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材总目的与要求 (思想教育、知识、智力、能力) |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数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间的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面积的公式计算。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学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 |
单 元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课时 |
第 一 单 元 |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复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2、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
3 课 时 |
第 二 单 元 |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体会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 1按照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并注意由扶到放,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2、加强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体会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 3、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建立猜想、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
9 课 时 |
第 三 单 元 | 1、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1、有层次地组织教学。 2、提供学生熟悉的、现实的素材。 3、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4、突出小数与分数、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
8 课 时 |
第 四 单 元 |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 3、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 1、重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 2、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3、适时地将加法运算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 4、恰当引入用计算器计算。 5、注意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
7 课 时 |
第 五 单 元 | 1、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
2 课 时 |
第 六 单 元 | 1、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1、通过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意义。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感受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3、适当控制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难度。 |
3 课 时 |
第 七 单 元 |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 1、把小数乘、除法混合分段编排。 2、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素材,用到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
8 课 时 |
第 八 单 元 | 1、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相像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2、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1、精选现实素材,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2、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相像活动,认识单位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3、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 课 时 |
第 九 单 元 | 1、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 2、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 3、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小数乘、除法含义的理解。 2、提示探索计算方法的思考方向掌握计算方法。 3、合理安排教学层次,学会正确计算。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并逐步推广。 |
14 课 时 |
第 十 单 元 | 1、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
1、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 2、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制图练习。 |
7 课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