  
  2、怎样做到有情趣?  
(1)关于有“情”。于老师说的“情”,指的是情感。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语文教学有情,教师上课要有情。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情、要有爱。于老师有句名言:“蹲下来看学生。”他认为,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蹲下来,才能容忍,而且能够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好课应当是“教师配合学生”,尤其是差生,更需要教师很好地“配合”。所以,他始终以极大的宽容与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一般语文课上,经常看到的是优秀生的表演,而于老师课上看到的却多是后进生由不敢到敢、由不会到会的艰难跋涉过程。  
   其次,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有情,特别是上课要有情。不爱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教好语文,当然更谈不上去追求语文教学艺术。因此,他做到了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只做到对语文教学有情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上课有情,也就是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学生。因此,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同时,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所以,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教师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他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2)关于有“趣”。所谓有“趣”,是指教师要把课上得富有趣味性,达到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的效果。当然,于老师所追求的有“趣”,不是简单地指把课上得热热闹闹,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等等,而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要钻研好教材。于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因为他认为,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于老师讲的“备读”,一是指要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做到了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二是要读出感情来,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声情并茂地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于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炼成了范读的“绝活”,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  
   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于老师认为,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要达到使教学具有新异性的境界;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因为“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情趣,自身又有很强的综合素养和很高的人格魅力,才使他的语文课常上常新。比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他出神入化地和学生联袂表演;教学《新型玻璃》,让学生以《玻璃的自述》为题,煞有介事地做着“推销自己”的广告;口语交际课《借铅笔》《压面条》,不动声色地“寓语言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四毛趣事》《猪九戒》等画图想象作文课,学生充满童真童趣,无限惬意地进行着自己的言语创造……由于他上课有情有趣,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理解、关爱学困生,因而,他赢得了学生,也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人生的辉煌。  
    二、重感悟━━“自读自悟”学法的的妙巧运用  
  1、为什么要重感悟?  
   重感悟是由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老师认为,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先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悟,必须运用。也就是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  
   重感悟也是于永正语文教学的经验之谈。他在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时说过: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而事实上,不论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有会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实质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通过实践、反思,于永正深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重知轻感,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理性分析而忽视情绪体验;只让学生搞好知识和条文的“体外循环”,造成孩子“记忆力超群而感觉迟钝:只知记忆世界,不知体味世界;只知重复生活,不能创造生活。”  
    2、怎样引导学生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于老师认为,实质上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重感悟”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很明显,这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的否定。“悟”什么呢?于永正认为,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还要“悟”其情、“悟”其法,也就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悟”呢?于老师认为,就是一个字“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因为实践证明,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同时,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教师应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各种章句结构,各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逢其源’。”他还说过:“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部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可见,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言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是因为,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更何况语文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它的内涵太丰富、外延太广了。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老师是怎样把这个“读”字落实在教学之中的呢?一是备课先备“读”,做到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达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的程度为止。二是在课堂上围绕“读”推进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出感情完成“保底工程”的基础上,着力指导学生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组织朗读的交流、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最后还要求学生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案例片段】于老师,创造性地运用“以读导悟、读中见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有指导的读书实践,实现“自主建构,内化生成”。请欣赏于老师教学《倔强的小红军》的片断:  
  师:伸出手指跟我一道写课题。围绕课题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①:“倔强”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②:这个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小红军?  
  师:会提问题的人才最会学习。我们应尽量通过认真读书来自己解决
     问题。
  先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我想你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检查落实。先后读书时间长达近20分钟)  
  师:请再把课文读一遍。这次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师:现在谈谈你对“倔强”一词是怎样理解的?  
  生①:“倔强”就是要和陈庚的马比赛。  
  生②:就是让他骑马他偏不骑。  
  生③:就是不服软,不愿意让人照顾他。  
  生④:就是很刚强,不服输。  
  师:我们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已经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地
把“倔强”的词义概括出来了。下边再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小红军?  
   生①: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从年龄上看)  
  生②: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红军。(从外貌上看)  
   生③: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从性格上看) 
  生④:是一个又饿又累、疲惫的小红军。(从生理状况看)  
  生⑤:是一个掉了队的小红军。(从处境上看)  
  生⑥:是一个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的小红军。(从品质看)  
  学生就是这样通过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思考,细心捕捉,逐步由浅入深地经历阅读实践过程,通过“自悟”获得答案。由于于老师对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读的作用有着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阅读课上,把读作为主线,把读贯穿始终。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朴实的教学课例,但却是真正的语文课。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文字。这就启示我们:不能把阅读课上成单纯的理解课,要在读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三、重积累
   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我曾看过一份报告,报告中说:"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情况特别严重。其中,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
   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
   怎么做到三个积累呢?
   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上,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丁保先、弓庄小学的例子,。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不愿意做了。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又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
   生活和感受的积累。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如今农村的孩子,会爬树的很少,城市的孩子会游泳、划船的敢不多,更少徒步远行的。城市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们到了农村,还真有把麦子当成韭菜的!再者由于独生子女多,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接触,少了一份情。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社会实践!
  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是运用。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是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和迁移。
   我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动员他们为孩子做书柜,买课外书,订报刊。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一旦学生得到期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在班里郑重其事地讲。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法。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这是别的家长已经做过的,已经有了"先例"--家长往往会不声不响地解囊,予以满足。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做记号。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有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从小的方面来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昼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要适度,要求很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司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
   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吕叔湘先生有过论述,他说:"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如我们迷了路,就自然地要去打听:"请问,到xxx怎么走?"等人回答完了之后,还会自然而然地道声"谢谢"。这就是习惯,几乎不用考虑,更不去想什么语法。为什么有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习惯好,习惯成自然。运用语言的习惯怎样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开始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
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也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比如读书、读报)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学地去做。如此下去,一天不读书,不看报,便会觉得一天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学生们有了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习惯形成了。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我宁可叫他们暂有些抵触情绪,也要"强制"。什么叫"强制"?强制就是"你不这样做,我不答应"!所以开始的时候,"查"得特别紧,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自己的书)。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
   还有一点,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晨读时,我常常有意地把我刚买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有意识地把我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学生翻看,我佯装不知。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张天翼童话选》,便带到教室里读。读到有趣的地方,我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课,学生便围上来,问我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人向我谝:"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可见,老师的榜样示范有多重要!
   以上就是于永正老师的五重语文。五重语文是于老师执著的遵循母语教育规律,不断的实践、探索、反思、提炼、升华自己的语文教改历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于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及时用语文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反映。让我们踩着经验的阶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随大师的脚步前行,学习他们的智慧,体解他们的精神,去体味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去感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情,然后,悠悠任运于生活中、教学中,做一个幸福的教育掌舵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