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31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2. 1. 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小处”认识不够很多外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和其他学习外语的高年级学生在翻译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 文章中的大词(生词、难词) 和大句子(长句子、难句子) 只要注意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 译文通常都会很精当。而文章中的许多常见的“小词”和“小句子”却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难点,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或理解不了这些“小”的词和句子, 而是因为虽然总觉得心中有数, 下笔时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C. H. Judd 的“经验泛化说”认为, 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成分促成了学习先期习得的经验(知识) 向后期学习活动的迁移。Harlow 的“学习定势说”认为受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 学习在方法上会形成定势。因此, 受先前(知识) 经验和学习定势的影响, 学习者在学习时容易出现忽视先前已习得的知识, 并在其再现时对其进行习惯性处理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已认识的词、句”认识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认识单词和句式就是指会单词的拼写, 句子的结构, 知道单词和句式的个别的, 常见的意思。而实际上, 对于翻译文章来说, 这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有时可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特定的文章及背景赋予了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特定的意义, 这就使得我们原本认识的单词和句式有了特定的理解方式和翻译方法。单词和句式在文章中的这种“特化”的过程, 经常会使得它们的意思发生迁移。因此, 如果我们在翻译文章时不明就里, 试图生搬硬套已知的部分知识、信息, 势必会弄巧成拙。
2. 2. 教师的片面强调和误导
翻译教学应该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但究竟该选取那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 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来拟定。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 可以在宏观上决定译文的思路, 增强我们的应变能力, 但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指导学生具体怎么译词、译句。然而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文章翻译时, 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1) 片面注重和强调对“大词”、“大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而教师眼中的“大词”又通常限于翻译材料的关键词和学生不太认识的词(尤其是结构复杂词) ; 至于“大句子”, 则通常被教师用来指代那些词汇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学生通过反复地训练, 翻译大词、大句子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小词(如关联词)、小句子翻译方面却很生疏。当学生自己在进行翻译实训时, 也常常会因为这些小词、小句子而大伤脑筋。于是, 就会不时地犯这样的毛病: 汉语译成外语时, 译文是一种汉语式的外语; 外语译成汉语时, 却是一种外语式的汉语。
2) 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双语修养的培养。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语言功底, 必须具备驾驭两种语言行为的一系列能力。有些初学翻译的人常说:“原文我懂, 但不知道该如何翻译。”这就反映出一个现实的问题: 目的语的水平亟待提高! 长期以来, 在我们的翻译教学过程中, 常常根据某教材的具体内容, 通过译例来阐述翻译理论, 解说某一技巧, 然后根据该理论或技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虽然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在入门阶段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 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而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遇到的文章和文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内容也不象教材中那样单一, 所以有的学习者就叹息所学无用, 在翻译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 随机应变, 译文的质量不高, 很难胜任翻译工作。还有一些学习者甚至认为翻译就是文字本身的事, 因而只讲求在单一语境中的文字对等层面的翻译, 跟在原文后面, 囿于原文的文法特点, 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对材料所进行的简单直译(即所谓的“文字对等”) , 使译文不符合目的语的文法习惯。而这种直译往往会造成对语源材料在深层意义, 甚至是文化层面的曲解。
2. 3. 当前我国翻译的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现已达到6 万名之众, 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中国虽是“翻译大国”, 却远称不上“翻译强国”。因翻译界繁荣的表面下, 高端翻译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 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泛滥。而在翻译质量下降背后, 是翻译界和出版界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翻译界的形象和声誉, 还将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