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反思、说课稿、教学实录、教学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地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物体从高处落下来有什么规律吗?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课文着重讲的是什么人?
3、他对谁的话提出了疑问?
4、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做了哪些工作?
5、实验的结果怎样?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提问:你怎么分段:讲讲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四、人物介绍: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思考:该段怎样向我们介绍伽利略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寻常”是什么意思?“很不寻常”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
(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常常使老师都很难解答,这说明他善于发现问题,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1、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
“信奉”是什么意思?
当时的人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人物,他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对这样的人提出疑问,需要有相当大的勇气。公开实验时,才会有那么多人嘲笑伽利略,对伽利略敢于怀疑,勇于实验的行动更加赞赏。)
七、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如果我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有什么结果?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是谁得到的这个结论?
今天,我们通过这课书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默读课文引路: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自然段?
三、回忆复习:
第1, 2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读第三段:
1、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产生怀疑?
读出亚里士多德的话,教师出示,学生理解这句话:如果10磅重的铁球是1秒落地的话,1磅重的铁球就会10秒钟落地。
3、解伽利略的疑问:
从亚里士多德的话中,可以得出哪两个不同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 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2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板书:如果……那么……
演示,解释:
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慢。可以用图来表示:
还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
第二个结论是什么意思?板书:如果……就……
用图可以表示:
用数学式子表示:
谁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同一件事的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师:伽利略也觉得说不通,那么他是怎样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呢?
五、学习第四段:
1、学生读第四节:
其他同学思考:伽利略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无关。
2、对照前面亚里士多德的话,伽利略的结论与之完全相反,这个结论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结论,是前所未有的,真是了不起。
3、他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呢?
“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伽利略的结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科学实验反复求证之后得到的。
4、伽利略在向亚里士多德挑战时,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伽利略当时很年轻,却已经有了相当的功底。”
5、他为什么要做公开的试验?
既为了宣布试验结果,也为了启发大家破除迷信,不顾自己这样宣布,会面临人们怎样的责备。
(二)人们对于伽利略的公开实验持什么态度?
“是……还是……”
解词:胆大妄为、固执
人们为什么对伽利略有这样的评价?人们这时认为谁的话是对的?
(三)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对照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惊讶得呼喊起来。
这句话与别的不同,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理解文中得“才”
这句话是比喻句吗? “像”是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权威们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要多,应该尊重权威们得意见。但是,权威说的“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伽利略公开试验使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是多么重要啊!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查找的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伽利略这样做需要多大的勇气。
六.总结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公开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的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试验的精神。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后面的作业。

第三课时
一、回顾前课的学习,明确笨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学生分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提示学法
2、学生分段
3、检查学生分段情况:
三、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讨论学习这课书以后,自己懂得什么。
五、写作读后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通过用大小两个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伽利略思考和试验的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  读熟课文,理解词语“信奉、胆大妄为”。

2  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3  思考课后练习2“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标画相关内容。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大一小两个球。

学习过程:

一  揭题导入

(提前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课题)。正音:着(zhao)地,再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落

1.同学读得都非常投入,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这些词同学们会读了吗?齐读。


伽利略  信奉  辩论 违背 拴住 解释  宣布  固执  比萨斜塔  胆大妄为



2.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课文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板书

3. 在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己放开声音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然后……最后……”(学生概括,师指导提炼:伽利略先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然后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证明这句话是错的,证明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三  品读课文,理解伽利略思考的过程和试验过程

    (一)感受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1.学生质疑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最后证明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得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课本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谁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指名读;自己读一读,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他说了什么话?谁说他的话不是全都对的?他怎样证明的?结果是什么?)老师要注意,简单的问题可以当时解决,例如:生问“才是什么意思”?师引导“谁能告诉他”?就是刚刚的意思。

2.出示学习方法:同学们很会提问题。这节课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来学习这篇课文。

3.自主解疑: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自学后,再交流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①我解决了“这时”是伽利略做完试验的时候。

②我了解了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简单介绍。

过渡:这是同学们在课外了解到的,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真理。



认真看屏幕和你书中的文字对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相信——信奉;不容更改)

奉:①给,献给;②接受;③尊重;④信仰;⑤侍候;⑥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⑦姓氏。

“奉”在字典里有7个意思,在这里你认为选哪一个?④信仰

“信奉”是什么意思?结合你的理解说说,能够谈得上信仰的是什么人呢?

只是“相信”的意思吗?(“信奉”不是一般的相信,信奉:比相信程度深,是信仰并崇奉、相信并奉行。)

读读书,你能从文中哪些词句能够体会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师: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什么意思?生: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师:是啊,这里用了反问句特别强调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读!生读。人们多么信奉!不容更改!再读。

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你体会到了什么?(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板书权威。

(2)带着你的体会,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

自己读;

指名读,老师注意指导;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责备”的语气。

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我听出来你只是相信亚里士多德。

(权威啊!不容置疑,不容许任何人更改,再一起读!)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谁要敢怀疑亚里士多德,受到的不仅仅是责备,甚至是辱骂和天主教会的逮捕、监禁!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到如此地步! 再一起读这句话;

在当时的哲学界,亚里士多德最有威望、最有地位,这就是权威,神一样的存在。

③他说了什么话?

书上还有对亚里士多德的描写,到第三自然段里找找。写了什么?
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如果不理解,师引导: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用心读一读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体会一下。)谁来说说,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一读。

(课件回归)小结: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一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没有,两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有!谁这么有胆量?伽利略。

(二)感悟伽利略的坚持真理、崇尚科学。

1.谁知道伽利略是什么人?学生简单介绍。

2.(回归课件)伽利略怎么认为他说的话不对?找文章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①他怎么想的。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指名读,1——2人。伽利略的想法是什么意思?指名说说伽利略的意思。

这是伽利略的思考过程,老师把它变成了更直接,更易于理解的画面,想看吗?那在看的时候,就要像伽利略那样认真思考,到底球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有什么样的关系。请你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你看的情景。(教师课件)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感受按照亚里斯多德的结论,可以出现两个结果,(出示。找两个学生分别读一读)一是……二是……,你发现了什么?很矛盾,是不可能的。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有问题的,是错误的。

伽利略认真思考了,想到了,你也认真的思考了想到了。

②这个问题解决了,(课件回归)下面的问题是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说,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指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读出了什么?(让学生读完后接着结合自己的朗读谈体会。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谈一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都知道“反复”和“重复”是一组反义词,(课件出示两个词语),其中的“复”字都有“许多次”的意思。那“反复做试验”是不是就是“重复”做试验?

“重复做试验”会是怎么做?(“重复”做试验也就是说试验时铁球的重量、高度每次都一样,没有变化。)

那“反复”做试验呢?想像一下,伽利略做试验时的情景:(不同重量的铁球反复做。)学生说:球重不同,高度也不同,每次试验都不一样。这叫做反复。为什么要反复做呢?你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实事求是

是呀,通过反复试验,伽利略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谁来读?指名读1——2人,(注意指导朗读“反复、许多次”),同学们一起读。

③人们的反映

读到这里,伽利略这种科学的态度在当时人们能理解他吗?人们什么态度?不理解,人们是嘲笑、讥讽,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到文章中人们说的两句话,读一读,出示两句话。想想当时的情景,你想怎么读?

指名读人们的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师引“有的说——”,学生直接读人们的话。

只有这两个人在说吗?想一想,还有人在说什么?生想想补充。

师补充故事:试验前,他的创见遭到了比萨大学许多教授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讥笑着说:“除了傻瓜外,没有人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空间下降。”他们甚至还商量好了到时候一起让伽利略在众人面前丢脸。

人们的反映告诉了我们什么?(权威不容质疑,信奉)面对人们的态度,假如你就是伽利略,你会怎么想?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教师现场采访。

伽利略的表现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坚持真理

(回归问题课件)

④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执着的伽利略!顶着巨大的压力,试验开始了。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出示,指读: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指名读。(1人)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

⑤伽利略说:“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出示伽利略说的话)这种“特殊的勇气”是什么?(2——3人说)说得好!这正是他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原因!

他要告诉人们事实真相——生齐读: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

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他就是要告诉人们科学真理——生齐读: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经过了两千多年,绝对权威的结论被年轻的伽利略用事实证明了,这对人类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贡献!这其中,为了追求真理,伽利略又付出了多少艰辛和代价!再读:

他要告诉人们事实真相——生齐读: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

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他就是要告诉人们科学真理——生齐读: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四、总结升华,感悟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敢于挑战权威,严谨求实)

正是因为这些可贵的精神,使伽利略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想象一下,当伽利略试验结束后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看时间,如果没有时间就留作作业,有时间就让大家在课堂上完成。)

五、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2300年前    权威

        伽利略      300年前   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1、《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重组”,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学生谈到这个问题时时,他们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
  2、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在交流汇报时,把语数学科巧妙地结合,这样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证明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3、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小学 陈旭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有的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启发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课文知道的。

  师: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生:伽利略。

  师:今天,我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


二、默读课文引路

  1、按课后作业第2题给课文分几段?

  2、哪一题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自然段?

  3、哪一题揭示了全文的线索?


三、讲解课文导学

  1、课文难点释疑:

    师:伽利略的怀疑有根据吗?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他的怀疑有根据。课文中这样说的……(略)

    师:这段话中的两个“如果……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两个结论,也就是两点根据。

    师:第一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结论的意思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师:为什么会减慢呢?请说具体一点。

    生:……(没有回答)

    师:(用两个铁球边演示边解释)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就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这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10-1=9,9<10,还可以用图来表示:??

    第二种假设与第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种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师:那么得出的结论有什么不同?

    生:落下的速度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用图可以这样表示: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生:(上黑板书写)10+1=11,11>10

    师: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2、课文重点设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对照课文第四段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在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生: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

    生:大家会把帽子抛向空中。

    生:有人会吹起口哨。

    生:许多人会互相拥抱。

    生:人们会跳起欢乐的舞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想象有根据吗?

    生:我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外国人就是这样。

    生:我在电视台播放的体育节目里,看到外国的足球迷就是这样。

    生:外国的书籍里描写的也是这样。

    师:看来同学们的根据很多。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顶上的伽利略此时此刻会怎样呢?

    生:他会激动地跳起来,挥动双臂。

    生:他会大声地喊:“我成功了!……”

    生:他肯定会热泪盈眶。

    生:他可能会飞跑下塔,来到人群中间。

    师:同学们想象得多么具体。现在,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公开试验,亲身体验一下好吗?谁愿意当伽利略,请上讲台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进入角色。(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公开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伽利略”要注意两个铁球同一高度同时脱手,“塔下的观众”要身临其境。现在开始,一、二、三!

    生:啊!……(“塔下的观众”的呼喊声异常热烈)

    生:我成功了!(“伽利略”兴奋地站在凳子上举起双臂)

  3、总结课文铺导:

    师:(挂出小黑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验证,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

    师:这道填空题中,哪些话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生:(小黑板画出)本文叙述了……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没有画线的部分是什么?

    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者表达的感情。

    师:看了这道填空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觉得跟中心思想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

    师:哪一部分不完全一样?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可以简炼一点。

    师:你试一试行吗?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并通过分析和多次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说得不错。只要像伽利略那样善于思考,多加练习,就能把中心思想概括好。  


【点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章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章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要求,设计教法

  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章老师就明确宣布:学习这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章老师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章老师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


三、精讲多练,点拨疑难

  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本课的重点,而“亚里斯多德推出两个互为相反的结论”则成了学生迷惑不解的疑难问题。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包办代替地满堂灌,而是以深入浅出的点拨释疑、精讲多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突破重、难点,他除了实物演示,还运用图示、简单的算式和学生熟悉的数学语言来加深理解。在让学生上台进行实物演示练习时,他又巧妙地把大家引入创设的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变成课文中的人物,展开想象的翅膀,使重、难点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四、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章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不论是习题训练,入情入境,还是板演图示,实物演示,他总是先作示范,讲清知识教给方法,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模仿着学。再针对重、难点给以帮助、指点,起到扶的作用,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学,形成了由教到扶再到放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智能步步提高,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章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犹如一位高明的教练领着一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他的引导、指点下,学生能紧紧围绕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快乐地动脑、动口、动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章老师在“导”字上下的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主题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第二部分抓住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结束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结构。

二、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点,预设本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3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固执”的意思,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

2.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主要成就,了解伽利略所处的社会背景。

2.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 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版块的教学:(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三)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

下面我将着重说说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

首先,我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以名言谈话引路,先猜作者而后揭示并介绍名言作者,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主人公伽利略的距离,情感上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学生无论从知识还是心灵都得到了一次熏陶和感染。这样的引入,水到渠成。

其次,在“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板块中,我以本课的词语为平台,为学生架设一个有梯度的训练提升空间。第一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难读的多音字,重点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正音、纠错,读准字音。第二组词语让学生自己辨析三个同音字——辩、辩、辫,共同归纳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最后运用这3个词语介绍读书时代的伽利略。第三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带生字的词语,因此让学生读好很有必要,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帮助和启发下,回顾并尝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有一定的难读,但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格外具有兴趣,体验到的成功分外激动。

本课的词语教学是一大亮点,打破了传统词语教学的方式,把词语组块归类出示,将词语与课文内容整合,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进行到底,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做了有效的处理。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此时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这时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脉,找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争论的焦点,引起学生质疑:在这个问题上究竟谁是胜利者?教师用语言过渡 :让我们这群21世纪的孩子们一起跨越时光隧道,亲临当时意大利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去见证这个伟大的实验吧。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这样的过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在“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板块中,重点抓住第5自然段的两句话:“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和“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听到这样的议论所产生的疑问或者感想,重点突出伽利略的胆大妄为和固执己见。

对比细读第2自然段:“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知道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伽利略的行为既同情又敬佩,在写话的过程中才会真情流露,情动辞发,而不同人物的身份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又是一次在特定情境下语言的灵活运用。通过对围观人物言行的侧面描写,伽利略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起来。

最后教师恰到好处地引用伽利略的另外两句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这既是对学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质的提升,又是对课始的一次呼应,还是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一股巨大的动力,起到的“一咏三叹”的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预设如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重的先着地            同时着地

至高无上          胆大妄为  固执

板书看似简约但不简单,通过对比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对比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通过对比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力图让语文教学“味正情浓”。正像叶老说的:既要有语感的敏锐,既要从语言文字去揣摩,又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学习得到增量,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17: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