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师表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1.主旨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出师伐魏,进夺中原,临出发时,向蜀后主刘禅上的一封表。文章情辞恳切,字字句句都发自肺腑,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亲贤远佞”是表的中心内容,而诸葛亮上表后主的主旨就在于“恢弘士气”“兴复汉室”。文中论述的“亲贤臣,远小人”也只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不是主旨所在。诸葛亮《出师表》以“恢弘士气”“兴复汉室”为主题,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国,鞠躬尽瘁的高度责任感。《出师表》的这一主题,是积极的,是有利于促进历史的发展的。至于作者在具体论述中提出的开张圣听、明察善断,法度一致、赏罚公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亲贤远佞等观点,不仅在当时对于实现作者上表的立言要旨有着重大关系,就是时至今日,对于我们也还有其借鉴意义。



2.结构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文章的第1段开头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起语不凡,着眼于开创统一大业,是全文论述的出发点。下边接着分析蜀国当时的形势,分析全面,既指出不利的形势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国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又指出有利的人事条件是文武群臣“追先帝之殊遇”,决心报效后主,忠心耿耿,足可信任。根据这种情况,针对后主刘禅的软懦无能提出了“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的规劝。目的是要后主振奋起来,集思广益,团结群臣,完成先帝开创的统一大业。分析形势,提出任务,着眼于“恢弘志气”以“兴国”,站得高,看得远,全篇主旨立意深刻。下边的全部论述都是本此意生发出去阐明有关的问题。第2段至第5段具体论述如何振奋士气以“兴国”。第2段开头总说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要公正严明,皇帝和政府要遵守和执行同一法度,主张实行严格的法治。第3、4段具体论述应信任宫中府中的费祎、向宠等,使他们发挥作用,为国家做出贡献。第5段承上做出带有关键性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小结。并指出“亲贤臣,远小人”的目的,是要达到“汉室之隆”,即实现第1段所提出的要求:“恢弘士气”以“兴国”。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表现了临别深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至诚之言”,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3.延伸



《出师表》之所以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名篇范作,除了表达诸葛亮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正确主张和坚定意志,体现诸葛亮鞠躬尽瘁、尽忠尽责的壮烈情怀和进取精神这个中心主题而外,其在行文上朴素平易,诚挚恳切,简炼洒脱的语言风格,和忠言顺耳,辞切情深,分析精辟,刚柔兼济的艺术特色更令人赏心悦目。



其一,中心突出,结构缜密,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刘备死后,诸葛亮肩负蜀汉将相大任,尽心尽责地辅佐刘禅,但诸葛亮夙夜忧叹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尚未实现。他上《出师表》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兴师伐魏,进而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所以,下笔陈词、布局谋篇都是始终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为深化这个中心服务的。表中反复论及“先帝”的“遗诏”、“遗德”,是为了点明这一中心,谈及宫中府中大事的安排、人事的考虑,也是针对这一中心而发;对刘禅提出忠告,对臣僚给予鼓励,还是为了强化这个中心。在结构安排上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显得非常缜密,从分析天下局势开始,谈及宫中府中大事,提出修明政治的建议,然后叙述自己追随先帝,以身许国的经历,表达自己对蜀汉政权的耿耿忠心;接着劝勉刘禅“察纳雅言”,遵循“先帝遗诏”,弘扬“先帝遗德”,最后表达“出师北伐”,“兴复汉室”的决心,进一步强化中心。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流利,跌宕起伏,前呼后应,紧扣主题,脉络清晰。即使在回顾恒灵二帝之时的情况,其议论也始终没有游离主题之外。《出师表》尽管论古道今,谈人议政,内容丰富而广泛,却把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二,言辞诚恳,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溢于言表。《出师表》不过600多字,却通篇体现出一个“情”字。内容上虽以议论为主,语言上却以抒情长,而且声情并茂,情真意切。表中13次提到先帝,语气中饱含肃穆、庄重和哀思、追念的深情,体现出作者对刘备和蜀汉政权发自肺腑、溢于言表的忠贞之情。尤其是“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和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样的句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以身许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激越感情,和发自内心、饱噙热泪,写下“军令状”的真切之情。其高昂挚热的战斗情怀和精忠报国的殷切心志,跃然于文中,读来无不使天下英雄深深感动,为之坠泪;使仁人志士为之动容,肃然起敬。作者的这种真情实感,在全文中随处可见,可谓笔笔生情,处处有情。如议及追念先帝,情感绵绵;讲到讨伐“汉贼”,情调激昂;回顾以往,情绪深沉;展望前景,情志慷慨;使人甚感亲切,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其三,忠言顺耳,良药爽口,辞切情深,语气委婉。刘备临终前,曾托孤诸葛亮;“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同时又诏敕后主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确实“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如今诸葛亮要率师远征,不免有后顾之忧,但他虽是父辈,又毕竟为人臣,说话当然要得体。忠言须进,但不能逆耳难入,良药要呈,也不可苦口难咽,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因此,诸葛亮上表时十分注意表达方式,注重以情动人。一是反复提及“先帝”的遗言、“遗德”、“遗诏”,通过对先帝的追忆、感念,采劝勉刘禅继承先主遗念;二是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和真情实感,以忘身忧国的一腔贞来激励后主采纳自己的建议;三是处处从“陛下’’的事业、威望、声誉着想,恳望后主接受“率师北伐”的请求。全文从头至尾始终浸透着真情实感,恳语忠言。面对语气委婉,循循善诱的顺耳忠言,爽口良药,刘禅作为“陛下”,再昏庸再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了。



其四,劝勉攻心,建议着意,畅肝亮胆,直抒胸臆。《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了劝勉后主安排好政事,提出了“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条政治建议。建议之一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开张圣听”是先帝遗德,自然应当发扬光大,“诚宜……不宜”这样的.句式一般来说是比较生硬的,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以光先帝遗德”,这就是显得自然且顺耳。建议之二是执法持平,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建议之三是要“亲贤臣,远小人”,而不能“亲小人,—远贤臣";这是刘备在世时常与大臣论及且深为感慨之事。诸葛亮深知刘禅昏聩,有时忠奸难辨,贤愚不分,因此,在这条建议中,又用苦良心地具体开列一批贤臣名单,劝勉后主“亲之信之”。为避免流露教训语气,失去人臣之礼,在举荐文臣武将时先介绍品格,再强调这是“先帝”信得过的人,最后才建议宫中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o”面对时时提及先帝遗训,堂皇严正的忠言,刘禅能不肃然敛色,句句入耳吗?同样,在追叙自己以身许国经历,表达出师北伐决心时,诸葛亮也是时时不忘先帝际遇之恩,“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明自己为维持蜀汉政权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心迹,以此激发后主奋发图强之志。在提出率师北伐请求时,更是立下军令状,通过对臣属职责的强调,再次提请后主也要深明自身的重任,“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对这样赤心为主的臣属的规劝,刘禅又怎能无动于衷,置若罔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湖北省十堰市第六中学 邹立群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上伐魏之前,向后主刘禅进表陈情,这就是为陆游盛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前出师表》(以下为和教材标题一致,一律称《出师表》)。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代表作。后世读者感于诸葛亮的真情切意之余,对其主旨,形成了这样的定论: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出师表》一文感情深挚,言辞恳切,具有丰富的涵蕴和主题,下面,笔者就这篇表文的“潜主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开掘与同仁们共榷,同时为作品或文本的“潜主题”的分析提供一个具体的个例。



1.道德的完善:进表陈情无自取之意。



刘备临崩前托孤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然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的这一番话,对追求道德完善的诸葛亮来说,是内心深处永远的隐痛。当时,他手握军政大权,又要在“益州疲弊”之时率师北伐,昏庸之后主未必以此为然,臣僚们也定会有所非议。在这种情况下,追求道德完善而又以相位行君事的诸葛亮的确有必要表明一下自己无意自取的立场。



我国自古就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训戒,道德价值总是至高无上的。这种价值往往带有鲜明的封建社会以等级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特征。正如湖大的王齐洲教授指出:“每个人只有在宗法等级制度的金字塔形的阶梯上占据恰如其份的一个位置,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他的事功也只有在适合他的身份和位置的前提下才能受到社会的赞扬。”正是因为诸葛亮对道德完满的追求为刘备所烛察。也正如金圣叹评点《出师表》时指出:“岂‘知臣莫如君’,而自取之语,乃遂敢真蹈也?”刘备完全相信诸葛亮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破坏等级制度,从而背离自己的价值目标,不过是以示他和诸葛亮肝胆相照,对诸葛亮推心置腹而已,目的是使诸葛亮为他刘氏父子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诸葛亮追求道德的完善,必然不会“自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第四次伐魏的情况中得到验证:当时,诸葛亮夺了祈山形势,迫使魏兵屯渭滨,曹真病死军中,而司马懿斗阵失败,魏方正军心动摇,正是取长安图中原的千载良机。而司马懿散布流言,诱骗后主诏还诸葛亮。诸葛亮明知是佞臣蛊惑,且深知“日后再难得此机会”,还是为免遭“欺主”之嫌授人以柄而违心地班师回朝,失却了一次天赐良机。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昏庸的后主之诏尚不敢违,更不用谈其“自取”之心了。



《出师表》全文共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并在表文中请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事实上,诸葛亮不过是在反复申述其在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中的位置,目的是坚定刘禅对自己不会“自取”的信心,让他放手伐魏助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然而“此地乐,不思蜀”的后主何曾有这等的理想和报负,诸葛亮在固守着道德价值的前提下的主观努力必然化做充满遗憾的梦幻,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感叹和唏嘘。



2.临表涕零:理想幻灭的现实慨叹。



诸葛亮一直以道德的完善为价值目标,但他不是没有另外的价值追求。虽然他曾向诸葛均表示过:“功成之时,即当归隐。”这句话在表明了他的“澹泊”和“宁静”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在事功方面的目标和追求。他在“定三分隆中决策”时,就把“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作为奋斗目标,并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的战略构想。在北伐曹魏前的这篇《出师表》里,更明确地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为自己毕生经营的伟大事业。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事功方面是一直有着明确的事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在这篇表文里,诸葛亮自云:“临表涕零。”伐魏就伐魏,为何要“临表涕零”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事正危急存亡之际,而后主却处醉生梦死之时。刘备临终的“不才”之目已然验证,以他“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语)、“此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语)的才能却不能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因此,理想失落的现实慨叹令其一眶热泪就自然不过了。其实,他的一眶热泪正是为对后主积淀了太多的热望与理想而洒落。但是,他要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又不能不对先生临终的垂托尽力而为,同时,他也希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美好前景能够多少打动刘禅。所以,“于是而身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心牵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因此,他“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叮咛痛切言之。”但是,他对自己劝勉后主效法先帝、发扬“遗德”以振兴蜀汉是否有效深感怀疑,甚直是绝望,因而“临表涕零”百感交织。金圣叹的评点之中,连用五个“自叙最悲苦”来分析诸葛亮当时的心境。的确是十分恰切与精辟的评点。可以说,历史为诸葛亮提供了出色的活动舞台,但他事昏庸之君,其结果只能是宏伟的理想化为现实的泡影,他的一生也被涂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在他“临表涕零”慨叹理想幻灭的现实之时,也令我们后世读者“临表涕零”感慨万千。



3.防患未然:警示诸臣。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良将择主而事,杀主献土的情况极为普遍,更有甚者,一些手握大权,身拥重兵的重臣经常做出“自取”之事。“三国鼎足”的大势也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形成的。张扬个性,建功立业的思想影响着世人。回顾“三国”的历史,此种例子举不胜举,如董卓废少立献,曹丕废献自立,司马代魏,魏延杀主献土,以及吴懿、张翼、姜维等人背主之事都是那种时代风习的使然。正是因为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诸葛亮不能不当担心他提师远去之后发生宫延政变。这同样也是《出师表》的主题之一,对此,金圣汉挖掘得异常深入,分析得异常透辟。所谓“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12]可谓一语破的。受此影响,吴楚材也在《古文观止》里评说:“时宵小伺侯,必有乘孔明远出而蛊惑其君者。”



《出师表》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无非是想让诸臣不要忘了刘禅是先帝之嗣,不要忘了先帝之“殊遇”和“简拔”,其用心可谓深远。正如前文指出,在《出师表》里,诸葛亮以极其悲苦的语调陈述身世,不过是想以自身的忠贞感染诸臣,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诸臣看在先帝的份上,忠诚于昏庸之君。正是因为其“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的磊落和坦荡才使其“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也影响着诸臣,使他们表现出了对刘氏父子的无比忠贞,甚直得到了敌手的尊崇,以至曹睿在临终前仿效刘备托孤,要司马懿学诸葛亮“竭尽忠诚,至死方休”的榜样。诸葛亮忠贞的人格力量可见一斑,可惜司马父子并非诸葛亮,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诸葛亮借出师一表警示诸臣。



上述三点,就是笔者对《出师表》一文“潜主题”的阐释。当然,也可能会有读者从另外的角度对其“潜主题”作出挖掘。一篇作品、一个文本的“潜主题”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之一,这也正是笔者写作此文最重要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谈《出师表》的表达艺术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中学 王永珍



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忠言必定逆耳吗?顺耳之忠言岂非更易为人所采纳?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篇句句忠言,却又声声顺耳的杰出文字。这就很值得我们细加阅读,揣摩一下它在表达上的特色。



“表”是封建社会臣属对君主陈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这篇殷殷叮咛,谆谆告诫,言辞巧妙,陈述得体。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每一重要关节之处几乎无不提及“先帝”。文章开笔即从“先帝创业未半”说起。此时刘备虽已死了四年,但诸葛亮对刘备未能实现其“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创业宿愿依然是深感痛惜的;对刘备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更是始终铭记在心。几年来,支撑刘备开创的局面,继续兴复汉室大业的这一重任,又简直压于他一人之身。这样,临行北伐之际,他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又怀念起先主来。同时,也以此向刘禅表明:我之所以要率师北伐,又之所以要上表陈情,都只是为了继承先帝未竟之事业。这种对先帝的感念,以及要刘禅继承先主的遗志的劝勉,成了文章中反复出现、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故前人有评曰:“万难心事,已倾泻此二语”。(《古文观止》评注)接下来,便是对刘禅提出“开张圣听”、“赏罚公平”和“亲贤远佞”的三条政治建议。建议之一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兴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开张圣听”、此乃“失帝遗德”,自然应当发扬光大。“诚宜……不宜……”这样的句式,一般来说是比较生硬的,但前提是“以兴先帝遗德”,这就显得自然熨帖,不觉突兀了。建议之二是执法持平,赏罚分明,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建议之三是要“亲贤臣,远小人”,而不能“亲小人,远贤臣”;这是先帝在时常与臣论及而每次论及又无不深为感慨之事。诸葛亮是深知昏聩的刘禅是有时会糊涂得忠奸难辨,贤愚不分的,因此在这条建议中又用心良苦地具体开列了一批贤臣的名单,要后主“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全文仅六百多字,竟先后十三处提及先帝。这固然是为抒发诸葛亮对刘备无限感念的深情,但意在使刘禅牢记先帝未竟之事业,“以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不能不说是同样重要的原因。诸葛亮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说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直接继刘备为帝业的刘禅,对如此堂皇严正的忠言能不肃然敛色,句句入耳吗?文章的第二部分,诸葛亮首先追述了两件往事。着重叙述的是二十一年前“遂许先帝以驱驰”的经过,其次提及次年败军之际的“受任”。这一方面固然是表达对刘备知遇之恩的刻骨铭心的感戴,但另一方面亦借此提醒刘禅切莫忘却乃父创业时的艰辛。因为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是指刘备在当阳阳长坂被曹军杀得大败之役。紧接着,诸葛亮再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心迹,同样是为了激发刘禅的奋发图强之志。“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句,除了再次表白对先帝深知己心的感佩外,也是再次对刘禅的郑重告诫: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只能千百倍的谨慎从事,万不可有半点粗心大意。文章结束之前的第八小节,“愿陛下托臣讨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章其咎”,既是总结上文,分清各人的职责,也是通过对臣属职责的强调,再次提请后主也要深明自身的重任:“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总之,在这些文字中,诸葛亮对汉室的拳拳忠心,为国事而鞠躬尽瘁的精神,或蕴于言中,或溢于言表。一篇短短的《出师表》,先后七次提及“陛下”。一切无不是为“陛下”考虑,无不是为了“陛下”的事业着想。如此恳切体己的忠言,为“陛下”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了吧。也正是这种浸透着深挚真情的忠言忠心,感动了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使《出师表》成为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名文。因此,要使忠言不逆耳,还须胸中有真情。要“为情而造文”,而不可“为文而造情”。 质言之,《出师表》朴素平易,诚挚恳切,精练洒脱。文章并无故作惊人的大言警语,亦无扬才露己的丽辞佳句;句式骈散并用、随情为变,抑扬顿挫,曲折回荡;分析时精警透辟,叙述时条分缕析,动情处肝胆皆见,激昂时气势磅礴。读了《出师表》,重读《出师表》,就会真正感受到著名文论家刘勰和大诗人陆游的推崇之辞丝毫不过分:“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出师表

广东省**市三角中学 赵怀兵
1.教学目标

1)解题、了解背景、作者、表。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教学重点:练习诵读,明确诸葛亮提出了哪些谏言。

3.教学难点:(1)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4.教学方法:情境诵读、比较阅读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2.《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小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教师总结。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五、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1)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2)指出其有利条件。

(3)提出具体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4)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明确: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2.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3.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继续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出师表》,看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1.朗读第6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思考: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你看出来了吗?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2.朗读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要他依靠贤臣。

3.朗读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

(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3)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北定中原。

4.朗读第9段: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三、重读《出师表》与《隆中对》,口头比较两文的异同点。

四、布置作业: 用文字写出自己对《出师表》与《隆中对》的比较分析。要求(1)300字左右。(2)有自己的观点和阐述。

板书设计:

出师表
层次
内容
第一部分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
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
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第四部分
表文的结束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



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l: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4:(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这“出师一表”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小博士能不能帮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啊?



生:可能是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吧。



师: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流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愧为我们的历史小博士。难得你用这样整齐的句;式向我们概括了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谢谢,请坐下。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做好记号,一会儿我们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学生白读课文并提出疑难之处)



生1:“开张”是什么意思?



生2:“痛恨”是什么意思?



生3:“感激”是什么意思?



生4:“谨慎”是什么意思?



师:看来大家还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生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生:老师,我知道,可当我将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后,就讲不通了。(其他同学表赞同地点点头)



师:这是因为大家提出的这些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变化。“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感激”今义是由衷地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同时,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单音词也是古今异义。如:先、崩、弊、诚、愚等,大家在学习时应加以分辨。



生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呢?



生2:应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断句吗?



生:根据课文注释,这句话是讲:如果有违反法令的或者是品行良好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用这来表明帝王的治理是公平英明的,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让宫内和朝廷行赏之法不同。



师:讲得不错,看来,大家通过三年的学习积累已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我为大家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大家还可以从文章中找找这样的长句,读读看。



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师:大家都读得不错。对句子的朗读节奏把握得很好。下面,我把全文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对照我和大家朗读异同的时候,请重点关注:本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教师范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二







师:你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向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师:哦,“一系列”建议。哪些建议呢?在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找到呢?



生:在课文1—5段写了这些建议。一共三条:一是开张圣听;二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是亲贤臣,远小人。



师:你对这三条建议是如何理解的,有何看法呢?



生:“开张圣听”,就是要广开言路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真话,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样人们遵规守法,国家才不至于一片混乱;至于“亲贤臣,远小人”,就是保证国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被奸臣所害。



师:嗯,解答得真不错,还使用了我们现在的惯用语。看来,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深有体会了啊。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我觉得这是诸葛亮在充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只有蜀国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发展,必遭灭亡。而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帝王是贤君、明君,而要想成为贤君、明君,就应按诸葛亮提的三条建议去做。所以,诸葛亮提出了这些建议。



生2:诸葛亮重点提出的建议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这一条建议十分具体,把自己举荐的人具体特点和优势都一一讲明了。



师:大家读到了吗?有哪些人,又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文官有郭攸之、费羿、董允等人,他们的特点是“良实”“忠纯”;武将是向宠,他的特点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师: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呢?



生:诸葛亮还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历史。在课文的第6—7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这两段,一边读,一边和诸葛亮一起回顾他过去的岁月,看看他在这里回顾了哪些事情?(生齐读6—7两段)



生:老师,第7段并不都是在回顾过去。



师:哦。很有发现的眼光。不是在回顾过去,那是在写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来探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回顾了过去哪些事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些事情大致上都应该了解的,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l:有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生2:有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3:有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4:有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生5:有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他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出于“感激”,也就是被刘备不因为他身份低微,礼贤下士,·而再再而三地登门求教而感动才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又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再次托付给他,他感到莫大的信任和感动,当然想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



师: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厚吗?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最好的注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吗?



生(齐声回答):士为知己者死!



师: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惟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诚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现在我们来看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第7段究竟还写了些什么呢?(师朗读“今南方已定……之任也。,,)



生:这是写诸葛亮出师伐魏的有利条件和迫切愿望。



师:诸葛亮伐魏兴汉的愿望有多迫切?你能结合第7段的原文来体会吗?



生l:“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连串的语句写出了诸葛亮规划伐魏计划的兴奋心情。可见愿望之强烈。



生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把伐魏兴汉视为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



生3:后面的文章中还有,“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感激”的原因,其中也有刘禅委托他以讨贼兴复大任的原因。



师: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最后两段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师发起,全班齐读)



生1:这里诸葛亮在表明自己的讨贼兴复愿望和决心的同时,也明确了治国职责,同时对刘禅委婉地提出了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谏言,为自己离朝远征做好了妥善安排。



生2:这两段文章同时还表达了报答刘备,尽忠刘禅的情感。



师:你从哪些体会到的?



生:“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就是报答刘备;立下这样的“军令状”来表明自己的全力以赴,就是尽忠于刘禅。



师: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6个字呢?



生1:“亲贤臣,远小人”。



生2:不对,应该是“报先帝,忠陛下”。



师:为什么?



生:“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师: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诸葛亮



做何评价?下面请大家利用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也可以就学习本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l:我谈谈对《出师表》的一些看法。《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的至诚,情意的真切,对后世影响的深远。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样在《正气歌》中写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生2: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帮我解答:本文是诸葛亮向帝王刘禅的上书,可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何?



生3:我觉得这是为了让刘禅牢记父亲的遗志。



生4:我觉得这是诸葛亮为了表明自己对蜀国的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三







师:同学们分析都很有道理。从此,我们能进一步了解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点。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课文,仔细品一品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生1:我根据本文对刘备的死的称“崩”,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古代对“死”的一些表达。一般帝王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生2:学习本文中我学会了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应条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3:我们觉得还应注意加进自己的情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有说服力。



生4:我谈谈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历史资料来评价人物,值得肯定。有没有同学能够谈谈阅读《出师表》后对诸葛亮的感受?



生l: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觉得太压抑。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众笑)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后来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终于被人家灭亡。实在是让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样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生2: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陈“亲贤臣远小人”吗?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很值得探讨,很多史学家也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价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具体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观点来思考又能使我们得到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个问题,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我们再做专题交流,好吗?(生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6: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