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7-4 00:59:13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可回避一个问题:语文课程缺乏主体性知识,更不用说知识体系了。现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内容标准,以学习任务群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这个任务群,主要体现为促进一个人知识发展的学习任务。这个任务群,还不同于科学学科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落实学习任务群,必然还需要做知识的清晰化呈现。诸如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其知识还是会融于文本之中。课文是语文知识的基本载体。
我们反对教教材,主张用教材教。可是在实践中,老师们习惯的还是教教材,这是为什么?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基于文本的教学。我们落实学习任务群,我们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几个维度的发展,是不是都要聚焦在课文?发展语言能力,就要在文本阅读基础上,不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就需要基于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剖析文字背后的写作意图,达成理解;提高鉴赏能力,更离不开对于文本语境意义的把握和文本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分析;“文化”是个泛概念,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也需要在文本中获取信息。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教学生读书的问题。再具体一点就是要会读课文,学好教材。我建议老师们教书,也要自己读书。每一篇课文,都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并且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提炼出来教学的具体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知识。
(三)从阅读教材到组织教学,这客观需要教师做好教学预设。
教学的改革,或许是从教材研究——也就是备课开始的,可是就教学的实施而言,我们还需要做好教学的预设。在教学改革中,一度出现形式主义泛滥,甚至有的老师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由,不去研究一篇课文阅读中的关键环节和和核心问题,也不去思考核心问题如何思考和预设答案。这种缺乏预设的课堂,非常自由而盲目,教学效率无从谈起。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课感。有经验的老师对于上课有感觉,他有长期的经验积累,知道一节课是如何推进和发展的。所以,备课时,他可以细致描绘这节课的问答和师生活动。这节课在虚拟状态下,他可以演示出来。年轻老师则缺乏这个本事。他只是告诉你,我上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他以为只要内容和知识是确定的,然后学生就可以获得,或者老师告诉学生就行了。在他们的认识中,知识是第一位的,他们不懂得知识需要学生内化,没有师生的互动不存在教学,没有教学的组织就无法推动思维发展。语文学习中有这个特点,一个问题抛出后,教师紧接着给出答案,学习过程就被缩短了。这好像很省事。例如学生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他来问老师,老师说了他就会了。语文教学如果就是这样的问答形式,那么就等于取消了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学习,他怎么会发展出学习能力呢?
教师在教学预设中一定要把学生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设计适宜的师生活动。
(四)教材是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不同课文的功能。
教材是选文式的,这个编写教材的模式没有改变。因而教课文还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过去,我们教课文模式化了,没有差异。按照文本脉络,从头教到尾。这是一种教学策略,叫做解构;读课文叫做解读。这类似于医生做解剖,课文被老师肢解了,七零八落。其实,课文入编教材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定篇,经历历史长河淘洗还被传承下来,具有经典意义,要全面学习;有的是例文,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文;有的是样本,即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课文作为一个模板来学习;有的是用件,也就是课文中有一个特点,也是优点,可以为学生示范。
我们研究课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功用的分析上。我们还应该看到,文本学习中文与意是不可剥离的。在不同的时代,文本的阅读意义不同。我们除了要研究文本初创时的时代意义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把握其现实意义。课文是精读的重要部分,我们不要浪费了资源。教师要精读课文,对于核心素养几个维度,文本的知识要有清晰化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把课文的优势部分呈现出来,由此引导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美,发展良好的语言素养。
关于教材的培训,这是一个开端。我们集中起来,请专家解读,我们也参加讨论,相信大家是有收获的。我更希望老师们回去后,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吸收和转化。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就是广大教师,各位是从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回去还要带老师,发挥科研标兵的作用,我们更有推动改革的责任感。最后预祝大家在时代发展中作出突出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