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委员和班主任老师们大家好!
刚才我们看过了,“2017 一路上有你”视频短片,总结回顾了本学期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精彩回顾,相信大家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家长和学校一起做了那么多事情呀!但片子里看到的,也仅是一部分是我们有记录的,还有更多的工作是我们不知道的。在这里我代表一年级的全体教职工,通过校级家委会委员们,向全体家长表示感谢。
总结回顾一学期家长的工作,其实很早我就做准备了,确定了主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教书育人”,但近期在读了家长的近30篇写给学校及老师的文章之后,我决定把主题改为“家长教我的事和我教家长的事”。在座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记得这个标题,吴茗老师曾在“因为有你 所以精彩”分享论坛上,以“那些孩子“教会”我的事以和我教会孩子的事”,我也借鉴一下,以“那些家长”教”我的事和我“教”家长的事”,给大家做个交流!
一个学期来,只要我在学校,就会坚持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入校,放学时和孩子说再见,这时也有机会和家长有更多的接触和沟通,有时打个招呼,有时几句话,有时会聊很多;有6次把孩子的父母约到学校,进行面对面沟通孩子的事情;更多次是在举行家校活动时和更多的家长的交流;近期又读了家长写给学校的28篇文章,是不见面的交流。在这些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总结下来两部分:家长教我的事和我教家长的事。
家长教我的事: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一年级不存在”问题学生”。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老师会说我班的孩子最优秀;我会说一年级的每一孩子都很优秀!这不是口号,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说辞!家长们,老师们,我和6个孩子父母的对话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对我说,“他们的孩子这么多问题,一定是上学早了,明年再来一次幼儿园大班,孩子大一点再上一年级”。他的话让我感到吃惊,也可以想象到家里为孩子的事情肯定已焦头烂额了。所以就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形成了共识,学校做什么,家长做什么,老师做什么,包括我能做什么。一段时间后,孩子真的就改变了很多,也给了家长信心,老师也看到希望,我也就愈加肯定我们的做法和信念,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一年级没有“问题学生”,只是需要我们给这些孩子,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关爱!
老师的付出家长看的见,孩子的成长能证明。
我最高兴的事,是每天孩子们高高兴兴跑进校门,离校时挥舞这小手,高兴地给保安爷爷、叔叔问好。他们快乐的样子就是学习状态的反应,也是教师状态的反应,至少老师们在课堂传递给孩子的是愉悦心情,饱满的情绪,孩子们是喜欢上学的。
老师们,家长的文章里都提到老师们对孩子有耐心、及时鼓励、给机会展示、作业批改认真、让孩子懂礼仪了、主动和家长沟通,并指导家长,这是家长们共性的肯定,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大数据告诉我们,老师要继续坚持这些做法。
家长还提到孩子们喜欢星星老师,他们会在等候区和她拥抱告别;孩子会给家长展示殷玉凤老师给的糖果,方晓红老师奖励的红旗,贾喜枝老师耐心地陪伴学生,体育老师奖励给学生铅笔;家长还提到焕杰老师每次把家庭作业都先示范正确,再发到家长群里;翁非老师生动有趣的英语课让孩子非常喜欢英语课。请这些老师继续坚持你的Style,学生们最喜欢。也提醒我们管理者对老师要多鼓励,老师们就会多鼓励学生,管理者给老师什么样的体验,他们就会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孩子。
家长还提到孩子们给他们分享的事情,王晨旭同学担任一周举班级班牌的任务时,自己的自信心就提升了;郭兆阳同学自豪地给妈妈说,“自己在学校有小办公室了”,其实就是他分包的自主管理区;一次在家长等候区,吴瑾萱同学神秘而又自豪地附耳告诉我,殷老师表扬她是个会“自我管理”孩子;周玉琼回家后会给奶奶捶背,给爸爸妈妈端洗脚水;王佩文养成了自己读书的好习惯;王一伊英语比赛获奖对英语就更加感兴趣了;冯麒麟同学学习态度的转变由于丹丹老师细心观察,针对性地关注到了他。所有这些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评语,一个小任务,一个态度,一个眼神,都会深深影响到孩子的。老师们,我们的付出家长看的见,孩子的成长能证明。
我教家长的事:和老师做好沟通,给孩子安全感和给孩子做榜样。
和老师做好沟通。学校规定班主任老师,每天到校外家长等候区接送学生,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家长有机会和老师沟通。只有沟通交流多了,对孩子教育的观念才能达成一致,成为孩子成长的共同体。当然和老师沟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看到一一班,一二班,一三班每天放学后,有家长轮流到班级里打扫卫生,对教室进行消毒;一四班的家长在赵芳副会长的组织下,一个周末和家长到班级里进行消毒和卫生的打扫;这都是和老师沟通的机会,并且是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这是陪伴,也是最好的影响。
给孩子安全感。一句话,我比较认同,“人一生都很难走出自己童年”。说明童年时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儿童期的不正常表现,都是孩子的内心在呼唤婴儿期缺失的爱。如果父母能够从症状中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到孩子的痛苦,给予接纳和弥补,而不是给孩子贴上“有病”,甚至被医生诊断孩子得了“多动症”,“ 狂躁症” “自闭症等”的标签,那么这种创伤很有能被治愈。具体建议,家长在每天到学校接送孩子时,用拥抱的方式,同样在家里也要多拥抱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身体接触的关爱;尽快不要让孩子去午托班,全托班,虽然这里的服务水平也在提高,但远远代替不了家的温馨和爱的环境;要放大孩子的优点,表达期望,一定不强求,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就及时地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接纳,也感受到期待与支持;亲子共读,和孩子一起阅读,读绘本故事,通过共读生活和孩子产生联结,既增进亲子关系,拉近了距离,又能让孩子通过故事懂得道理及成长,如果孩子因此能喜欢读书,那就善莫大焉了!父母还要营造快乐温馨的家庭氛围,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对孩子心理是否健康都至关重要;另外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人在广阔的自然环境里心是开放的,自由的,天性的,情感沟通也就更容易了,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给孩子做榜样。中国人俗话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不全对,但有一定的道理。人最后成长什么人,和先天的遗传有关系,更和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系。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过:“给我12个健康孩子和一个特殊环境,不管他们的才能如何、倾向如何。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医生、盗贼、乞丐。”多么嚣张的说辞。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去做那样的人,甚至装出来也行呀。让孩子有礼貌,家长和老师交往时就要有礼貌。例如,不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家长要支持老师,老师才支持孩子。想让孩子孝顺,自己就尊重自己的父母。让孩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家长就要做好家校沟通,主动和孩子一起参与班级活动。例如班级的家长志愿者,参加家长会,家长课程,家长课堂活动等;家长主动把孩子在家里好的表现反馈给老师,老师在班级里再表扬孩子,就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父母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这也是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
我想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重复这几句话,最好的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家庭里妈妈给快乐,爸爸给责任;做权威型的家长,“高要求,还要高反应”,对孩子要有要求,同时又给予关注、鼓励,表扬和肯定;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共同体,一定要携起手了;外小朗悦校区是为翰林校区培养优质的小嫩芽,让他们在翰林开花结果!
高新区教体局田鸿鹏局长说,好学校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家长满意”,我要说是让每一个家长都要满意。这不是口号,夸大其词,应该是我们全校老师们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谢谢大家,提前祝老师们和家长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