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打印本页]
作者:
jyw
时间:
2008-4-11 08:55
标题:
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旧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满堂灌,偏离了“两为主”教学原则,结果是学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机会。
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学生在上学期学习“小数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已经明白了0.30可以写成 0.3的道理。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道理。教师通过投影仪直观演示这一过程,启发学生得出新的结论,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即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去重点记忆标准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我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
因受旧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唯恐学生学不会、说不好,所以,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缺少质疑问难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的精神,有创造的才能。学生会说的一定要让学生去说;学生说不好的,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说;要多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质疑问难的机会,以期学生独立完成。
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无论是总结规律,还是性质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给学生创造自求解答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并相互质疑问难,以求得更完善、合理的结论。特别是例3、例4的教学,在解答:①把0.70和105.00化简但不改变数的大小;②把0.2、4.08、3改成小数部分是3位的小数这两道题时,教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如:通过过渡语言向学生交待什么是化简,再结合引入新课的内容,2.5元、3元可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解答的过程中完成的。使学生知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依据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渗透了理论联系实际并来源于实践的道理,能够抓住错例质疑问难,及时地进行反馈矫正。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总之,每一名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怎样才能发扬民主、强化训练意识,在具体教学环节安排上,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引导、点拨,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作者:
八十一
时间:
2008-4-13 13:57
标题:
回复: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支持下
作者:
真诚天下
时间:
2008-4-13 16:20
标题:
回复: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不错,好帖!!!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