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寇、葛、吼、抡、绷、崎、岖、尸、斩、嗖“等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
3、通过感情朗读、立体探究、拓展想象等手段,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
4、领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
教学过程
(一)引“壮”
1、板书:狼牙山五战士(故意写错,重在引“壮”)
2、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预设:视死如归、有勇有谋、豪气冲天、坚定不移……】
3、“壮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强大,消灭了赵国,燕国也危在旦夕。为了保卫国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荆轲边走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
(二)品“壮”
过渡:古代壮士慷慨悲愤,当代的壮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示的词语,想想词语描述的都是课文中哪些画面,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
板书词语: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英勇顽强、壮烈豪迈
1、满腔怒火—打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带着理解读。【预设:愤怒】
(2)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 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3)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读。
(4)这段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斩钉截铁——走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此时,他们面临的又是什么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就说了一个字,是什么?(“走”)怎么说的?(“斩钉截铁”)什么叫“斩钉截铁”(像把钉子斩掉,把铁截掉那般坚决果断)读:铿锵有力、声情并茂
(2)再看看战士们,战士们的表现怎样?(热血沸腾)
(3)斩钉截铁、热血沸腾,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4)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毅然选择了绝路,选择了牺牲的道路,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壮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3、英勇顽强—砸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什么?

(2)小结:子弹用完了,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的英勇和顽强。



4、壮烈豪迈——跳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而战士们有丝毫的畏惧和迟疑吗?

结合学生发言,依次小结:

①     身临陷境,浑然不顾,这是壮士的气概。

②     昂首挺胸,纵身跳崖,这是壮士的气概。

③     豪言壮语,惊天动地,这是壮士的气概。

(2)请你想象一下,战士们此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出示:(    的)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    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地)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出示图片:这是五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图片。此时此刻,如果给他们一点点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3)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三)读“壮”

过渡: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在八年抗战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

共产党员赵一曼,面对敌人严刑审讯,坚贞不屈,拒不吐实,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赵一曼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敌人在公开处决前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红旗歌》,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杨靖宇,率部队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50多天里,作战40多次,几乎弹尽粮绝,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日伪军包围住他,要他投降,他坚决不从,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一九三九年三月,张自忠率军团迎战日军,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一万三千人,后来,由于敌众我寡,被围于十里长山,敌人以飞机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张自忠卫士伤亡殆尽,自己身中六弹,屡次爬起冲杀,部属请他突围逃生,他坚持不允,说:「我今天战死,自问对国家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一代陆军战神终于战死南瓜店。



(四)写“壮”

今天,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国难当头的岁月,走进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岁月,我们感受了被侵略的屈辱,也感受了壮士们的坚强不屈。

1、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

2、你积累了哪些赞美壮士(英雄)的好词好句,写下来,越多越好。

(选做)



22 狼牙山五壮士

       英勇顽强—打

壮士    斩钉截铁—“走”

       满腔怒火—砸

       壮烈豪迈—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每上新课,教师如果只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法导入,很难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要让学生能够及时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导入教学技巧,要善于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情感升华,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又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录像,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后, 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1、课题解得好。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2、教师的激情导入,生动形象的电影录像比较好。尤其是故事高潮,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场面,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五壮士那宁可死也不做敌人俘虏的英雄形象是多么令学生佩服。
不足之处:
1、揭示课题、点明中心,想法很好。但在解题的同时应在“壮”字下板书重点符号,使学生一目了然。
2、观看电影录像形象、生动,虽然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安排观看。这样,可以提高上课效率。

3、点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第一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由本课导入设计反思使我想到: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反思这节课,后来的课文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从中我深深地感到:课堂上,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21: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