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学校新教师较多,我给她们进行了培训,提醒她们不要羡慕老教师在教学中的“轻松”,应该埋下头来适应新身份、做好新工作。但是我却无法回避有经验教师的“轻松工作”的现状,真的是这样,老教师备课轻松,上课轻松,管理课堂轻松,课外辅导轻松,甚至看起来起的好成绩也很轻松。
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学校的教师年龄大多在30至45岁之间,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管理学生的经验,是学校的一大优势。随着听课和交流的深入,老教师的“问题”也凸显出来,过于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熟悉的教材,熟悉的考试,除了学生不一样,其他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既有经验按部就班进行,有意识的回避教材中的问题,有意无意的回避不考试的知识点,不去认真追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忽略过去就好。一句话:安于现状。
今天,我读到了一篇文章,看到这样一句话:在职场中,一旦长期做自己擅长的事,应对熟悉的流程,机械化的工作,满足于目前的职位与薪资,便会不知不觉进入舒适区,看似没有了上升空间。结果,裁员时,被清退或者不被续约的,并不是年龄大和股票多的高成本员工,而是那些入职十余年,在岗位上战战兢兢却一直得不到提升、考评普通、职别一般的人。那些安于现状、用经验而非面向未来工作的员工,不过是职场老古董而已,活成了被企业嫌弃的职员,首当其冲被淘汰出局。
这似乎同样适用于教育工作者。大多教师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成为“有经验的教育者”,进入舒适区,就会安于现状,畏惧教育方式的变革。所以有人说:部分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改革的最大阻碍。李希贵说: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我们内心。
因为成为“有经验的教育者”教师中很多人觉得这样很好,他们害怕课程改革、课堂改革会让他们离开舒适区,置身于不确定的风浪中,所以有抵触心理。于是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瓶装旧酒,消极应对。一种是“你让咋样就咋样,你不要求就回原样”,固守自己的经验不放。
“教育越改革,教师越重要”,无论哪种形式的改革,都需要教师付诸教育努力方可彰显改革成效。因循守旧固是传承的法宝,但时代的变迁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触及教育的根基,唯有不断提高学习力,用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方式融入教育变革,勇于跳出“舒适区”,才有教育的未来!
文章中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可挖掘的潜力深不可测,只有跳出职场舒适区,源源不断的进取和沉淀,我们终会遇见超乎想象的自己。
只有那些有远见,有格局,有勇气跳出舒适区的人,才更有可能站在行业生存链顶端,给自己一个更有前景的未来。
我觉得这是金玉良言,对教育工作者一样的有用。教师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跳出“舒适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否则只会经验越老越老,只是越老越旧,人越老越固执。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三点:一是常教常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一是常教常变,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挑战自己。三是常教常研,对教材、对教法,不断钻研,发现新问题,采用新方法。
这样才会遇到最好的明天的自己,而不是守旧的昨天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