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感与语感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语感的重要作用,大至一篇文章的诵读,或惊喜,或抑闷,或悲愤,小至一个字词的斟酌、比较,无不与语感有密切联系。一个句子读得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是来自形成的语文习惯。吕叔湘先生认为,人们在分析写作时,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到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合适;直觉地感觉到这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这里所谓“直觉地”不是出于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文习惯在那里起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旬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精心揣摩,深入理解。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要学会理解文字表达深层的含义。朱自清的《绿》一文,写梅雨亭的所在位置和气势:“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一个“踞”字把梅雨亭写活了,突出它的险峻之势,给我们以凌空突起之感。一个“浮”字,既突出了亭子的动态感,又衬托了亭子的凌空、轻灵的特点。再比如写瀑流溅出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更像杨花,“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一个“倏”字,一个“钻”字,形象地突出了水花细、轻、滑、冷的特点。通过分析名篇,达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

加强诵读,认真体味。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藉。“语忌直,意忌浅,咏忌露,味忌短”,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品中词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父亲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桔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之情,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了。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了一份惆怅。对这类课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味。

仔细分析,注重形象。在语文教学中,要学生领略到作者的感情,就要注重作品中的形象感染。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鲜明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因此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例如鲁迅的《故乡》,如果只是讲究字词的理解、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而不通过形象的分析,将三十年前天真活泼的闰土,与三十年后中年的闰土作一个鲜明的对照,那么学生就无法感悟到中年闰土身上所笼罩的那个悲剧时代投下的阴影,从而体味到旧中国农村所以破败,农民生活所以贫困的根源。用这种方法持之以恒进行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会相应提高。

发挥联想,神领意会。艺术创作往往是藏锋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阅该文章,一般可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茧础上,进行联想与想象.对那意义深层的“七分”用意仔细揣摩,从而欣赏文字的精妙之处。比如小说《祝福》,我们首先看到样林嫂拄着“下端开了裂的”竹竿,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神色”。阻着情节的展开,我们逐惭了解了鲁镇这一环境,祥林嫂的性格以及她的生活经历;再联想到旧中国劳动妇女没有地位.受压迫凌辱的生活情景,并通过想象自然而然地把它融入到小说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性格中去。这样,祥林嫂的形象、生活的环境以及她的所作所为逐渐明晰、具体、生动起来,学生就可以摆脱泛泛的,即兴式的欣赏,从形象中超越出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认识到祥林嫂之死的悲剧性,加深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感情。

反复朗读,加强语感。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而且经过视觉、听觉的刺激,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叶圣陶认为“读文言文时声调铿锵,足以传出原文的情趣;读语体文时就同话剧的演员在舞台上念诵剧词一般,贴合于语言的自然,表情说理,使听者不但了解而且深深地印在心坎里。”举个例子,经过朗读训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念到一定句式的句子时,他们会自然而然按句式的要求一气呵成,念出声调,读出语句的感情色彩。比如念到“难道是……”时,自然会注意反问句式结尾的反问词,读时一定会有意识地提高音调,读出语气。所以,教师应告诉学生朗诵可以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表达出来,令听者与读者都能领略到文章的语感。

快速感悟,增强能力。要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理解能力、精确的领悟能力,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而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意会神明,快速感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种训练可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渐次进行。比如让学生默读一两遍原文(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然后指出所给文字的主旨,以及其中的结构条理、重要的字、句等等。要特别提醒学生,在一段语流中,语句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省略和隐含某些意义,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的先后相承,有的互为补充,有的先定范围再作阐发,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对相关的字眼熟视无睹,阅读理解必定出现脱离语境的偏差。所以,快速感悟,既强调快,更强调准确、完整。一般来说.在读记叙文时,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种情的因果等诸因素综合掌握;读阐述事理文章时.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在读抒情文章时,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

语感的形成,是语文传意现象的积用,需要长期的历练、内化,希望学生从文字上去感受它所代表的全部意义,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语感训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

陈小敏: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