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蜜蜂引路》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蜜蜂引路》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朱雪丹,历任杭州市安吉路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著有《朱雪丹语文课堂实录评点》、《朱雪丹语文教学三十年》。有课堂教学录像《小壁虎借尾巴》等。

【课文】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教学过程】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先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读课文第三段)
  师:好。小朋友,列宁的住处在哪儿?要是你们能说出来,我就把它画出来,好吗?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师:(边板画示意图边说)这座小山离莫斯科不远,山下有一条小路,列宁边走边看,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丛在路边。书上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说明花丛在路边。
  师:对了,花丛在路边。(边说边画花丛)那么,园子在哪儿?
  生: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你怎么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生:因为书上说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说明花丛离园子不太远,所以我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对。(边说边画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园子旁边。
  师:(板画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生:房子旁边应该画上几个蜂箱,因为养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边。
  生:所以列宁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板画蜂箱)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有花丛。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养蜂人的家,因为养蜂人在园子里放了许多蜂箱。
  生:(齐鼓掌)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侧重理解重点段第三段课文。教师先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接着交流,缘着问题导向,搞清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的位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参与其中并积极引导,辅之以板画。最后,让孩子们看着图连起来说说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给人以启发的是:理解中有语言积累的练习,口语表达的练习,还渗透理清一段话句序的练习。教学思路清晰,点拨语言精当,毫无多余的话。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生:(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师: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
  生:列宁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师: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那么,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师:读得很好。列宁在观察什么?
  生:列宁在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
  生:列宁看见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
  师: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生:因为这些蜜蜂已经飞到家了。
  生:要是没有到家,它们还会继续往前飞。
  师: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师: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生: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己旁边的。
  师:对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师:这句话说什么?
  生:列宁亲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证明列宁的观察是完全正确的。
  师:对了。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生:果然。
  师:对了。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
  生:(读第三段课文)
  师:好,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生:说)
  生: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养蜂人了吗?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总是和养蜂人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养蜂人的家吧?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师:说得好极了。
  (师生鼓掌)        

【点评】 同样是第三段课文的三句话, “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这一问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把阅读引向深入。显然,这一步教学重点是落在发展思维上。他们从列宁的行动推想列宁的心理活动,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个教学环节有什么特点呢?一是让孩子们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列宁的心理活动以丰富文本的内容;二是紧扣文本语言文字,指导思考问题的方法:列宁细心“发现”、仔细“观察”,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三是把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统一起来,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的。  

师: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我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生: 读)
  生:(读第四段)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生:(热烈争论)
  我说是养蜂人在说话,因为他张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见列宁来很高兴。
  书上说养蜂的人是惊讶地说。可是图上的养蜂人已经不惊讶了,笑嘻嘻的。说明他的话已经说过了,这时候是列宁在说话。
  我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书上“列宁笑着说”,图上的列宁正在笑,所以是列宁在说话。
  我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儿来的。”养蜂人听了恍然大悟,也高兴得笑起来。
  师:现在老师根据书上说的表演一下,你们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朗读,表演后)谁在说话?
  生:(齐呼)列宁。
  师:小朋友,你们很聪明,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像列宁一样会观察,会思考,真能干!老师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微笑着告诉养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生:因为列宁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儿,今天突然来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养蜂人感到很惊讶。
  生:列宁是伟大领袖,今天来看望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这是养蜂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惊讶又激动。
  师:对了。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好,你来读。
  生:(很有感情地读)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师:读得好。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列宁的话要读得很亲切,很有风趣。谁来试一试。(生纷纷举手。都想试一试)
  生:(读列宁的话,边读边学图上的列宁做手势)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生高兴地笑了)
  师:读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导?
  生:向导就是带路的人。
  师:那么在这课书里,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
  生:(齐)蜜蜂。
  师:对了。是蜜蜂。但是你们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
  生:不能。
  师:那么,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再来读读整篇课文,想一想再来说说。

(生读全文)
  生:列宁有丰富的知识,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去。列宁跟着蜜蜂走就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生:列宁是靠动脑筋,想办法,仔细观察找到养蜂人的。
  师:对了。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点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学习最后一段课文。利用课文中的一幅插图,让孩子们讨论“图上画的列宁与养蜂人,到底谁在说话?”这里打开了一个思维空间,激起了矛盾冲突:有的认为养蜂人在说话,有的认为列宁在说话,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解读。另一个是回到课题,提升学生的认识,“向导”是谁,蜜蜂到底会不会引路?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到启示:要像列宁一样,要会观察,会思考,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看认真想,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典教例”赏析】

朱雪丹老师是老一代著名特级教师,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她的辉煌时期。据朱老师自己回忆,《蜜蜂引路》的课堂实录是1984年以前整理的。时隔二十多年、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读起来,它依然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亲切!这个教例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道道地地、健健康康学生学语文的课堂,当今教学中存在的时病,诸如“语文课的个性不鲜明”“得意而忘言”,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教学内容泛化”等等,在这里毫无踪影。这说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早就不是一种理想追求,而是一种现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经典性教例”。称得上“经典性”的东西,就不是时髦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显现,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所以,仍有拿出来供大家品味、学习、借鉴的必要。以“课改”的精神相对照,我的学习体会试举以下几个要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朱老师的词语教学极具特色。根据二年级的教学要求,她是抓住词语的教学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这样教,不但活学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并通过反复朗读和口头运用加深理解,而且促进、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认识和思维的发展。词语“发现”“观察”“果然”“向导”“惊讶”等都是这样教学的。其中“向导”“惊讶”两个词语的教学尤为精彩:当学生懂得“向导”就是带路的人,课文里指的是“蜜蜂”以后,教师问: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领悟到列宁有丰富的知识,靠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利用蜜蜂采了蜜要回蜂房这个特点才找到养蜂人的。“惊讶”这个词语,老师没有问它的意思,而是让学生思考“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这一引导,学生的思考多深刻啊:“因为列宁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儿,今天突然来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养蜂人感到很惊讶。”“列宁是伟大领袖,今天来看望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这是养蜂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惊讶又激动。”词语理解得深刻又促进了有感情的朗读,当老师要求“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时,学生不但读得有感情,而且“惊讶得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好的教学举措是多功能的,一石多鸟,事半功倍。词语教学抓扎实了,内容理解加深了,智慧启迪、情感熏陶,蕴含其中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简单”,可不是“单一”“单薄”,而是蕴含着“丰富”,抓住了语言文字这个根本,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简单”而丰富。

指导学生阅读(朗读、默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这个教例中,学生的阅读层次分明。第一个层次的阅读侧重理解课文内容,如上面所讲到的,以词语为重点促进内容的理解。其教学策略是读中发现词语、理解词语,然后又指导朗读。这是一个由“感”生“情”,“情”溢于“言表”的过程。第二个层次的阅读侧重发展思维。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统一起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朱老师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作了精彩的演绎。朱老师善于根据学生需求,强调关键词语而引发思维。如“发现”:学生从列宁边走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中有许多蜜蜂”,会这样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发现”,强调了列宁在发现时引起的思考。又如“观察”:“列宁在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列宁“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一定会想“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己旁边的。”再如“果然”:这个词语中,证实列宁观察的想的是完全正确的。

指导阅读的方法要做到两个“坚持”:

一个“坚持”,是坚持从语言文字出发理解内容,再从理解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这在上面已经说了。第二个“坚持”,是坚持阅读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这是朱老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部分,还要看看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述教例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经读过全文,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重点段第三段,依然设计了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过程。这种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和阅读课文的心理过程的。一开始,教师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教师一边听学生发言,一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部分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进一步从词句中体会列宁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读课文。当前语文教学的倾向性问题之一是,不顾课文整体,不顾课文思路,以抓重点为名,以尊重学生意愿为由,或东学一句西学一句,或把所谓“重点句”孤零零地呈现出来,割断与课文的联系,大谈体验感悟。对照朱老师的教学,这样做有什么弊端不是值得深思吗?

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既要正确理解文本,又要鼓励多元感受,尊重独特体验。

本课例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正确解读文本上,如上所述通过词句理解内容,重视默读与朗读,而且形式多样,有的由朗读引出要思考的问题,有的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是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听说训练的要求,随着阅读理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由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等各在什么地方说一二句话,到围绕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说一段话。可谓教得扎扎实实。教学扎实并不意味着“密不透风”,而是扎实中又显空灵。朱老师常常为学生心灵自由与思维翱翔创设空间。最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图文对照,“想想是谁在说话”。学生细致地观察了图,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另一处是围绕问题“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提升文本意义,由“蜜蜂引路”提升到遇事要多观察细思考,动脑筋想办法,从而不仅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而且读出了智慧。

浙江省特级教师 朱雪丹 执教

浙江省特级教师 钱正权 点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