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教师的我,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略谈“跳绳”这一教学活动。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我在教学《跳短绳》一课,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学生创新方法、学生反复练习、分组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我向学生承诺,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会接受学生挑战,看一看是学生跳得好还是老师跳得好。然后,开始本节课的准备活动,讲解技术技巧,老师引领示范,让学生分组自由练习。检查落实也是一种常规手段,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一定要落实,通过对比法,挑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让两名学生进行比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学中我先利用无绳跳绳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跟着我的节奏进行跳短绳的动作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跳跃、摇绳的练习,体验跳的节奏、高度和摇绳时手臂地动作以及手脚的配合。练习两到三组(50次/组)后,让学生分开练习,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跳绳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熟悉了绳子的性能,激发了求学欲望,在学习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出现双脚跳起过高,落地重,摇绳时双臂紧张,手脚配合不协调等错误动作,针对这些现象给予及时帮助纠正。通过辅助练习,这些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采用循序渐进地学习办法,慢慢来提高学生跳绳次数的提快速度,同时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做相应的准备活动。
通过《双腿幷脚跳短绳》这节课的反思,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课堂结构、课堂组织的重要性,只有严谨的课堂模式才是一节课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细致的进行课堂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