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德先进个人材料

——顺德区伦教三洲学校xxx老师事迹材料    2010年6月

xxx,女,英语本科毕业,小学英语高级教师,是顺德区英语教师赴英国学习培训的学员,现在顺德伦教三洲学校任教,她从教十六年,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任劳任怨、尽心竭力, 默默耕耘,教育教学效果突出,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是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尊敬和行政放心的好老师。多次被评为学校、街道及区以上的先进工作者。1999、2006、2009分别被评为街道先进教师;2005被评为街道的教学能手、2006年被评为伦教街道教学科带头人;2009分别被评为顺德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伦教街道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

一、践行师德,勤于学习

邱老师能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内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并在教育教学教过程中得以践行。多年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是她工作的座右铭,所以她懂法、守法、爱岗、敬业、乐业,对教育教育工作上的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从不敷衍塞责。她坚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处处都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直用她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师德情操去感染、影响着她的每一位学生。

邱老师是位谦逊乐学的教师。因为她知道: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渊博的知识便难以为“师”。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她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2007年6月,她参加了顺德区举行的英语教师赴英国学习三个月的培训班,平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培训或讲座,现在还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知行中国’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她谦逊地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内化、提升自己,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的水平与满足学生的“学”的要求。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多年来,邱老师一直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人格”去淘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因此,她在教书的同时没有忘记去育人,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从2008学年担任了三(3)班的班主任后,她对学生的关爱更加细微。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她从不放弃,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邱老师还采用多种办法、途径去辅导他们,激励他们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去,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如:汪嘉棋同学,刚接手时,从不做作业,上课总不能专心,还乱说怪话去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到交作业时就拿其他同学的本子,擦了别人的名字,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课后还经常侍着自己长得高大而欺负其他同学,每天都收到不少关于他的“投诉”。另一个是:贺嘉美同学刚接手时也从不做作业,上课开小差或打瞌睡,经常偷同学的东西,总是买零食吃,从她的身上总能闻到一股浓重的酸辣牛肉味,经常上学迟到。经调查分这两位同学一直以来都欠缺家庭教育与管教,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差。面对这两位同学,邱老师没有放弃、也没有嫌弃他们,在她眼里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和弱点。然而,她首先对他们进行家访了解,分析家庭状况及后进的成因,平时注意观察、留意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诱导和鼓励。做到:多亲近、多信任、多关心、多鼓励、多帮助。经过一学年的坚持与教育,这两位同学有了飞跃的进步,学习上努力了,上课认真了,纪律上遵守了,劳动也更积极了,以往的坏习惯一去不返,成绩从50几名进步到20几名,学习成绩挤进了优秀的行列。因为邱老师有着对“后进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并抓住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一步一个脚印地促使学生提高,进而有了“滴水穿石”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4 15: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