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公开课《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今语文教学在肯定学科工具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凸现了它的人文性,旨在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语文更是承担了为学生打好精神底子的责任。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学科育人功能的主渠道,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从感悟课文内涵着手感悟人生,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精神。

上述道理,人人皆明。问题是理念如何在操作过程中体现,更明白地说,就是在这种理念下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何在学生的自主感悟过程中得以完成。目前,从感悟课文内涵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是教得空。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缺乏内涵的挖掘和体验,这样的教学切断了内涵与课文之间的关联,内涵的感悟便无从着手,课文内涵成了机械的、高高在上的口号。课尾归纳感悟内涵的过程也因缺少应有的铺垫,显得干涩而生硬。这样的口号式教学既忽略了课文内涵的领悟,丢失了语文课的魂,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教条,失去了情趣和深度。二是教得死。为了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我说你听”等方式,将课文的含义灌输给学生。整个过程或挤掉了思考和感悟的过程,或拔苗助长,迫不及待地将课文的主旨一股脑儿端出来。这种缺乏思考、越俎代庖的灌输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同样起不到情感共振、思想共鸣的感悟效果。

其实,课文的内涵,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一种生活态度,传递着思想和情绪,是对世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教学时只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忽略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在意义,丢弃了内容的理解,那无疑是丢掉了课文的精髓。其次,课文的内涵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与表达的,没有字词句篇、标点符号,作者情感就没有了载体。因此,感悟内涵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要正确理解文字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切入到字里行间的深处,去体验与感悟课文的智慧之处。脱离了感悟的实体,课文的精神必然会变成一种标签。第三,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感悟必须与思考、激情联系在一起。思考是催生感悟的动力,推动着感悟不断向深度迈进。没有思维力度的感悟,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同样达不到育人的目的。情感则是感悟的润滑剂,它伴随着感悟的整个过程,并随着感悟的不断升级而提升。同样,也只有当情感得到了高层次的共鸣,感悟才算完成了使命,才有了价值。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穿越维也纳森林》一文的教学中有所探索,概言之就是设计并确定课文内涵的感悟支点,引导学生自主摸索披文入情的思考路径。

一、感悟支点一:词意的追问。即引导学生对词语内涵的反复探询。

文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一词立骨,并不细微。作者有时通过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想法等等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时也通过一段抒情、一句议论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一个词、一个小小的标点,都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些“立骨”文字都是感悟内涵的最好抓手,教学时,教师要依据这些很有嚼头的文字,精心组织教学,通过联系全文品词品句等方法,顺着这些感悟点往深处探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穿越维也纳森林》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9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介绍维也纳森林,以及音乐家在林中完成惊世之作的小故事,表达了对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赞美之情,对音乐家热爱生命、执著追求的崇敬之情。全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第2节到第5节分别介绍了施特劳斯、贝多芬、舒伯特在林中创作的故事。其中第5节写在林中的欣特布吕尔小村,舒伯特经常临窗欣赏磨坊姑娘打水的情景,并由此焕发了强烈的创作意识,后来谱写了《美丽的磨坊姑娘》。其实,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舒伯特经历了许多生活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但他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对他的所有安排,并在音乐上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

解读课题不难发现,“穿越”一词是相当重要的,确实是总绾全文的感悟支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领会“穿越”的内涵,单讲“穿越”,学生的思考还是穿越不了障碍。怎么办?我在教学中,先提出“穿越”,悬挂“问题”,然后跳开一步,旁敲侧击,敲击的是“欣赏”一词。虽然课文的叙述十分简单,但“欣赏”这个动作还是透出了音乐家特有的轻松愉快的心境。我教学的思考路线是:(1)“穿越”的含义是什么?是否是精神穿越、艺术穿越?(2)穿越不等于穿过,是否是战胜了障碍、困难?(3)“穿越”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就是在打击之后,能够“欣赏”(态度、心理、情感),对“美”的捕捉。

于是,我引导学生追问“欣赏”。一问:“欣赏”是什么意思?舒伯特经常欣赏的是怎样的情景?二问:磨坊姑娘打水又美在哪里呢?在提供给学生一份舒伯特的生平简介之后,三问:舒伯特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竟然发现了美,欣赏着美,这是为什么呢?四问:舒伯特想借助音乐传递什么呢?五问:传递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让别人“欣赏”音乐家的“欣赏”,并在身边捕捉所有欣赏对象?整个教学环节紧扣“欣赏”这个动作,启发学生从理解感悟词语、课文内容着手到对课外资料的感受,引导学生透过“欣赏”感受音乐家的情怀和胸襟,以及他对人生豁达的态度,对生活的热爱。由于抓住了立骨之词组织学生感悟,学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激发都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感悟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的。此时,再回过来研读“穿越”的深层内涵就有了支撑点了。

二、感悟支点二:材料的引思

启发思维、激发情感的基础在于语言文字。文字传递的信息量越丰富,感悟的条件就越充分。如果课文的关键内容写得比较概要,信息量表面看起来有限,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文的重点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对课文进行适度的补充,给学生充分感悟提供支点。

教学中引用课文之外的材料,时常见到。一般是用来拓展视野,加强认知或作类比讨论的,其必要性值得研究。教学要以“课”为本,以“文”为本。能不引则不引,要引,就必须对学生当场思考的突破、感悟的深化产生酵母催化作用。以下情况,可考虑引用材料,启发思考:1、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对内涵的感悟缺少典型鲜明的材料。这时,教师可引用材料,作为启发学生思维、感悟的补充。2、反映课文主旨的关键之处,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内隐。这时,若引用有关资料,使内隐的内容明朗化,可保证学生鲜明的感悟课文。所引用的材料必须与课文内容相关,与人物、阶段、事件等关键因素相关,引用的材料就能和课文生成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新体。这样的引用,才有利于学生感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穿越维也纳森林》的第4节用了3句话写贝多芬年轻时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愤然写下《海里根斯泰特遗书》的小故事。课文第4节内容如下:

1802年4月,贝多芬移居到一个名叫海里根斯泰特的小村子里,住房的窗户正好对着青翠茂密的维也纳森林。当时的贝多芬已经被确诊得了神经性耳聋症,心情万分痛苦。他怀着巨大的悲痛以坚强的毅力写下了著名的《海里根斯泰特遗书》,表达她对认识和名誉的愤愤不平。

本文只写音乐家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所以对贝多芬的其他重要创作过程、成果没有涉及,这对完整感悟贝多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定的局限。鉴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神经性耳聋为线索,给学生提供了一份资料,其中包括贝多芬的生平、创作历程、音乐成就等等,给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奠定了足够的宽度,为完整感悟课文内涵打下了基础。课堂上,学生在全面了解贝多芬的痛苦生活与辉煌的音乐成就之后,对课文中的“巨大悲痛”、“坚强的毅力”、“愤愤不平”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对“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精神力量有了足够的体会和感受。

再如,这篇课文的第5节介绍的是舒伯特创作《美丽的磨坊姑娘》的过程,重点讲的是创作的起因,所以对舒伯特的其他内容没有涉及。而这略去的恰恰是重要的内容,因为那时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上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可,遭到排挤、讥讽;生活上也异常窘迫,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如果不及时补充这些重要的背景资料,恐怕对舒伯特的理解只能留于浅表。因此,在学习理解“欣赏”一词时,我提供给学生这份背景材料,着重补充了他在音乐、生活上遭受双重打击的情况。显然,学生在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对“欣赏”一词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对舒伯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日后取得的卓著的音乐成就的原因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三、感悟支点三:层次的推进

披文入情是一个认识过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等等,是这个过程的基本特点。课文教学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感悟能力的发展始终贯穿于这个过程之中。感悟的层次性比较复杂,如对立骨之词的内涵有多层个层次,如上文讲到的“五问”,实际上是感悟的坡度与级差。再如“材料的引思”所说到的材料的催化作用,也是鲜明的层次,当材料与课文对接之后,如何根据材料对课文进行新的认识与思考,必须有递进式的导学安排。这里着重讲讲全篇整体感悟的设计。

递进式的感悟是直达文章主旨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建议进行三个层次的感悟。一:学生课始接触课文后的初步感悟。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已经感受到了什么?感受的层次停留在什么地方?感悟课文内涵的困难在哪里等等,从而让教师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活动,为后面的两次感悟埋下伏笔。再次感悟一般安排在课中,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含义的挖掘,感受课文内涵。最后是深入感悟,通常在课尾,结合思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交流感悟。一般要求学生摆脱具体的课文内容,不就事论事,而是将感悟点拔高到更高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涵带来的人生启示。

《穿越维也纳森林》的教学设计以“穿越”为主线索,将全文的三段故事串了起来,线索清晰、整体感强:进入森林,看到蜿蜒多姿的多瑙河两岸美丽如画的景色,聆听了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轻松和愉悦。继续穿越,来到了海里根斯泰特,遇见了被确诊得了神经性耳聋症的贝多芬。接着来到了欣特布吕尔,拜访了舒伯特。最后登上卡伦山上的卡伦古堡,放眼远眺整片森林、整座城市,回顾一路穿越的点点滴滴,感悟森林和音乐家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用“穿越”来统领全文的学习和感悟,既符合原文的结构,又提升了感悟全文的整体性。

在学习每一个故事的时候,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推行递进式感悟,将感悟推向更高的层次。例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先请学生读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通过这一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大多能从贝多芬当时因疾病而心怀不平的情绪。这时,再提供给学生一份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要求结合课文,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由于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学习资料,此时学生能从贝多芬得了耳聋以后的伟大音乐成就中,体会到他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生态度。最后,组织学生再读读课文,听听《命运交响曲》,启发理解“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真正含义。三次不同层次的感悟,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主要抓手,结合内容拓展、启发思考、激发情感,帮助学生体会到面对命运的挑战,要奋力抗争,做命运的主宰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要补充的是在整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感悟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是通过第1、2节的学习,初步感知维也纳森林的景色之美。其次,在学习第3节到第5节的时候,分别感受三个故事的不同情绪。最后,结合第6节的学习,启发学生回顾整个穿越过程,感受课文内涵。

人生感言、生活启示……这些课文内涵有时较为集中在课文的某个段落,更多的时候它们散落在文章的角角落落、字里行间,需要在教学时加以兼顾和整理。加强对全文的整体感悟、或是局部内容的整体感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从感悟的角度来看,它需要的是相关联着的感悟内容、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的感悟方式等等,于是,强调对内容的整体感悟就成了必然。凸现整体感悟需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确立整体感悟点,忌点多杂乱。整体感悟的内容较多,必须理清线索,方能有效感悟;还应寻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悟要点,以此组织课堂教学,统领全文感悟。确立了明确的感悟点,将大大提高感悟的整体性,使得感悟的内容更集中、内涵更鲜明的凸现出来,有利于加大感悟的深度和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