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2017年“敬老月”活动经验交流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4: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10月28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区第30个老年节,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将组织开展“敬老月”和老年节活动的有关事项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活动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的具体方案,及早部署,把“全民行动 情暖夕阳”主题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以“全民行动 情暖夕阳”主题活动为契机,抓好“重阳节·放下手机陪伴老人”祝福活动和尊老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增强重阳节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开展活动基本情况
    (一) 以“尊老敬老”为主题在国旗下讲话
    重阳节期间,我校要求学生积极为父母、长辈做家务,为老人送上祝福语,通过开展孝老爱亲活动,从回报父母和长辈做起,逐步推及到其他社会老人,形成“感受亲情、争做敬老事、争当敬老人”的浓厚氛围。
    (二) 开展“重阳节·放下手机陪伴老人”祝福活动
    善孝为先,爱在重阳。为进一步弘扬孝亲美德,争做孝心少年,引导学生和家长给予老人真正的陪伴:陪老人唠家常,听老人讲故事,带老人去散心,给老人洗衣做饭……让老人享受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我校于10月16日——10月28日通过苏州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开展了“重阳节·放下手机陪伴老人”祝福活动。
    (三)青春暖夕阳,奉献递爱心——“走进吴江区震泽镇颐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
    10月13日下午,我校德育处联合校团委,组织唐仲英爱心小分队和部分团员代表进行了一次探望颐养院活动,地点为震泽镇颐养院。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使爱心小分队的成员们更好的认识爱心的涵义,也让他们深刻明白应该时刻怀揣一份感恩的心,尽自己绵薄之力,奉献一份爱心。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四)举办退休教师茶话会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7日,我校 20多位退休老教师重返校园,与校领导及老师们“共话”重阳。工会主席范建忠副校长主持茶话会。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杨永松做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老教师们为学校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动情地说,学校能有今天的发展与进步,与广大离退休老教师的关心、厚爱与支持,以及多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他代表学校向老教师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大家身体好,精神好,健康快乐。
    会上,沈莉芳副校长还向退休老教师们汇报了学校“乐活”办学特色,四星高中录取人数、骨干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希望他(她)们常回学校看看,为学校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会后,校领导和退休教师们一起参观了美丽的校园,边走边聊,谈谈学校工作,聊聊退休生活,整个活动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五)学校领导慰问部分退休教师
    重阳节期间,我校领导分别对困难职工、退休教职工进行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把学校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退休教职工们的心上,祝愿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老年节。
    在每位老教师的家里,学校领导嘘寒问暖,向老教师通报了学校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衷心祝愿老干部、老教师身体健康。希望老教师们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对学校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重阳节慰问是我校多年来关心老同志、家庭困难教职工所形成的一项制度,是倡导尊老敬老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举措。
    三、取得成效
    通过开展“全民行动 情暖夕阳”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文化素养,使我校师生对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身心健康,促进了团结和谐,营造了一个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5 02: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