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二、教给探究的方法
探究即探索研究,就是教学每一个阅读材料时,先找准探究点,并由此深入下去,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仅靠兴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来,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增长技能,心智得到开发,情感得到陶冶。
(一)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及学生的实际,预先选准一个问题为探究点,这个问题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统领全篇作用的中心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一般是训练探究式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的方法,它方向明确,力量集中,有教材为依托,有教师的随机指导,便于学生掌握和教师操作。它的教学流程如图:
可见,探究式阅读教学过程是先提出一个探究点,然后师生互动(采用自主、合作方式)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探究点),又不断地去解决它们,最后师生将这些探究点和探究的结果进行整合,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1.确立探究学习的主题。
教学时教师要把握时机,创设好探究的情境,然后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专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寻找答案。
如精读《草船借箭》一课,上课伊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语表层”,为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创设情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直到现在,老师还在被一个问题困扰着,百思不得其解,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先不告诉你们,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谁能猜中老师的心思。”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商量,积极踊跃地猜测“困扰老师的问题”(其实就是老师设计好的探究主题),即: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这是一个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的主题,一是具有集中性,最大限度地涵盖了课文的内容;二是具有深广性,有相当的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去研究、探索;三是具有开放性,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四是具有逆向性,必须根据文中已知的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2.指导探究学习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智开发,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如在引导学生探究“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些什么”这个问题时,教师首先在方法上做指导,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学生开动脑筋纷纷出高招,有的说看《三国演义》,有的说上网查,有的说读课文动脑想……教师及时指导:“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好的办法是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每个小组的人员分好工,先由一个同学轻声读课文,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边记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后互相交流、讨论,最后由一个人整理答案准备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学习期间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同时参与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潜心探究,而且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整合探究学习的成果。
这里的整合是整理、归纳、综合。运用主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学生课堂上就能产生或多或少的新认识、新看法,对这些学习成果,教师要及时点拨,去粗取精,深化升华,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使学习成果得到升华。
由于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成果的多维性、开放性,因此,对这一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教师要巧引妙点,激励深化,不求答案的一致性,但求学习的主动,整体的提高,个性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