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2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三、【句子理解】
①(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两句话介绍德国花的美、花的多,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我是这样处理的:在优美的音乐中老师深情范读,学生初步感受美;通过想象引读,让学生体会美:现在你就走在德国大街上,看,德国的花争奇斗艳,(读),看,德国的花五彩缤纷,(读),看,德国的花美不胜收,(读);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创造美。读到这样的美景,你脑海里一定浮现美丽的景色,把它写下来吧。引导学生用“我仿佛看到……”写话。学生可能会说:
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彩带。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读听结合、读想结合、读写结合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突破了重点。
②(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在充分的品读、感悟后,学生理解这一句并不难。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进而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突破了难点,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品奇丽,悟境界”。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从民族的经典走向世界的多元。在论语、唐诗宋词的诵读中拉开教学序幕,回顾祖国优秀文化,接着切入互动游戏“我们的邻国尼泊尔的摇头与点头习俗”,当学生了解到尼泊尔人的摇头才是表示同意的奇特风俗时,就会产生一种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
(二)品味——体会语言美。
(三)读写——感受人情美。
(四)拓展——搜集风情美。
同学们,德国还有很多奇特的民俗风情,如“家家户户的窗帘都有一半空着”,“每辆公车上都有很多蓝色十字标记”。想知道为什么吗?自己上网搜集德国风景民俗的文字、图片,同学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培养学生拓展搜集资料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