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1日,我们数学组上海学习归来后进行第一轮课例展示,在会议室听了何曌晶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课题是《圆的初步认识》,这是一节难度相当大的课,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图。老师们普遍觉得这节课内容概念多,难以找到知识发展的主线形成教学线索,如何在一节课上有条理的完成这些内容教学,让老师们都觉得很头疼。因此我们选择这节课作为课例研修的内容。
根据何老师提出通过“任务分析技术”分析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有序建构几何概念,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设置了7个观察任务,分别是:一、最终目标设置;二、起点能力分析;三、必要条件分析;四、学习活动设计;五、支持性条件分析;六、学生课堂表现;七、课后检测。
观察点的安排清晰明确,我观察的是第二项:起点能力分析。包含四项问题:学习结果分类是否准确?从已有的相关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等角度分析,学生具备了哪些起点能力?起点能力在本课教学中的作用、地位如何体现?有何改进意见?根据观察点,有目的有指向的去观察魏老师这节课,课后小组内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讨论,做出以下整理:
首先这节课学生已经具备的起点能力包括: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圆形物体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能借助一些圆形物体,对其轮廓进行描绘,对画图的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画图的。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推理、归纳能力,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实践等探究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推理、归纳能力,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实践等探究知识。
和老师对于本课的学习结果分类是概念学习,本节课虽然重难点是画圆,看起来像技能学习,但所有的学习都基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我们也认为是概念学习。建议教师提前进行画圆的示范,关注学生的课堂能力,学生能发现问题特别好,但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后,教研室常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了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不够精深。概念课学习如何做到用概念学,而不是学概念,背概念,有待我们进一步提升,同时新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慢下来,不要为了讲完课而去赶课。相信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会对课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改革,同时也无比感谢能有此次学习的机会,让自己见识到不一样的课堂,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