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29 18:39
标题: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自学,掌握朗读、词语以及疏通文意。现在我们从第二个环节开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揣摩文意,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分五个小组进行。

  (学生离席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予以指导。约三分钟以后。)

  三峡桥夫点评:教师应对学生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做检查之后才能进入第二个环节。有时,学生的作业没有得到有效检查和落实,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是很有害的。在这里,如果教师能设计听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问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检查学生对文意的整体感知)就好了。
  师:好,同学们讨论好了吗?

  生齐:好了。

  师:各组有什么问题,请举手说!

  生1:“期日中”到底科不科学?

  生2:我们认为友人一看到陈寔不在就骂他‘非人哉’,为什么摆这么大谱?

  生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生4:元方出口成章说明了什么?

  师:元方出口成章,这说明了什么。还有吗?

  生5:元方这样对待友人,可以说明他对父亲的什么感情?

  师:还有没有问题呢?你说说?

  生6:友人是个怎样的人?

  师:友人是个怎样的人。好,下面,我们把大家提的问题归纳一下。一、期日中到底科不科学?二、友人是个怎样的人?三、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四、友人为什么摆这么大的谱?五、友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是吧!好,就这么几个问题,同学们下面进行第二轮讨论。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几见。

  三峡桥夫点评: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好!在这里,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如:友人是个怎样的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教师若能让学生走进课文去解答这两个问题,那这节课就有出彩的时候。可惜,后面的讨论有时因为离文本内容太远,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有浮躁化(史绍典语,见《交流沟通对话》一书)之嫌。另外,教师的归纳其中有一个问题重复,又漏掉了一个问题。这样的失误如何避免,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讨论。)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好,你说!

  生7:我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元方入门户不顾是否无礼’。回答柳乐园(音)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他这样入门不顾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友人一旦不见他父亲在这儿就破口大骂,是友人他这样太无礼了。元方入门不顾是情有可原。

  师:还有同学?你说说?

  生8:我想回答刚才付必聪(音,录者注)提出的‘友人为什么摆这么大的谱,破口大骂’。因为,友人他把资料查说,友人身居二品,所以,一直他就是别人来奉承他,(别人)一直都是在他下面,所以,他一直都是,就是有一点儿目中无人的感觉,所以知道别人不等他就走开了,他就非常生气,当然就是破口大骂。所以,就开始显示他当官为人,就是一个很高职位的心态。

  师:哦,高官摆姿态。你说!

  生9:我想回答刚才付必聪(音)的问题。哦,不对!我想回答柳元浩(音)的问题。我认为,期日中这个说法不科学。因为当时没有标准的时间这个概念,他们都是根据太阳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由于在不同的角度看太阳,它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可能会导致它们的偏差。所以,友人可能会因为这点而迟到。

  师:好,你说!

  生10:我要回答柳乐园(音)的问题。从元方入门不顾可以看出,元方是个十分纯洁的小孩,他不会因为友人比他父亲官大两品而去巴结友人,而是维护他父亲的尊严。

  师:哦,你说!

  生11:我想回答钟庆银(音)的问题。他问的是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从课文来看,他,友人问的第一句是非常有礼貌的‘尊君在否’。但是,到了后来,听说他父亲走了就破口大骂,我觉得友人这种看到人家不等自己,对自己不利的事就骂人家,这是有点不道德的。

  师:前面你说是?前面你说友人是非常有礼貌的。后面了,看到人家不等他就骂他,这是有点不道德的。用词是不是很准确的?同学们说。

  生:是。

  师:是很准确?前面说,他很礼貌,‘尊君在否’。后面,等看到人家不等他说就骂,就是不道德的啊!?

  生:不文明!

  生12:我想反驳金维奇(音)的意见。他说期日中这个问题是刘亚力(音)提出来的。他说期日中,这个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期日中,它这个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的确不科学。因为那个时候,科技毕竟不发达,那些测量太阳、月亮的仪器很简陋;从现在角度来看,期日中是不科学,但从(当时)那个角度来看,期日中,下面注释是指中午。中午那段时间都是指中午,在那个时候,他们古人来看,是比较科学的。

  师: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还是以简陋的方法来确定时间,是吧!

  生:对!

  师13:我是反驳王泰(音)的看法,就是期日中了,我想应该是不是特别特别科学。因为那是在太阳,在太阳光很强的时候,从11点到下午2点,太阳光都是很强。看起来,眼睛往天上看,眼睛就是很受不住光(的照射),看不清楚到底太阳在哪一边,就是很、挺难判断时间的。11点到下午2点,间隔时间很长。

  师:哦,11点到下午2点之间都是中午,这个间隔就比较长了,是吧。好,还有?

  生14:我想反驳丁微奇(音)的意见。她说,那个眼睛暂时看不了太阳,我觉得,那个,那个有树的话,可以通过影子来确定时间。

  师(笑):哦!利用自然物来看(时间),好!刚才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是期日中,从期日中科学不科学的角度,关键是这个时间要是不科学,就不能够确定友人究竟迟到还是未迟到。是不是这个问题呀!现在呢,我们不从科学的角度来谈。那么,我们就从作者的意图来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他是想借这件事情表现什么呢?我们等会儿再说。现面,对第2问题‘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同学们刚才讨论的还不是很充分,哪个同学再来说说?

  三峡桥夫点评: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从语文教学的学科性来看,是一处败笔。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注意到文中所给的注释。文中已明确注释,期日中的意思是“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是正午时分”。这个时间对陈寔和友人来说,都是十分清楚的。二是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不应在语文课上来讨论,而应是科学课或物理课上所应解决的问题,语文课应该姓“语文”!三是对本问题的讨论无益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性理解。

  生16: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是无礼。因为他毕竟是个7岁的小孩,他自己想维护自己心目中父亲,他想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所以,他对别人这样骂他的父亲是不能容忍的。

  师:所以,你觉得并不是无礼。好,坐下!好,那个,你说!

  生17:我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因为开始友人他说‘尊君在否’,他本来就是非常礼貌,非常客气的。后面了,后面说‘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既然是已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行动),为什么元方就不给他这个机会呢?为什么他就入门不顾呢?

  师:哦,你认为是无礼。

  生18:我要反驳曾毅(音)的看法。曾毅他说什么‘友人惭,下车引之’,其实中间已经跳过了一段。他那个,是元方说‘待君,久不至,乃去’,说明陈寔等了那个大官,等了很久,然后才走的。那既然等了很久,你还不来的话;来了以后,你又来骂我,是不是有──然后,对于元方来说,父亲是他心目中的偶像。既然你来骂我父亲,那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何况你还迟到了!

  师:对了。所以,你认为无礼的。哦,是有情可原的,是吗?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是情有可原的。好,还有同学?

  生19:我很赞同付忠合(音)的意见。因为他,友人一开始就很客气的问陈寔在不在。听说不在以后,他就非常生气,他就破口大骂陈寔,所以,我认为,这时时候元方给他讲道理以后,友人对元方也是很客气的,表示抱歉。但是元方入门不顾就说明他还是有点使孩子气,还是不原谅友人。我认为,这个元方,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严肃有余,灵活不够”。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29 18:39
三峡桥夫点评: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说学生是结合了故事情节展开讨论的,而且还通过查找资料知道到了除课文内容以外的更多的相关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是解读本文的钥匙,但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却是“有广度但深度不足”,为什么这么说?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元方对友人的答语中解读到更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才是元方入门不顾的真正原因,即元方所极力维护的“信”与“礼”!元方对无信无礼的友人表现出名士的风范──“道不同不足与谋”,你不是名士,我顾你何干,于是便入门不顾!这就要说到当时社会的伦理标准“仁、义、礼、智、信”!在汉代,儒生董仲舒将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五常”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名士的标准。本文中的陈寔父子便是当时的名士。作为名士的陈寔教育自己的孩子元方所遵从的也是这个标准。所以,元方会对无信无礼的友人做出那样的举动来!对于这一点,因为教师知识的缺乏、学生查找资料重心的偏离,使得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太浅显,进而使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之机会流产!多么可惜哟!

  师:哦,坐下。同学们对元方入门不顾这个问题也是多角度地来谈。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友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再来,要不要再谈谈?友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刚才好像听到几个同学都说,官高二品,有资料证实吗?你说!

  生20:我查过电脑资料,友人是比陈太丘高两品的大官。

  师:比陈太丘官高两品,而不是官高二品。这个要注意!

  生20:素来对陈太丘很不客气。

  师:素来对他(指陈太丘)很不客气。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友人为什么要发怒的原因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个问题了,这个谈得都不错。我还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元方,7岁的元方,能够对友人说出那么一番话,说明元方怎么样啊?

  生21:说明元方在家里受到的教育比较多一点,比较严格一些。

  师:家庭教育好严,好!

  生21:也说明元方有教养。(师:有教养。)不会用出口骂别人。

  师:不会用出口骂别人。即便是别人骂了他,他也不会骂别人。

  生21:再这一点,也同时说明元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教养,对自己孩子(教得)非常好的人。

  师:教子有方的人,是吧!还有没有,继续回答。

  生22:我觉得还可以说明元方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儿子对父亲的爱,极力要挽回父亲的尊严。

  师:极力挽回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陈寔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生23:也可以看出元方不是那种看到高官就会拍马屁的人。

  三峡桥夫点评:对友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讨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却因为没有围绕文本内容展开而显得有些不着边际。实际上,只要从元方的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的人,若加上官高两品一说,那么友人就是一个很爱摆官架子的“无信无礼”的人!其实,在当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不是看你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你是否遵从“五常”,友人失信无礼,自然是无德之人。对于无德之人,名士是不屑于相交的!所以,即便是“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仍然会“入门不顾”!

  师(笑):哦,也是。(元方)不是看到高官就会拍马屁的人,是家庭有教养,父子之间有亲情的那么一种家庭关系。好,同学们对课文的这么几个问题都谈得很多。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观点。

  生齐:想。

  师:下面了,我来说说我的观点。(点击课件,图略)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借这件事来表现友人的无信、无礼;借元方的责客语来表现元方的聪颖、机智,同时也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做人要讲诚信。

  (老师停顿了一会儿,等学生做笔记,学生忙记了起来)

  三峡桥夫点评:在这里,教师又拿出了自己的权威论断进行说教,这使得以前的讨论失去了其存在价值和应有的意义!其实,学生的许多言语都是很出彩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我们作教师的就应予以肯定,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在这里,教师不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只需对学生所发表的观点进行总述即可!

  师:这些道理,(在)相隔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还有用吗?

  生齐:有!

  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诚信二字的含义是什么?诚信二字的含义是?你说!

  生24:诚实,有信用。

  师:诚实,有信用。诚实是对自己而言,讲信用是对他人而言。对已对人都要讲诚信。联系实际来看,从近处来看,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这就是厂家不讲诚信给我们顾客带来的烦恼。从大处看,我国加入了世贸,大家必须学会遵守商业规则。遵守商业规则的基础就是诚信。从远处看,同学们未来是弱势,未来的十年就是你们的天下,(是)加入世贸以后的新一代就是你们。那你们能否做一个现代人、世界人呢?这是老师所思考和担忧的。因此了,我想把诚信二字送给同学们,做为你们人生的座右铭。(教师板书诚信二字于黑板上)希望大家能以诚信二字时刻警醒自己。

  三峡桥夫点评:对于诚信的理解,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师的说教很是空洞乏味。这样的生搬硬套式的说教不要也罢!若能让学生说说学习本文之后的收获或获得的启迪,那学生的表白可能比教师的更精彩!

  师:下面,同学们再看幻灯片!看看幻灯片上的课文怎么啦?(教师出示课件,上为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的课文)

  生:没有标点!

  师:好!没有标点,无标点是古文最早的样子。谁能在这种状态读出句读、语气、语调,这才是真功夫。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学生多人举手,教师点一女生读)

  生25:陈太丘与友期……

  师:好,她读得很好!那么,我们下面大家齐声地读一遍。陈太丘与友期,预备,起!

  生齐:陈太丘与友期……

  师:同学们自由读几遍,我们要求大家能够背诵。

  (学生自由读,不足一分钟后)

  师:行了吗?好,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给我们表演一下。好,请你们齐声地背诵《陈太丘与友期》。预备,起!

  (小组背诵)

  三峡桥夫点评:这是一个相当蹩脚的设计!明眼人一看到这里,就知道这是在做课,是在表演!这不是真实的课堂!须知,语文教学本不应是这样的,它应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

  师:好!学习古文,吸收古汉语的语言精华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有三把钥匙,语言就是其中的一把。古代汉语它积淀着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流传至今,被提炼、浓缩、固化到现代仍然使用的现代汉语之中。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二者融汇贯通,这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一条捷径。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成语。

  (课件显示:积累成语 期—不期而遇;去—去危就安;引—引吭高歌,意思均附在后)

  师:不期而遇、去危就安、引吭高歌,其中的期、去、引本个字的含义是约定、离开、拉,和我们课文里完全吻合。那么,下面了,我们就再给同学们三个词语,请同学们查工具书,找出相关的成语,并把它写在黑板上(三个词语是:舍,信,顾)。

  (学生查字典,学生一一上台写出,由于仅准备了一支笔,教师多次解释……同时,点部分学生说已查到的词语。)

  师:其实呢,有很多很多的成语,是吧!如果我们要学习古汉语,把它和成语结合起来,对丰富我们的词汇是很有帮助的。同学们找得的确很多,把老师所长的全覆盖在里面了。下面我们来看──

  (出示课件,显示:锲而不舍,言而有信,瞻前顾后)

  师:同学们自己找的和老师找的,请大家把它们收集在你们的词语本上。快,快一点!

  (学生在词语积累本上记录所收集到的词语,教师看黑板上有信口开河与信口开合,便问道—)

  师:信口开河、信口开合,这两个成语是谁写的?曾毅(音),你说说吧!为什么这两个,曾毅,你说说看?

  生26:就是,我这书上信口开河与信口开合,这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有两种写法。信口开河的意思是说随口乱说一气,又作信口开合。这两个都是一样的。

  师:哦,都是一样的。那么同学们在积累的时候,这两个一样的,就用一个我们最常的‘信口开河’,就可以了。就不要把它们都写下,知道有这两个就行了。速度快一点。

  (过了一会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29 18:40
三峡桥夫点评:教师的这个设计本是我最欣赏的创意之一,让学生积累成语,这与单元目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问题是教师的处理却很不令我信服。若要我来做,我便会让学生先解释“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相委而去”中的“去”、“下车引之”中的“引”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与此意思相吻合的成语“不期而遇、去危就安、引吭高歌”。例子教学完成之后,再让学生解释“太丘舍去”中的“舍”、“则是无信”中的“信”、“入门不顾”的“顾”的意思,然后查字典找意思完全一致的成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是不是既能检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掌握程度,还能做同类积累,达到一举两得?

  师:好,最后我们回到标题上来。(点击课件,出示内容略)陈太丘与友期,太丘是县名,陈太丘陈寔曾在太丘做过县令。所以称陈太丘。那么,古人有一种习惯,喜欢用官名和地句来做称呼。其实这种习惯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古人大家最了解的柳宗元,大家又称他柳河东。这种现象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比如说,我们学校有的老师被叫做詹几何、李代数,同学们能从这种称呼中体会到什么感情色彩呢?说说,就随便说说!

  生:亲切。

  师:亲切。还有呢?尊敬,还有对他的肯定,对他的工作做的肯定,是吧!那么,由此类推,人们称陈寔为陈太丘,是不是也对陈寔工作的肯定?肯定他的政绩、学识、声望的一种肯定。陈寔父子都是汉末的名士。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就是一部纪录汉名士的书,是我们古代最早的一部记录名士言行的书。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这本书为“名士的教科书”(课件显示)。是的,它记录了名士的言行,又用这些名士的言行教育着我们。书中的宝贵文化遗产至今被我们所继承,因此说它是一本教科书。同学们,课下读过这本书吗?

  生:读过!

  师:有没读过的吗?老老实实地举手看看有多少?

  (有学生举手)

  师:还有同学没读过。我要说,好书不读此乃人生一大憾事。希望同学们多读一点书。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三峡桥夫点评:对陈太丘为什么可以称为陈太丘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可以的,但教师把古人表示敬称的这种方式套用到所在学校的教师身上,可信度有几何?值得我们思考。


【吴海宁总评】

  本节课,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师严格按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显得板滞有余、灵活不足,这暴露出教师教学个性的缺失。从对文本的解读来看,有广度但深度不足,这主要是教师没有与文本做好对话的缘故(参见拙文《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的对话》见“桥夫语文在线”)。从师生关系来看,较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可教师做为一个知识权威在学习中的作用过于强大,学生自学、探究不够。从语文课的独特性来看,本节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期日中是不是科学的讨论、对诚信的说教、课堂成语积累的处理、教师机械地把课标理论嫁接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使课显得板滞、教师教学语言的不规范性问题、教学的时效性(愚以为,本文只需用一个课时,而不是两个课时)、语境的优化(含资源的调用)等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思这个案例,我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怎样把新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时间,的确值得每位课改专家思考及教师深钻呀!语文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走,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