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7: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7:22: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和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兴盛?(56个民族人民的一起发明)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同学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0 1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