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上册7、《短文两篇》备课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4: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道树



段承校




1.主旨。



因为社会需要、人们需要,行道树把自己立在城市飞尘里的苦熬当成了神圣的事业,他们并非不知晓自己的痛苦:离开自己的故土与同伴,离开肥沃的土壤与清新的空气,只落得满身烟尘;虽然立身繁华的都市,但都市的灯红酒绿却又将他们抛弃,让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孤单、寂寞。尽管这样,他们依然在苦苦支撑,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信念──我愿意为他人付出,我愿意默默奉献,我痛苦,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那样的深沉!



《行道树》是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将目光投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用平实而富含深情的语言,道出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灵历程。作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形象,行道树这样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结构。



《行道树》一文,教材中的文章,编者作了掐头去尾的删节。教师可以将完整的文章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就原文和课文进行一番比较,从而探讨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课文的结构。就课文的结构来说,还是相对完整的。1-3段以行道树的口吻叙说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4-5段是行道树在诉说自己的“忧愁和快乐”。



3. 延伸。



下面把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提供给大家,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张晓风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州:美国的一个州,位于美国东部。〕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折服:信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真好



段承校



1.主旨



作者通过自己两次具体的人生中的第一次的真实感受,阐明了“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人生感悟。



2.结构



作者由第一次见到柚子树上的果实而产生了“喜悦和新奇”的感觉,从而生发出“第一次真好”的感叹;又从第一次养“十姊妹”而悟出“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最后告诉读者:“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脉络非常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0:00 | 只看该作者
一声叹息

──关于《行道树》的删节

罗琼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翻阅《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4年第10期时,看到了张晓风《行道树》的原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行道树》与之相比,除了个别字词有细微变动之外,还在首尾做了较大篇幅的删除。而正是这几处删节留给我深深的疑惑:这么好的段落,编者为什么不选入进去,还文章一个本来面目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删除的开篇部分:



每天,每天,我都看见它们,它们是已经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适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们,忽然,我发现,在树的世界里,也有那样完整的语言。



我安静地站住,试着去了解它们所说的一则故事:



开篇出现了一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每天”“每天”的叠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日日行走在固定道路上的城市人的身影。即使是天天看见,“我”都不会去在意这群执著守侯的沉默者。只有当那个炎热的午后,心情忧郁,无以排遣,习惯性地在树下寻找阴凉,在纷嚣的人群中,静听自己心声时,“我”才关注到了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时的“我”用自己的心弦触动了这群树的生命的律动,听懂了它们不被人理解的心声。



去掉了抒情主人公,直接以“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起笔,固然使文章变得短小精悍,突出了赞美对象──行道树的高大形象,但未免有些突兀,也使作者委婉曲折的写作心境荡然无存。



同样,在文末也有两处较大的删除:(楷体部分为删节)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乡。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它们深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它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了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行道树是伟大的,它们为了神圣的事业牺牲了自己舒适的环境,移居到城市,并深深地扎根于这片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它们无怨无悔地耗尽自己的青春年华,承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它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高、大、全的人物,它们也有自己当初的梦,它们也怀念曾经生养过它们的大森林,它们也在睡梦里思念过故乡。因此,当雨水拂过它们的头顶,散落在它们的肩膀上,给它们带来久违的清新的泥土气息时,它们就会想起家人。这片刻的落雨时分成了它们在城市里寂寞而孤独生活中唯一快乐的插曲。这段内心独白分明是它们至情至性的体现啊!



当“我”用心聆听了它们的不被人所知的心声后,“我”的思绪随之飞扬:它们的故事中没有惊动魄的情节,它们的宣言中也没有高亢激扬的乐调,它们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的叹息中包含了不被人理解的苦痛。“我”对它们的理解和同情,除了“另一声更深的叹息”外,还能有什么这更好的表达形式呢?



在文章首尾这几处进行大幅度地删除之后,课文以“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起笔,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结束。这样改动之后,固然使文章做到了严格意义上的首尾呼应,结构依然完整,但在情感的抒发中却大相径庭。



抒情主人公隐没了。由她一个人聆听到的行道树的内心对话,此时却成了行道树向世人发出的宣言。作者的悲与欢、情与怨已经被摒弃在一边。唯有行道树高亢的自白响彻全文。“细微的感受、情绪的流动”本是张晓风散文创作中的一个闪亮之点却也因此而被行道树高大的身躯所掩盖。是该删了原文中的“我”吗?是该让这个多愁善感的抒情主人公让位于我们本该歌颂赞美学习的对象──有着默默奉献精神的“行道树”吗?



掩卷思考,我只听见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0:0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价值的沉思

──《行道树》解读

王春燕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全文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



一、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



作为树,它们的家本来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那儿空气清新,树香袭人;它们本应像同伴那样在家中“吸露”,“玩凉凉的云”,听小鸟唱歌,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它们离开了家,离开了同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成了一列行道树,这个它们没有想到──“竟然”,它们也曾为此而悲──“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但是它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作出这种选择是艰难的,惟其艰难,才更体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服于它。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当你处于不可选择的境地时,勇敢地接受它吧,那样你的生命将拒绝平庸。



二、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



选择了行道树的生活,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就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外在的和内心的。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没有了往日青翠的外衣,这是外表变化带来的痛苦。白天,它们默默迎接朝阳,奉献清新的空气,阻挡风沙的侵袭,没有人在意这些,更没人了解它们的奉献。夜幕降临,当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时它们却“在寂静里”;当整个城市里“红灯绿酒”时,它们却静立在“黑暗里”,两相对比,使行道树们付出却得不到人们认可的痛苦和孤独之感更加强烈。当整个城市喧嚣退尽,人们酣然入梦时,它们仍处在痛苦的煎熬中,“牙龈咬得酸痛”一直到天亮,这是漫长的煎熬啊,然而痛苦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只会使它们意志更加坚强,信念更加坚定,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选择做行道树,为城市奉献一切这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不是吗?唯其经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才更加凸显了它们奉献精神的可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正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只因为年轻啊》,张晓风)



三、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行道树们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但它们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奉献着,牺牲着:“当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时,它们精神抖擞地站成一列,为城市迎接第一缕曙光;“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但它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当别人为它们作行道树而大抱同情时,它们却了无遗憾地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天献出浓阴”,在冬天蓄积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繁茂与葱茏,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把自己全部奉献出去,这是它们的执著追求,因为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它们以无私奉献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如果别人都不迎接太阳,“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它们把以无私奉献造福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快乐,能使“一个早起的孩子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它们最“自豪的时刻”。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因而才使它们的奉献更有意义,更显珍贵。奉献的过程是痛苦的,奉献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行道树》正是通过“行道树”这一平凡物象的描写,形象地阐释了生命价值的三个层面: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勇于承受痛苦和磨难,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从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辉,给人一种哲学的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1:00 | 只看该作者
“悲凉”不只为“烟尘”

──试谈《行道树》中“悲凉”的含义

温新成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选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行道树》。这篇散文的第3段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关于这句话,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可见,教师用书把“悲凉的点缀”中的“悲凉”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城市充满烟尘的缘故。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未免有失偏颇。



一、语境透露真谛──“悲凉”是为“冷落”起



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弄懂文中某些词句的真正含义,必须把它们放到整篇文章特定的语境中去考虑。



联系全文上下,我们知道“行道树”的内心情感是由他们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的:他们站在街道的两旁,饱受烟尘的袭击,惯听城市的喧嚣,不再像先前的同伴那样在原始森林里饮风吸露,玩凉凉的云,过着宁静舒适的生活;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座城市到处是繁弦急管、红灯绿酒,人们都只顾自己到夜总会、歌舞厅、酒楼、咖啡馆等娱乐场所过欢乐的夜生活,可行道树们却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关照;它们只有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直到第二天朝霞冉冉升起。可见行道树的悲凉虽然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有关,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与原始森林的同伴和城市里过夜生活的人们的对比中产生的。在两种对比中,行道树深切体会到自己生活的悲凉处境:不仅有遭受烟尘污染的悲苦,而且有不被人们理解,不被人们关注的冷落。正因为如此,行道树若是有情,它们定然会发出悲凉的感叹。



二、意图更显真意──“悲凉”不只“烟尘”故



凡是读过《行道树》的人们大都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通观全文,笔者认为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为了写行道树而写行道树,其目的是为了借物喻人,歌颂那些活跃在城市街头巷尾,默默无闻地为城市人们做奉献的劳动者,抒发他们内心苦闷和悲凉的情感。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有的为城市的清洁卫生献一份光,有的为城市的治安献一份力量,有的为城市的交通尽一份职责,有的为城市的建设做一份贡献……所有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日日夜夜为广大市民工作着、奉献着,他们的事业是神圣的。但是他们的工作却得不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们更多关注着自己的生活,而对城市的污染,对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却显得非常淡漠,有的甚至麻木不仁。他们天天遇见像行道树那样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但是他们对之却熟视无睹,漠不关心。行道树们不是因为自己所干工作的脏、苦、累而感到悲凉,因为脏、苦、累的工作是他们自愿选择的。受到人们的普遍冷落,这才是他们“悲凉”的真正原因所在。



作家张晓风正是独具慧眼,所以才假托行道树的独白,抒写了城市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内心的悲凉世界,从而达到借物抒情的创作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1:00 | 只看该作者
行道树



段承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积累“贪婪、堕落、点缀、苦熬、冉冉、雏形、丰硕、沉甸甸、繁弦急管、玲珑剔透、具体而微、不可磨灭、回味无穷”等词语。



2.能读懂两篇文章的大意。



3.能背诵两段关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标



1.能结合具体语境及相关的生活体验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从而领会文章的主题。



2.能揣摩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情感目标



能领会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步骤



《行道树》



1.导入



(可以看MTV《好大一棵树》,创设氛围,再由学生谈感受引出新课;也可以展示行道树的图片,请学生用优美的语句描绘,引出新课;还可以从张晓风的相关资料说起,导入新课。)



2.朗读练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与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积累字词。(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字词,集体讨论总结。)



(4)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互相评点。



3.质疑讨论,深入理解。



(1)学生再读课文,将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



(2)学生提出疑问,集体讨论。



(3)教师进行组织、调控,将疑难问题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行道树的命运怎样?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请结合文章及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的含义。



    为什么行道树称自己为“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本文首尾两段有什么联系?试分析其异同。



4.赏析揣摩,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语段。



(2)学生朗读各自喜欢的语段。老师点拨学生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分析评价。



5.拓展延伸。



1.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2.请你带着情感去观察某一植物,然后以这一植物的口吻写一小段话。



资料提供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同学们诵读体会这句格言的意义,品味充满理想与信念的人生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5:0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真好



段承校



1.导入



(可以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生命中第一次的经历导入,让学生谈“第一次”给自己的感觉,从而进入新课。)



2.默读课文,撷取佳句。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词语或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交流文中值得积累的词汇,记在笔记本上。



(3)学生交流佳句,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精妙的要旨后指导学生朗读。



3.再读课文,质疑深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疑问的句子。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教师从中总结最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重点讨论。



(4)教师针对学生遗漏的问题提出质疑。如:



──“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   



──作者通过若干事例抒写人生的体验。那么文中详写了哪些“第一次”的人生经历?



──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4.回顾全文,拓展延伸。



(1)讨论:第一次都是好的吗?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尝试?



(2)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说说看,看谁讲述得精彩。



5.布置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1)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城市的环境,城市面貌大有改观,请你借行道树的视角,写写你所在的城市的变化。(400字左右)



(2)请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1: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