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表哥驾到》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5: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一些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于是总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苛求孩子达到完美,使孩子在无形之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丧失自我。本文作者借文中的“我”批评了这一现象。
  教学目标:体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对于夸张化、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查找作者秦文君的资料和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写作风格。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并完成文字积累工作。
  二、上课
   1、请同学介绍作者资料和代表作品,可适当介绍一、二部主要作品内容。
   2、默读课文并请几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
   3、体味“驾到”的含义。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
   4、我和表哥是怎样认识的?(请同学简单复述课文)
   5、按故事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
    (1)和表哥见面前。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
    (3)餐桌吃饭。
    (4)发现我和表哥真是难兄难弟。
   6、表哥来家里做客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始我希望下特大风暴?而当我和表哥认识之后却又再一次希望下暴风雨?
   7、分角色朗读餐桌吃饭的片段,从我、妈妈、表哥、大姨的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8、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注意把侧重点放在我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的引导)
   9、表哥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0、我和表哥是两个性格脾气爱好迥然不同的孩子,那为什么文章末尾说“我俩真是难兄难弟”?我和表哥有什么地方相似?
   11、妈妈和大姨又有什么相似点?
   12、文章最后一段怎么理解?(分小组讨论)
   13、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能不能和大家说说?
  三、作业
  小练笔: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下来,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讨论讨论文中的“我”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词语积累:呼风唤雨、艳阳高照、懒洋洋、嫌弃、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一顾、饶有兴趣、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头头是道、悲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5:32:00 | 只看该作者
10月15日上午,县教研室举办的小六语文“同上一堂课”活动在甘棠中心小学如期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评课研讨活动。来自三个地区的三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无论是知识结构上,还是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如:和谐民主课堂氛围的营造,学习方法的指导,读中感悟,语感培养等等。

  三位老师主讲的都是小六上册语文第10课《表哥驾到》。这是现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作品,是一篇以表现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小小说。课文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极富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而又生动,文章最大一个特别还是篇幅较长。然而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又如何在一节课内带给学生触动呢?大多数老师采用的办法是肢解全文,逐段赏析,把原本很完美很连贯的一个故事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又被带进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境界。我最欣赏的是来自印塘贺伟芳老师的设计,以皇上驾到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驾到”这个词在本文中大词小用的手法后简单入题,,以时间为序复述课文的方法简单提序,再以教师编写的复述文与原文本比较的方式欣赏文中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大词小用的写作手法。

  美中不足的是我们三位老师都只停留在教育学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借此批露中国家长以肯定别人孩子来刺激自己孩子“逼”孩子上进的教育弊端,因此教学中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体会赏识语言的魅力,学会与父母交流,与他人交流。因此,我认为最后一个环节应设计一段“妈妈,我想对你说……”或“假如我是妈妈,我会对孩子说……”的口语交际活动。

  俗话说:各师各教。这三堂同一课题却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就是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尤其是本次活动强调本校教师不做课件,这是一个很具实效性的举措,很适合当前的农村小学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23: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