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放式语文教学基本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放式语文教学是在新课改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兴趣为动力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究知识、积累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它在完成教师角色转变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顺应当前课程改革的潮流。
一、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开放式语文教学在意义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师把课文文本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敢让学生读,要舍得时间让学生读。二是教师把课文内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思考,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得出独到的体会。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开放式语文教学具有下列特点:
1、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注重课堂上教师对课文面面俱到的分析,从字的读音到词的解释,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篇复一篇,千篇一律。学生没有自己去尝试、思考的机会。开放式教学则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己阅读,自发感悟,自主交流。教师始终处于指点、辅导的地位。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感到累,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感到难。开放式教学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同学一篇文章,有的可能被其中的一个人物所感动;有的可能被一段抒情所陶醉;有的可能被一段描写所吸引。总之,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记在心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思考、研究。
3、重新调整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由过去正面的讲解、分析变为居于侧面位置的指导。 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是在读不对时给予纠正,在不会读或读不好时给予指导。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只是在思维出现困惑时给予启发,只是在思维方式不对时给予指点。整个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般地说,开放式语文教学主要包括阅读、感悟、表达、积累四个环节。
阅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把课文读准、读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语感,不自觉的认识、掌握现代汉语的规律,养成运用现代汉语的习惯。
感悟则是指学生在把课文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懂,心有所悟,心有所得。其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表达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指学生把自己的心得以书面形式进行整理,即书面表达;二是指学生把自己的心得在同学之间进行口头交流,即口语交际。
积累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选出自己所喜欢的语言片断(描写、议论、抒情等)或篇章将其背会,丰富自己的语汇。
下面以朱自清的《春》(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为例介绍开放式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见到过春天。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的景色描述一下?谁能给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学生开始议论)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春》,跟着作者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板书课题)
【评】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文本。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下录音范读。注意:要听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放录音,之后对生僻字、多音字进行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听过一遍录音。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练习阅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正确把握语速和语气。
(学生开始朗读)
【评】教师把文本放给学生,学生自己练习阅读,训练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水平,培养现代汉语语感。这是对“阅读”环节的落实。
(教师请三、四位学生朗读,然后齐读)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注意:喜欢的段落要多读几遍,精彩的句子要仔细品味,优美的意境要借想象努力体会。
(学生继续阅读,许多学生转为默读)
(教师布置作业:利用课下时间再读课文)
【评】在学生都会读的基础上,教师并不着手对课文进行传统的分析,而是进一步把文本的内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进一步的阅读中注入情感和兴趣,对其中一词、一句、一段乃至整篇作出个性的反应。即有所感悟。完成开放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感悟。
第二教时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反复阅读了课文。读得很熟、很透。我想,同学们通过阅读,心中一定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一节课,同学们就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首先,每一位同学写一段文字,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
(学生整理自己的阅读心得)
师:现在同学们开始把各自的心得在班内交流。我们提倡脱稿发言,也可以照读已经整理现成的文字。
(几名学生开始举手发言,进行讨论、交流)
师:刚才几位同学做了很好的发言,都以自己的眼光在文章中发现亮点、看到精彩。有的是几个词语,如:写小草的“钻”、写鲜花的“赶趟儿”、写蜜蜂的“闹”;有的是一幅画面,如: “春雨图”;有的是一组句子,如:最后一连串的三个“春天像??????”;也还有同学谈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总之,学了这篇课文,大家见仁见智,在不同的方面、不等的层面有所收获。
【评】本节课重点是表达。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扩展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言整理自己的阅读心得是一次很好的写作训练。大家当堂互相交流,锻炼了口语交际,对理解课文也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同时,交流这种形式的本身也渗透了对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教师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第二题    2、背诵全文。
【评】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所以要求学生背诵全文,进行语言积累。
三、运用开放式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尝试、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更新观念。举一个例子:喂马。这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喂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饲马者着眼于眼前喂马的草,总是想办法把草添加给马让它吃掉,以为只要把眼前的草处理完,就完成了喂马任务。另一种方法是着眼于眼前的马,想办法让马吃饱。他把马带到河边,带到山坡上,让马凭自己的爱好选择青草,吃的饱、长得快,日行千里。其实,我们的教学也就类似于生活中的喂马。教材,就像是为马准备好的草。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如前一种方法,教师想办法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按照教师自己的意志“填压”给学生,而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学习空间。实施语文教改,要求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法,着眼于我们的学生。教师把学生带进一篇篇课文,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感受、品味。
其次要端正态度。开放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居于客体地位,但这并不等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不是给教师提供偷懒的理由和机会。相反,要比以前付出得更多。课前要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策划。针对学生自学障碍的不可预见性,教师要为课堂上辅导学生作充分的准备。课上,要对学生进行随时的辅导和指点。
再次要持之以恒。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其较强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具有渐进性。不可能像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经过短期学习就可以掌握一部分知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需要学生日积月累,丰富语汇才能实现。因此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要把握开放式教学的灵活性。语文教材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作为范例让学生学习,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地说,开放程度与课文的难度成反比例关系。难度小的开放程度要大,要敢让学生自己探索,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学生自己经过反复的阅读就能从中感受春天的气息、领略春天的美丽。那么开放的程度就应大些。难度大的文章教师要注意把握,例如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写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往往具有特殊的思想意义。鉴于学生手中可查的资料有限,教师就应作适当的讲解,避免学生走弯路甚至对课文产生误解。也就是说开放程度要小一些。另外,开放程度还要与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差些,开放程度要相应小些,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体会课文,去理解课文。随着年龄增大,开放程度可适当加大。
总之,实施开放式语文教学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要“因文而开放”。
  
UID622043 帖子7 精华1 积分4500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1 小时 注册时间2008-3-6 最后登录2008-3-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12: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