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节“搭一搭”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3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定为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套教材在不同年级分层次安排了观察物体的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仅仅依靠平面图形是不够的,还应设置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三维空间内容。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设计了“观察物体”的系列内容,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观察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这是学生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过渡。在这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经历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相应的,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由前面的观察、辨别到这个单元的动手画出,对学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他们对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之间联系的看法。
2.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密切,并伴随着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节内容的学习很重要。既是对前面已有的的空间观念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1.在这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经历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第一学段(二上,三上)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回生。对于由于立方体的增多而带来的形式上的多样变化,对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挑战。
2.学生的认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性经验也比以前丰富了,这对他们进一步的学习都是有利的,他们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三个方向(正面、右面,上面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的个数不超过四个)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随着立方体的增多,所搭成的物体的形状变化变化也更加多样,这样难度自然就增加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想一想、缓一缓,再摆一摆,再想一想,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回到立体,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教学设计时,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图形时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能代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的小正方体,有的会被遮挡住,我们看不到,在平面图形中无法画出,由三维到二维需要想象,同样从二维到三维也需要想象。被遮挡住的图形是这节课的难点和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3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 10:41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师:今天上这节数学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大家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同一张图片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图像?








2.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四个正方体)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

3.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青蛙、马,年轻的美女,老太太)


学生思考回答
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相同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也是不同的图像)


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题卡上画一画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画法



















吸引学生,
激发兴趣。

















复习旧知,扫清障碍
使学生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








不同平面上的正方形平移后的动态过程,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               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               先观察:难在哪里了?

3.               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4.               自己搭一搭,并把自己看到的三个面画下来。看谁大的样子多,花的准。

师小结。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
哪种方法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简单一些呢?
5. 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出示例题
6.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搭一搭,画一画。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一搭立体图形。
学生演示并汇到交流自己的搭法及想法。
学生议一议,明确方法。


学生搭一搭,画一画。




学生先摆一摆,汇报结果。再判断书上正误。
学生思考判断。

通过搭一搭,看一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搭成的立体图形并画下来,使学生学会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








使学生建立丰富的直觉经验,为以后的想象推理打下基础。使学生体会到两个面不一定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为下节课的内容打下伏笔)

三·练一练





1.试一试第一题:搭一搭。


2.练一练第一题:画一画。

学生搭一搭,并汇报交流。



学生搭一搭,画一画。

巩固平面恢复到立体图形的过程。



练习把立体图形三个面看到的图形在平面上画下来。


四、全课总结: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你对自已这节课的评价如何?你觉得你们小组或者班里哪位同学的表现值得你学习?
2.          2.《题西林壁》大家还记的吗?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这和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的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各不相同。



学生谈感受收获。

使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感受收获,进行自平和他评。
师生用诗总结体会数学的哲理性。

板书设计

搭一搭
正面:左面:上面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方案有两种:一是来自他人(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主要是在小组或者全班交流时进行。二是自我评价。感觉这节课有没有收获或进步。给自己打分。(五分为满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40: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而本节课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这节课我认为注意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属性,抓住事物本质.因此,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数学。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总之,无论是观察,画图比赛还是动手操作,还是后面的试一试练习,都要重视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索,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探索时空,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造,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这一新课改理念。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得课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由于班里大部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都偏弱,所以即使有的学生能画出来摆出来,可是还是缺乏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勇气,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训练,使学生增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在时间的分配上有些环节还是有些拖沓,以至影响了课堂进度,今后一定要注意。由于时间紧,所以课前的准备还是有些不足,有些问题没有想到比如让学生演示的台面不够高,导致后面有些学生看不清,这些都是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强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30 13: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