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星变奏曲》教案、反思等备课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一、主旨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盘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二、结构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第一节的前四行诗用一个假设句式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否定,以下十二行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分别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用“诗”“星星”“蜜蜂”“湖”“睡莲”“鸟”“春天”“白丁香”等意象,写出了一个美丽的理想世界:那是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一个安宁平静的世界,一个花香鸟语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所表达的肯定的内容,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所表达的否定的内容,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由“谁愿意”领起的以下八行,用“夜”“覆盖在心头的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颤抖的星星”等意象,写出了一个黑暗的现实世界,那是一个寒冷的世界,一个死寂的世界,一个严酷的世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最后四行,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句式,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三、延伸



1.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3.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的思想核心。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朦胧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星星变奏曲》赏析



黄祖民



有人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是耽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发生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胧诗”运动,就是一批正直而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诗歌方面开始的最沉痛的反思。



江河,是这次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的“火把”,却更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它是真正的对于光明的呼唤。



诗人选择“星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因为“星星”是最先点燃诗人灵感源的导火索,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借用人们对星星的凝望,更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残酷。在这个现实里,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风吹落。星星是“一首诗”,一个“柔软得像一片湖”的晚上,一个胧着鸟语花香的“春天”,是“飘动的旗子”,是“火”。诗人对这一切愈是尽情地讴歌,愈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愈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在浓重的失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这些诗篇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谢冕语)。



在诗的结构上,两节诗的外观构造几乎相同(但内部结构稍有变化),这正像我国古代《诗经》中的某些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来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发生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星星变奏曲》鉴赏



杨益萍 阿刚



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



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



现实是严酷的,随着民族十年悲剧的加深,思想之花便蒂结出自由的果实。在江河,他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相反,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诗人便不再顾惜“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的生存状态,也不再理会如星星颤抖、白雪覆盖、夜晚冻僵的现实境遇,一心向往无比美好的理想王国;只是太遥远的缘故,诗人的目光便多少有些胧了。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最后在英雄主义情绪的支配下,充满浪漫与乐观的意象涌出诗行,成为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从抽象的概念到富于生动色彩的具象,“星星”意象的变奏直接地成为由弱至强的英雄乐观精神的投射,而且,由于两段式的诗节构成以及诗节内部存在的情绪与意象对比化了诗人英雄乐观的浪漫精神。



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此。《星星变奏曲》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星星变奏曲



南京外国语学校 蒋兴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联想想象法──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讨论探究法──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点



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难点



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并诗意描述月夜星空的情景。(学生回答)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动乱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资料助读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2.学生参考课本后播音员丁建华所淡的朗读感受。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思考:



(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2)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3.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四、研读揣摩



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3.学生听读全诗,深入领悟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



五、课堂练习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1)意象是A.   的    的帆。B.  的大海,    海风,    浪。C.   碧流,    阳光,    异地。



(2)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1)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2)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



(1)描绘一种情景。



(2)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1)孤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



(2)离乡远去 挣扎奋斗 享受宁静



2.(1)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2)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



3.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七、作业



1.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星星变奏曲







【精彩片断一】



师:翻到课后练习,看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



生:一起朗读: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点评:朗读对于诗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先朗读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有利于读者便捷的把握朗读该诗的情感,为后面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师:示范朗诵



生:阳刚的段落,阴柔细腻的地方。



师:着重解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生:兴奋的读着这两个词,体会“柔软”与“僵硬”两个词在我们舌尖在我们喉咙滑过的不同美感。



师:请学生一起朗诵,注意品味你一下就喜欢的句子



生1:



“谁不愿意”

每天都是一首诗,个字都是一颗星诗人把我们的生活想象成诗,构成它的是星星,我觉得很美。



师:对,诗意的人生,谁都愿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生2: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很温柔的美丽的夜晚,很安静。



师:对,春天的夜晚,鸟啊,星星啊,丁香花啊,湖水啊,都有了。



生3: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我觉得在火光中也能看到星星,是金黄色的。



师:是天上的星星?



生:是,哦,不是,是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了星星。



师:恩,这种体验不错,即使天上没有星星给我们遥远的安慰,可是在火光中我们也能看到星星,得到温暖。



四:再读,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生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师:当我们没有温暖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颤抖还是舒畅?颤抖,所以不是星星颤抖而是失意悲观的人在颤抖。



生2:“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师: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孤独寒冷的时候,划燃了火柴,火光中她看到了什么?



喷香的烤鸭,奶奶的笑容,所以孤独中的她想办法找到了支撑她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寻找光明的时候,我们肯定面临寂寞,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燃烧,比如丑小鸭面对同伴的嘲笑还是向往飞翔,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虽经魔法,但是终于等来了希望。



生3:“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怎么形容星星呢?



师:瘦小本指形体,那么同学们说什么时候你觉得星星形体特别大。



生3:很亮的时候



师:对,很亮的时候可以给我们遥远的安慰,那么微弱的时候呢,星星暗淡了消失了,形体当然是瘦小了,而且还被风给吹落。那么需要我们从哪里再寻找星星寻找希望呢?



(点评:诗,是在读中品味、读中领悟的。教师通过读诗的过程,层层深入,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教师的示范朗读营造氛围、酝酿情绪、唤起期待,学生品味,揣摩重点地方,解决朗读中的难点;大家齐读,模仿借鉴、尝试诵读、初步感悟;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品味喜欢的句子,这是亲近文本,深入思考,揣摩文意、整体把握、个性感悟。在整个读诗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星星变奏曲  







【精彩片断二】



师:刚才老师用口语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而诗人则来是用诗的语言表达这些。请同学们找出诗人是用什么诗句再现时代的背景和诗人的追求。



生:我认为:“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是再现当时的背景。



生:以刚才李若芃同学找出来的,我类推诗的第二段中句式、格式相同的诗句“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也是表现当时的背景。



师:我同意两位同学的意见,因为人们只会在黑夜里需要星星,不会在白天寻找星星。还有找到了不同的吗?



生: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当时的存在。



生: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师:刚才大家把诗的内容理出来了,让我们看清了诗的结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简介什么是意象)。



全体同学:自由朗读。



生:表现美好的有: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儿、白丁香……表现师:这首诗在初中教材中是较难懂的一篇课文。一节课也很难让大家完全理解到位。不要紧,我们可以不那么到位地懂这首诗,但我们不会不懂祈盼,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有痛苦就有祈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大声说出你心中的祈盼。



(点评:对于诗意的理解,重要的就是理解意象,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即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 等于是找到了把握内容的钥匙,并分析其所代表的苦难与美好。这就让学生真正理清了《星星变奏曲》朦胧之所在,及其朦胧的意象所指向的事物。)



生:如果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是宁静祥和,谁还需防备,谁还会在学习时,想些与学习无关是事。



生:如果我妈妈没有生病,谁还需要四处求医,去寻找那些苦涩的药方。



师:你们心中都有痛苦,你们都用了假设句,有假设就有期待,请接着往下说出心中的期待。



生:谁不愿意,人人都平安,家家都幸福。



生:谁愿意,天天都紧张,紧张得像大战前夜。



师:听了同学们的期盼,我很感动。其实在生活中我也是个苦恼,甚至是痛苦的母亲。我想苦难的有:寒冷、寂寞、苦难、冰雪、僵硬、瘦小……



师:我把刚才同学们说的意思,用不同颜色板书出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题目,体会诗歌写作上的特点。



师:我举个例子:这首诗分二段,每段分四个层次,每层都有相同的语言标志,与我们的乐曲有相似的形式,这些特点使本诗正像题目所示是一首变奏曲。



生:我看到诗中那些意象选取的事物正好相反,结合诗的标题,我觉得由此发生变奏。



师:对的。



生:诗人用“蜜蜂”既可以代表他心中向往甜蜜,又是一种很巧妙的用法,蜜蜂翅膀会颤抖正像天上的星星。



师:对,这就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山中访友》中树枝向我们打着青翠的手式,露珠向我使着眼色一样,比喻得既神似又形似。



生:诗中“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这句把怡人的春色写得舒服极了。



师:是,读来使我们不知身在何处,天上,人间。



(点评: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句式,大声说出你心中的企盼,则既是深入理解文意的需要,更是积累言语样式、培养语感的有益训练。教师的引导是值得赞许的。学生从诗中所体味出来追求与企盼,并知晓痛苦和磨难,是人所皆然。而面对痛苦和磨难,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追求与企盼。这应该是读诗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仅是一种句式的简单模仿,而是诉诸一生活理念的关照、生存价值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的特征。本着朦胧诗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巧妙的与音乐学科进行了整合,导入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把学生带入一种朦胧的优美的意境当中,学生再现星星的特征,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可能。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其次,在学生说到意象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对本文主题进行把握,一从内容,二从诗歌结构。水到渠成的理解了“星星”这一意想的深刻含义。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用凝炼的语言创设意境的时候,抓住重点语句揣摹,分析透彻,学生能走进文本,很好的理解文本。对于练习的设计,着眼于对朦胧诗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质。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本课作为自读课,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讲得过多,也导致学生缺乏发挥的机会,个别学生会听得渐渐失去兴趣。老师今后在自读课上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并发挥。另外,对于诗歌的学习,在本设计中,朗读还不够充分。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进入意境当中体会诗人的感情,重点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



【点评】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关于课程资源的讨论,课程资源是什么,怎样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都是专家与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这篇教学设计告诉我们: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是语文课永远鲜活的源泉。本教学设计中对于朦胧诗的理解,做到了力求抓准意象:夜、星星、夜晚、闪烁的声音、朦胧的白丁香、光明……;至于诗意,正因为是“朦胧”,不必过于坐实,明白坚定希望、不懈追求大概也就可以了;在引导对意境的美的理解上还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体验和积累,交给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学习新诗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2: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