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政史组代表来向大家汇报本次参加河南省思想品德优质课教学评展评活动的心得体会,我将从开头插曲、教学形式、教学风格、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汇报。
一、 开头插曲
本次去焦作学习,开头其实是有两个小插曲的。
高举改革创新大旗:插曲一:正如这座资源濒临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城市一般,我们学校也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从思维导图、导学案的制定,到邀请恭院长、卢臻老师到我校讲学,再到课堂检测、好课标准的推广,直到精细化管理、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理念的渗透,高新一中无不高举改革创新大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蜕变的过程纠结而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这点实践会给予最好的证明。
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插曲二:第一天去的并不晚的会场已经是人声鼎沸了,当三人团结一致找不到座位时决定分头行动时,在乌央乌央的人群里在站立老师及未进场老师数百人的情况下,竟然成功找到了座位坐下。这个过程时间艰难的,然而对我有所启发。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孩子,能不能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点醒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如果他们跳一跳也摘不到桃,长此以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如果不用跳就可饱餐一顿,又会形成倦怠感,缺乏奋进力。
二、 教学风格:做学生需要的老师
“孩子们,老师在做一个调查,你认为初中阶段什么样的老师对你的学习和成长影响最大?可自由发言,但一定要客观具体。”“就像老师你这样的”“像张妈这样的”“不让做250个深蹲的”。当然更多的是比较客观的内容,我们作为教育者会根据成绩的指挥棒进行诸多辛苦的探索,但也请问问孩子们的需要,做孩子需要的老师、长者、引领人。去年曾经让学生写一封给陈老师的情书,从一封封情书中我读懂了很多孩子对于学习与成长的需要。
三、 教学形式: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洛阳五中的郭老师《这是我的责任》由在家庭、在学校及在社会的责任,升华到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商丘一中的王老师《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一节结尾师生齐唱《我的中国心》,倡导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扬,传承与创新。濮阳五中的李老师《创新是关键》通过讲述《制笔大国造不出圆珠笔笔球的尴尬 》,引导思考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转型之路。郑州市七十三中杨永丽老师的《两代人的对话》通过各抒已见说冲突—真诚沟通化冲突—心灵对话促和谐的环节,带动学生反思与父母的交往,感受父母的爱,体验“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的真情。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培养本学科素养,可以通过总结学科规律、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的形式。
四、教学评价:注重激励性、发展性评价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实验结论: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实验。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老师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老师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说: 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基于此,好的课堂想要成为点燃孩子成长的火种,应该是以情动人、感染力强、颇具意义;好的课堂教师从容稳重、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好的课堂学生自然大方、思维敏捷、全情投入;好的课堂师生互动百家争鸣,小组讨论热烈,独学有启发价值;好的课堂观摩教师由衷赞许,课堂掌声不断。怀抱着对于好课的信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政治组会不断在探索中砥砺前行,风雨无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