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6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静静流淌的师生情
江苏省铜山县大许镇大吴小学 王 艳
班里有个吴同学,是个极度自私、任性、霸道、好生气的女孩。凡事不能吃半点亏,丁点大的事就和同学斤斤计较,在同学中的人缘极差。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对她满肚子意见,三天两头到我这儿告状。也许从小受到爸爸的宠爱,使得她每天都会带五、六块的零花钱,整天就知道吃零食,从没把心思真正放在学习上,作业也常常是高兴就交,不高兴就说没听清、忘写了之类的话来应付,在所有任课老师眼里,简直是一个女学生“混子”。面对这个不求上进的女孩,真是说不得,又打不得。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心烦地不想理她。如果不是因为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相信我我会一如既往地漠视她。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一天中午,有同学告诉我吴同学不知什么原因正趴在座位上放声大哭,我连忙丢下手里正批改的作业,跑去询问,经过反复追问,她才语无轮次地告诉我她妈妈和爸爸吵架,生气离家出走了。我安慰了她几句,就回去了。后来的一天早读,我发现吴同学无精打采地趴在座位上有口无心的读书,我轻轻地问了句:“你妈妈回来了吗?”她的脸“唰”得一下涨得通红,一声不吭,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哽咽着说:“听俺叔说,俺妈不要我了,不回来了。”我的心弦像被什么“弹”了一下,觉得这孩子如此地可怜,便强笑着安慰她:“怎么可能呢,天下母亲哪有不要自己孩子的,放心吧,你妈还在气头上,等消了气自然会回来的。别胡思乱想了,赶紧读书吧!你要好好表现自己,等你妈妈回来后,她一定会很高兴的。”“真的吗?”她疑惑地眼神向我质疑着,我定定地看了她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也许是她想通了,也许她想用读书忘记自己的烦恼,她居然听话地读起书来。
自此,作为一个九岁女孩妈妈,我便对这个暂时失去母爱的女孩有了一份发自内心的牵挂:早读来晚了,我便派学生到她家去叫她;衣服脏了,我便催促她换下,头上、身上有味了,我就让她去洗澡;发烧感冒了,我便给她倒上一杯滚热的纯净水,学习上更不用说了,作业错了,我便把她叫到我跟前耐心地指出并让其订正;不懂的地方单把她留下“开小灶”……有一次,不讲卫生的她头上生了虱子,我知道后买了灭虱药递到她手里让她洗……(现在一提到这事,我就感觉自己头上还痒得如“虱”在爬。这对于特爱干净的我来说,真得很腻人。)每当我失去耐心时,心底便会有个小人提醒我:没妈的女孩多可怜,要是你的女儿,你能不管不顾吗?再说,你是她的班主任老师,你有应该帮帮她……
日子一天天从眼前流逝,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吴同学在悄悄地变化着、成长着:下课了,别的孩子都出去玩,她一反常态,在座位上写着、算着;上课时,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专注神情;自习课上,再也不见她“张牙舞爪”地在班里乱窜了;作业本干净整洁得与之前判若两人;放学了,别的孩子都走了,离家近的她主动帮助同位打扫教室……尤其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的是对同学不再那么计较,谁需要双面胶,她一路小跑地递到人家手里,谁的钢笔没水了,又是她第一个把自己的“墨水”拿出来与人分享,当听到别人的一声“谢谢”时竟会脸红,甚至改掉了吃零食的不良习惯。面到吴同学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我心甘之如饴,看在眼里,笑在心中。
令我惊喜的还在后面呢!“三·八”妇女节前一天,我依照惯例,给学生布置了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的实践性作业。在节日当天的傍晚,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从吴同学的《补充习题》里,滑落一张卡纸,我拾起一看,竟是那女孩做的一张贺片,上面画了个大大的“心”形,里面用彩笔画了许多花草,并端端正正地写着“亲爱的王老师,您好!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别的同学都能为妈妈做一件事,可我至今都不知道我妈妈在哪儿,我想到了你,这些日子里,你关心我、帮助我、不嫌弃我,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疼爱我,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会记在心里一辈子。以前我做了许多错事,惹你生气了,让你费了不少心,请你原谅!真想叫你一声妈妈。……看到这儿,我既感动又兴奋,幸福的眼泪夺眶而出,为吴同学的懂事,为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随后的期中考试中,120分的语文卷吴同学竟考了114分,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毕业前的六·一儿童节上,吴同学的一篇《明天,我们毕业》的激情朗诵,让我的心再次感动。在优美的音乐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在泪眼模糊的对视中,浓浓的师生情意在彼此的心中静静地流淌……
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我已经走进了吴同学的心里。
【案例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俗话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班主任教育学生,首先要在师生间搭建一座爱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精僻地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惟独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我们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对于吴同学这样特殊的学生,我倾注真情,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用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从而促使她变了,变得懂事、变得上进。
记得还有一句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以上案例中的吴同学的情况就比较特殊,自私自利、不思进取、学习习惯差等。对此,我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及思想上给予帮助,让她感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此,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携起手来,捧起关爱之情,真心浇灌幼苗,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