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色蝈蝈》实录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执教者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余爱东老师。这是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上的一节研究课。评课人均为本期研修班学员。
  我看了这堂课的实录和后面的讨论,感到语文新课程改革具体到课堂操作真还不是那么简单。谈观念(哦,现在一般不用“观念”或“指导思想”之类的词,而比较时髦说“理念”了。呵呵)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分歧──试问:谁现在会反对“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等“理念”?但一到课堂上,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却往往不知不觉露出了“传统的尾巴”。

  这堂课,应该说执教者还是想上出点新课程的色彩,也的确有些这样的色彩。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细节处往深里“走一步,再走一步”?比如,当学生讲了法布尔的故事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我觉得这样问似乎不妥,因为教师的这个提问已经隐含了他希望学生说出的答案。其实,学生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可能不过就是他只读过这个故事,于是便讲出来了;而且未必就一定理解了法布尔的“精神品质”,即使理解了,也未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未必”。在这个细节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思维仍然受着教师的操纵,虽然这未必是教师有意所为。

  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因此,转变理念,请从细节开始。(李镇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实录】

  一上课,余老师用投影先后打出三个谜语,要求学生猜谜。学生较有兴趣,争论着说出答案,谜底均为昆虫,由此引出课题《绿色蝈蝈》。

  然后,余老师微笑着说:“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简介作者的生平。一个学生讲到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入迷的小故事,余老师提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学生回答:“法布尔对待生活、对待科学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余老师颔首表示赞许。

  余老师征求学生意见:“我们怎么完成课文的朗读?”学生议论纷纷,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希望师生合作完成。于是,余老师和学生以自然段为单位,交替进行朗读。之后,余老师要求学生合上课本,思考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先后有三名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小品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外形特征、食物习性等内容。”余老师分别予以肯定。

  余老师继续提问:“作者是如何引出绿色蝈蝈的?”在明确是被蝉的哀号声所引出之后,继而提问:“蝈蝈究竟长什么样呢?”投影展示绿色蝈蝈的图片。余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进行介绍,并用投影打出有关蝈蝈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学生齐读,加以掌握。

  “好,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下面,我们速读课文,将你认为文中最好的语句勾画下来,并简单批注理由。”学生速读,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

  一名学生在思考后说自己最欣赏文章的第5自然段。余老师及时肯定:“他找得太对了!你一定很希望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吧?”学生朗读。余老师继续问:“你欣赏这一段的理由是什么呢?谈一谈,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见解。”学生回答:“这一段对蝈蝈捕蝉的描写非常精彩。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我要是像蝈蝈一样,勇猛无比,那该多好,就不会有人欺负我了。”学生哄堂大笑,发言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余老师未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然后继续追问:“这是他的看法,很有个性,谁还能谈谈你自己欣赏这段文字的理由?”课堂上举手的学生不多,于是余老师要求分组讨论,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讨论后,各组推举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分别说出了“生动传神的语言”、“拟人手法的合理运用”、“与鹰捕食云雀形成对比”等内容,余老师一一加以肯定。最后,余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归纳:“你认为这段文字究竟美在哪里?请用首先、其次的表述方式有条理地进行概括。”学生总结,但相对零散。

  教师小结:“课文内容就学到这里。本文作者对昆虫世界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下面我们也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录像内容,加以合理想象,模仿‘国嘴’赵忠祥,为这一段录像配音。”多媒体播放录像:蜣螂搬运粪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目的地。学生饶有兴趣,边看边笑。第二遍播放,学生跟随画面,尝试解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较为投入。第三遍播放,指名由学生配音。每一次学生完成配音后,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笑声不断。

  “好,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要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要努力保护好它们,为我们创造一个无比美好的世界。课下,请你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谈谈你学习《绿色蝈蝈》一文的感受。”

  在余老师激情四溢的总结中,下课铃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王福强(河北廊坊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有一个标志──明确的教学目标。尽管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目标价值的多元化,但这并不能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是模糊的、随意的。因此,在评价这节课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余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将教学的取向定位在何处,或者说,通过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收获些什么。张可伦老师参与了备课的过程,我希望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可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我们认为,阅读课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以条分缕析的“拆解”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本身敏锐的感悟力。因此,我们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两点:一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鉴赏为重点,突出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以配音这样一个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力争从搜集信息、小组合作等多个角度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何建军(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余老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李镇西先生曾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概括为三个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很显然,余老师的课已经超越了第二个境界,接近“共享”的层面。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没有绝对的“思想权威”,更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武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尽管这种师生关系的论述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还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

  王晓英(黑龙江伊春市教育学院副教授):余老师在这节课上做了很多探索,例如,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迪。教学中的鉴赏环节、配音环节,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福强:余老师的语文素养非常高,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单纯看这节课,我个人认为不能算一节很成功的课。理由有三:第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看过两次课本,阅读时间加起来不足5分钟,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说时,没有一次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加以说明,包括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主要内容,都来源于教师的讲解和投影展示,而非学生独立的阅读所得,这样做有脱离阅读文本之嫌;第二,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本是很好的一个设计,但学生得到的欣赏点却只有一处,即文章第5自然段,这显然不正常,可以说赏析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第三,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急于把某种道德范畴的东西抛给学生,结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灌输”,导致语文课的“语”味不浓,给人以错觉,混淆了语文课与政治课的界限。以上几点说明了一个问题:新课改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硬件条件的改善,不在于课本的更新,而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贾桂满(河北三河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如王老师所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何在,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人似乎有个特点,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强调工具性,语文教学就热衷于对文章支离破碎的“肢解”。而现在强调人文性了,就把工具性一下子抛在旁边,似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终极目标,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就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很显然,这样做是因为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有一种强拉硬扯的感觉,比较生硬,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毕竟担负着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在阅读课上,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应该是主要内容。

  王晓英: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啊。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应试教育的重荷下,最具人性之美、最富有灵性的语文学科却成为枯燥乏味的玩弄文字技巧的学科,失去了本应有的活力。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过于追求功利性,简直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因此,人文性是必须提倡的。

  王福强:颇有同感。人文性的提出,使语文教学的层面得以提升,语文教育的方向更为明确。但我认为,提倡人文性并不等于教师要在教学中急不可耐地进行“填鸭”。人文性的东西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过去我们总反对以“贴标签”的方式揭示文章的主旨,原因就在于此。直接的、脱离文本的思想教育不是语文学科应该有的事情,毕竟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不是一码事。实践也证明,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内容更多的在于学生的体味和感悟,一味的灌输不仅会削弱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逆反心理。语文毕竟姓“语”,所有的功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实施,否则,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就被淹没了。

     在人文性的问题上,教师如果善于抓住课堂上出现的“特殊情况”,相机点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赏析第5自然段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自己也渴望像蝈蝈一样,变得勇猛无比,这样就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当时学生哄堂大笑。这时候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机会。但教师却未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这样的处理是否就欠缺了一点什么呢?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要求学生用“打”字组词,一个学生回答是“打架”,教师马上指出:“学生是不应该打架的,所以我们还是组成‘不打架’吧。”当时,听课现场一片掌声。尽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不打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词,但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的巧妙的思想教育,却透露出无比的教学机智。显然,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何建军:有道理。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人文性的理解也不宜太狭隘。不能把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唯一途径。其实,人文教育有更为宽泛的内涵。例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对话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本身就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这一点上,余老师在努力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充分,整节课学生的精神是放松的、愉悦的。这对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应该说,这才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王福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余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独立鉴赏、独立评析的环节,从学生的角度而非教师的角度来发现文章精妙之所在。我认为这是阅读教学中应该经常构筑的环节。当然,一开始学生可能缺乏经验,赏析的水平不会太高,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自然会提高。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空前的热情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但是,教师要想不再作为知识和真理的独享者是很难的。这节课中,当学生提出自己最欣赏的内容是第5段时,教师的评价语是“你找得太对了”。我想,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透露出了教师的潜台词:你找的和我一样,很好。所以,这才导致了学生的赏析实际上一直没有离开第5自然段。很显然,学生可能还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被教师的这句明显带有引导意味的话所“枪毙”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王晓英:我还想谈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学法意识。要善于把学习语文的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在学生对第5自然段进行零散的赏析之后,余老师要求学生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归纳,而且提出必须用首先、其次的语言格式进行表述,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只可惜学生在具体发言中做得不很到位,没有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提醒,效果会更好。

  贾桂满:对,“授渔”之法不可忽视。例如,在看录像配音时,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也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关。还有,教师如果能够把配音的要领介绍给学生,那学生的配音实践一定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再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因缺少必要的方法点拨而不够深入。

  王福强:此外,合作的问题也值得探讨。学生在分析欣赏点时遇到了障碍,教师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加以解决,应该说时机是比较合适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合作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是不是小组讨论是合作的唯一方式?这种合作如何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合作方式的不适当是不是也会影响学习效果?比如,这节课上,在讨论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发言的,只是一个聆听者,组内基本上是优秀的学生在谈自己的观点。最后发言的也无一例外都是这些学生。这是不是容易造成一个新的问题: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的“灌输”,演变成了优秀学生的“灌输”?

  何建军:没错,小组讨论必须注意实效性。首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应该是有一些深度或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在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才能有收获。其次,如何将讨论的结果呈现给大家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小组内的每个人均应该有发言的机会,发言都应该代表本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才能体现讨论的价值。当本组同学回答出现问题时,其他同学要能够即时补充和修正。如果像王老师所说,关键的问题始终由优秀生“承包”,那将失去讨论的意义。千万不能空有合作的形式,而没有合作的实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王福强(河北廊坊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有一个标志──明确的教学目标。尽管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目标价值的多元化,但这并不能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是模糊的、随意的。因此,在评价这节课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余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将教学的取向定位在何处,或者说,通过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收获些什么。张可伦老师参与了备课的过程,我希望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可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我们认为,阅读课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以条分缕析的“拆解”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本身敏锐的感悟力。因此,我们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两点:一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鉴赏为重点,突出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以配音这样一个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力争从搜集信息、小组合作等多个角度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何建军(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余老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李镇西先生曾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概括为三个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很显然,余老师的课已经超越了第二个境界,接近“共享”的层面。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没有绝对的“思想权威”,更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武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尽管这种师生关系的论述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还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

  王晓英(黑龙江伊春市教育学院副教授):余老师在这节课上做了很多探索,例如,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迪。教学中的鉴赏环节、配音环节,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福强:余老师的语文素养非常高,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单纯看这节课,我个人认为不能算一节很成功的课。理由有三:第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看过两次课本,阅读时间加起来不足5分钟,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说时,没有一次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加以说明,包括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主要内容,都来源于教师的讲解和投影展示,而非学生独立的阅读所得,这样做有脱离阅读文本之嫌;第二,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本是很好的一个设计,但学生得到的欣赏点却只有一处,即文章第5自然段,这显然不正常,可以说赏析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第三,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急于把某种道德范畴的东西抛给学生,结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灌输”,导致语文课的“语”味不浓,给人以错觉,混淆了语文课与政治课的界限。以上几点说明了一个问题:新课改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硬件条件的改善,不在于课本的更新,而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贾桂满(河北三河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如王老师所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何在,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人似乎有个特点,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强调工具性,语文教学就热衷于对文章支离破碎的“肢解”。而现在强调人文性了,就把工具性一下子抛在旁边,似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终极目标,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就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很显然,这样做是因为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有一种强拉硬扯的感觉,比较生硬,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毕竟担负着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在阅读课上,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应该是主要内容。

  王晓英: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啊。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应试教育的重荷下,最具人性之美、最富有灵性的语文学科却成为枯燥乏味的玩弄文字技巧的学科,失去了本应有的活力。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过于追求功利性,简直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因此,人文性是必须提倡的。

  王福强:颇有同感。人文性的提出,使语文教学的层面得以提升,语文教育的方向更为明确。但我认为,提倡人文性并不等于教师要在教学中急不可耐地进行“填鸭”。人文性的东西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过去我们总反对以“贴标签”的方式揭示文章的主旨,原因就在于此。直接的、脱离文本的思想教育不是语文学科应该有的事情,毕竟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不是一码事。实践也证明,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内容更多的在于学生的体味和感悟,一味的灌输不仅会削弱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逆反心理。语文毕竟姓“语”,所有的功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实施,否则,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就被淹没了。

     在人文性的问题上,教师如果善于抓住课堂上出现的“特殊情况”,相机点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赏析第5自然段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自己也渴望像蝈蝈一样,变得勇猛无比,这样就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当时学生哄堂大笑。这时候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机会。但教师却未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这样的处理是否就欠缺了一点什么呢?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要求学生用“打”字组词,一个学生回答是“打架”,教师马上指出:“学生是不应该打架的,所以我们还是组成‘不打架’吧。”当时,听课现场一片掌声。尽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不打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词,但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的巧妙的思想教育,却透露出无比的教学机智。显然,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何建军:有道理。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人文性的理解也不宜太狭隘。不能把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唯一途径。其实,人文教育有更为宽泛的内涵。例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对话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本身就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这一点上,余老师在努力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充分,整节课学生的精神是放松的、愉悦的。这对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应该说,这才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王福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余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独立鉴赏、独立评析的环节,从学生的角度而非教师的角度来发现文章精妙之所在。我认为这是阅读教学中应该经常构筑的环节。当然,一开始学生可能缺乏经验,赏析的水平不会太高,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自然会提高。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空前的热情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但是,教师要想不再作为知识和真理的独享者是很难的。这节课中,当学生提出自己最欣赏的内容是第5段时,教师的评价语是“你找得太对了”。我想,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透露出了教师的潜台词:你找的和我一样,很好。所以,这才导致了学生的赏析实际上一直没有离开第5自然段。很显然,学生可能还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被教师的这句明显带有引导意味的话所“枪毙”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王晓英:我还想谈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学法意识。要善于把学习语文的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在学生对第5自然段进行零散的赏析之后,余老师要求学生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归纳,而且提出必须用首先、其次的语言格式进行表述,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只可惜学生在具体发言中做得不很到位,没有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提醒,效果会更好。

  贾桂满:对,“授渔”之法不可忽视。例如,在看录像配音时,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也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关。还有,教师如果能够把配音的要领介绍给学生,那学生的配音实践一定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再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因缺少必要的方法点拨而不够深入。

  王福强:此外,合作的问题也值得探讨。学生在分析欣赏点时遇到了障碍,教师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加以解决,应该说时机是比较合适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合作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是不是小组讨论是合作的唯一方式?这种合作如何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合作方式的不适当是不是也会影响学习效果?比如,这节课上,在讨论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发言的,只是一个聆听者,组内基本上是优秀的学生在谈自己的观点。最后发言的也无一例外都是这些学生。这是不是容易造成一个新的问题: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的“灌输”,演变成了优秀学生的“灌输”?

  何建军:没错,小组讨论必须注意实效性。首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应该是有一些深度或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在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才能有收获。其次,如何将讨论的结果呈现给大家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小组内的每个人均应该有发言的机会,发言都应该代表本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才能体现讨论的价值。当本组同学回答出现问题时,其他同学要能够即时补充和修正。如果像王老师所说,关键的问题始终由优秀生“承包”,那将失去讨论的意义。千万不能空有合作的形式,而没有合作的实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1: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