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论文:怎样才能使词语教学具有活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落花有情 马蹄含香

——焕发“词语教学”的生命活力

温州市实验小学 陈友静



  内容摘要:



  课改中,出现了若干非语文的现象,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似乎“退居了二线”,成了“软肋”。词语教学仅仅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教学方法机械、单一,把课文中的学生陌生的或重要的词语列出来,进行解释。解释的内容一般是音、形、义三方面。这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以为,词语教学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且是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和朗读、感悟、言语交际、小练笔是和谐的整体。科学、有效、和谐、整体的词语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保障。



  关键词: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体味 有效性



  “踏花归去马蹄香” 是有名的诗句。宋朝时某画院的考试就以此为题。要画好这一题目实不容易。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据说只有一位国家画得准确,他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一位英俊的少年骑在骏马上。马在奔腾,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这位画家用了若干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表现出来了,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衬托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



  “踏花归去马蹄香”更是禅者无限向往的最高境界,悟道后,仿佛皈依灵魂的故乡,寻得人生的归宿,精神境界得到超越,人生忽然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心胸如宇宙无极,当真快哉如风,自然马踏落花,四蹄含香。



  画画如此,人生如此,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课文中的一个个妙词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淡雅,有的热烈而深沉,有的无花却有果……可有的教师自己还没好好品读,就带着学生来 “赏花”了。那不是赏花,那是走马观花,不驻足,不留意,不在乎花开花落,有“美丽”却不指导学生赏“花色”;有“动态”却不带领学生聆听花开的声音;有“蜂蝶”却不引领学生闻“花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驻足,贪心地欣赏,满心地眷恋,感觉其春意,享受其愉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踩着花瓣,享受着花的芬芳,以达到“落花有情,马蹄含香”的境界。



  一、潜心涵泳——“相两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般的词语教学仅仅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教学方法机械、单一,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或重要的词语用小黑板或幻灯罗列出来,问学生自己学会了什么,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现在的学生大都“训练有素”,为了迎合教师,他们会按照音、形、义三个方面,大说特说自己学会了某字某词,而且几乎没有需要帮助的。这些自然有存在的必要,但似乎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芳香。尤其是教生字生词时,以为把它解释出来,在阅读中不成为障碍便足够。其实,这样做在很多情形下未能抓住词语教学的最关键因素。词语教学要关注词语的本身。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潜心涵泳,感受词语本身的存在?



  1、抓住形象性。有些词语经过解释,意义不成问题了,但词语本身所包孕的形象也丧失了。这些词语不能“一解了之”,要引导学生去通过联想、想象去体味词语的形象性。



  张祖庆老师教学执教《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创造”的:



  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什么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师: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这样的词语教学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感受汉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又与阅读教学中的理解、感悟浑然一体,不得不叫人拍手叫好。



  2、体会准确性。课文中的词语,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的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有的极其准确、生动……它们似也可以同义代替,但意义是意义,意义代替不了词语本身,代替了语句就显得弯弯绕绕。编写人教版教材的专家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下面笔者以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归纳三点体会的方法。



  直接体会。如《燕子》的课后题:“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比较体会。如《翠鸟》的课后题:“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第1句)。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第2句)。”



  加点体会。如《燕子专列》的课后题: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掠”字可以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鸣声”与“叫声”一比较足以看出到作者是多么喜欢翠鸟。“纷纷、冒着、顶着”等词语让人体会到瑞士的居民们仿佛把燕子当作自己的子女,他们是多么热爱动物呀!难怪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谈自己怎样学国文时说:“每个字都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



  3、凸显表现力。有的词语用同义去代替,也可以使意思完整,前后畅贯,但表现力也会因之而大大削弱。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当然,并非要求我们对每一个词语都进行这样的体会,而是要找准切入点,突破一点,盘活全文。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二、诚心引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强调:老师要“突出学生,淡化自己。”因为“小学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教语文,要讲‘字、词、句、段、篇’;要讲‘听、说、读、写’。语文课是学生学‘语’习‘文’。他们理所当然是课堂的主人。”因此,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特别关注语言,让他们充分地读、认真地听、自由地说、大胆地写,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与课文规范语言不断接触中形成和提高的,让语文课堂因此而更具语文味。



  1、从文本中理解。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白鹅》一文中的“三眼一板”的:“三眼一板”是描写鹅吃饭这一部分的灵魂词语,是作者活用词语“一眼一板”而来的。我层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词语:先引导学生找到作者描写鹅吃饭的句子——“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再要求学生认真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鹅吃了哪几样食物,鹅吃饭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走进了文本,并从文本中知道:鹅吃饭的东西不能少,吃饭的顺序不能打乱,这种吃饭的方法就是“三眼一板” 。这样的词语教学不会就词教词,游离于文本之外,与内容的理解浑然一体。



  2、从思辩中感悟。斯霞老师教学《我们爱老师》一课中“祖国”一词的教学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师: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一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师:×××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祖国。



  这样的教学难道仅仅是词语的教学吗?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斯老师的词语教学就是这样的“推敲”,有如点点春雨入土,真正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润物细无声。”



  3、在朗读中悟情。一个词语不是简单的枯燥乏味的词语,而是富有感情色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悟情。窦桂梅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落叶》中的“一片片”:她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然后通过板画、动作、对话等形式感悟词语的意思,学生明白“一片片”不是两片三片,而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然后窦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窦教师紧扣“一片片”这个词语的品味,学生口中的“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富有诗意,那么富有生命活力,学生在意境中体会到用词的准确,获得情感的提升。



  一个个词语,就是美妙的“语言大观园”,应带领学生畅游、观赏和探索。我们不需要教给孩子太多的知识,但我们需要不断点拨,引导,给孩子们时间,给孩子们空间,播撒情感的种子,让学生喜欢第一朵小花,会用身,用心,留心去采撷每一束花,摄取花中的营养,以达到“落花有情,马蹄含香”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三、用心体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诗人济慈说:“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



  1、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2、一个词语就是一首诗。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是一堂预设极其精妙的课。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而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而当王老师再问学生“这样的美景对阿炳而言只是什么”时,学生只能怆然应答:“一片黑暗!”



  3、一个词语就是一种精神。语文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王崧舟认为:学语文,必须求得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饱经风霜”一词的处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1:额角布满皱纹。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3: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脸腊黄腊黄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能不能看出别的什么来?



  生1:这位车夫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生2:他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累很累。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滩血,他想站起来,可是,脚底的剧痛,使他只能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做法)。



  至此,“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4、一个词语就是一份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3学段有这样的要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5自然段文中的几个动词“掠、搬、毁、烧”,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来刻画侵略者时,就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两遍,初步感受到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接着指名读。教师板书:掠、搬、毁、烧,最后引导品读,侵略者真可恨:可恨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可恨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可恨实在运不走的任意破坏,最可恨企图放火烧毁罪证。学生在教师的四个可恨下个个表情严肃,咬牙切齿地齐读第5自然段。读中感悟侵略者的罪恶,读中增强对侵略者的仇恨,读中深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中彻底领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达到真正地理解词语的目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一个词语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一个词语就可以扣动孩子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的琴弦,回音袅袅,绕梁不绝。词语本是无情物,有了情的融入,便“道似无情却有情”了。一草一木造就了一个自然的世界,一字一词则造就了一个情感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9: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