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教学设计 远近的奥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6: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5-2-17 20:11 编辑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远近的奥秘

学科

美术

总课
时数

1课时

单元章节名   

第一课

页码

1

执教者

胡瑞雪

版本名称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年级

六年级

册次

上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绘画知识介绍课,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区条件情况安排一幅简单的作业,或者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完成此课。
景物的远近奥秘,三年级以上同学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在自己的作业中有的就表现了出来。教师在讲课时,要先以大量的感性认识加以图片视觉引导,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讲一些简单的透视知识,主要讲远近的奥秘就是近大远小,并且把它有浅入深的讲扎实讲透彻,通过反复观察与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应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想实际以外,一定掌握两个透视名词:视平线和消失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讲课与观察实物,使学生了解景物的远近奥秘。
2、  了解古今艺术家对远近奥秘的研究
3、  使学生懂得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观察实物,认识景物的远近奥秘—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教学难点

透视规律的掌握和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教具
补充教材

几幅表现景物远近关系的绘画作品和课件。
把近大远小的规律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一、创设景境,导入新课(引导阶段)

同学们,我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绘画知识课。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见到一种现象,大至楼房、大街、小到一本书、一个火柴盒,他们都有远近的奥秘,今天我们就要揭示这种奥秘,总结出这个现象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同学们今后画画,就可以真实的表现景物。

铃声响过,在学校操场上集合。

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近大远小的变化。


二、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在操场上观察,教师指定一些景物
①学校教学楼
②体育器械如:单杠、双杠、攀登架等。
③校内文化墙。

看楼房近处与远处竖线长短变化。
看两根立柱长短的变化(近高远低)
看远近高矮的变化。
还可以观察远近树木、电线杆的变化、近处窗与远处窗的变化以及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中的位置等。

使学生在观察中总结近大远小的变化规律,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扩展阶段

古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远近的,提示学生:看课本上对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提示。
教师分析课本上的几处照片的透视现象,结合刚才的观察,谈对照片透视的认识。出示课件。

回教室坐好打开课本。
古代埃及艺术家往往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方,把远方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表现远近的关系。
德国艺术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研究透视,15世纪欧洲文世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重新开始了对透视学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学生补充一些课本及学校中没见到过的透视现象。
学生观察,并领会透视现象及透视现象中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教师也可叫学生用手测课本边线,近处与远处的差别,日光灯长短的差别,使学生明白既使是室内的一些小东西也有透视上的变化。

学生把透视现象进一步引伸到生活中,从而明白生活中透视现象处处存在。


四、收拾与整理

将教师将自己绘制的景物作品分别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出示课件师生共同讨论并指出消失点和视平线。

学生分辨这一些作品,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并找出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教师出示课件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这实际上是一次智力测验,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把生活中的某处透视变化在课外时间画出来呢。

学生能完成这种作业。

巩固所学的知识,更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


板书设计
远近的奥秘
透视现象                         视平线       消失点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作品展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2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