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幼师。
我有着和广大教育同僚相同的苦恼——当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时会惯性的运用某些手段来唤起他们的注意,运用最多的便是提高自己音量,简单而便捷。
当所有学生沸沸扬扬地吵闹的时候,老师一道高嗓门的呵斥,兴许就能安静了。
当某个学生特别捣乱,距离老师又比较远的时候,一声高音量的警示,兴许就改正了。
当遇到学生由于低级原因导致严重后果时,老师几近抓狂地批评,兴许也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了。
但兴许还是少数的吧~
我也见到过一些老师煞费苦心,嗓子时常都是哑的,可是学生依然没有一个良好的常规纪律,重复地犯着相同的错误。老师的身体受苦受累,心理上更是痛不堪言。在我看来,那些总是看起来很辛苦,爱用大嗓门解决学生问题,结果却导致自己总处于问题焦虑中的老师是不成功的。也许你比谁都辛苦,但未见成效。
所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有实际研究价值的。
在工作中我发现,当学生沸沸扬扬的时候用轻缓的、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比使用大声压盖的方法更为有效。因为这样加强了和喧闹声音的区分度,而人们倾向于关注自己喜欢的舒适的声音。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喜欢上你讲话、你的嗓音。会在喧闹声中快速地对你的声音进行识别和关注。
所以,当孩子没有关注到你的话语时,不妨来试试使用一种孩子喜欢的,舒适的声音和语调。用清晰准确的话语告诉他:“我不想大声和你说话”,相信也会达到掷地有声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