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3 14:24:00
|
只看该作者
四、语文味——咀嚼的味道
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它们(骆驼)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学学骆驼,要有那样安静的态度,咀嚼文字的时候,要磨来磨去才好。
1.理解“奇丽”
深入地阅读文本后,你会发现,一篇文章,经过反复阅读后,是可以浓缩成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这便抓住了文章的魂。当我们一旦抓住了这个魂,课堂也就拥有了魂,尽管形散,但神聚。在堂课上,张老师引领学生抓住了这个魂——奇丽。
师:走在哥廷根的街头,季老先生看到了花,是什么样的?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这两句话,直到你的脑海中仿佛真的出现了哥廷根街道上那奇特的景色为止。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而后,再次朗读这两句话。)
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窗户前都是漂亮的、五彩缤纷的那些花,然后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窗子连在一起,然后就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师:这位同学所描述的景象,相信其他同学也看到了。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景象,这种景象可真是——
生:花团锦簇。
生:姹紫嫣红。
师:大家用的是书上的词语,那么这种景象漂亮不漂亮?
生:漂亮。
师:美丽不美丽?
生:美丽。
师:你从哪感受到它的漂亮、美丽?结合文章,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觉得在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我感受到花很漂亮。
师:从“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中感受到了花的漂亮。我们再看一看,作者是不是用“美丽”这个词语来形容他看到的景象呢?在书里面找一找,作者用的是哪一个词语?
生:奇丽。
师:他是用“奇丽”来形容这种景象的。作者为什么用“奇丽”,而不用“美丽”呢?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差别。
生:我认为“奇丽”不光有“美丽”,还有“奇特”的意思。
张老师由句到词,由词到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读中引发学生感悟句意,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既而比较“美丽”与“奇丽”的异同,渐渐地走近文本,渐渐地走进文本的深处。
2.细磨“奇丽”
一个词语的阅读,在理解了其表面意思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背后的意思,要联系生活细细地读懂它,要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文字具化,成为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将文字赋予美丽的生命。课堂上,张老师就是这样细磨“奇丽”的。
师:课文中哪能体现出“奇特”呢?
生:因为他走过任何地方,就说明走过每一条街都是有花团锦簇的,可是为什么每家都要种这些花,就说明很奇丽。
师:他走过任何一个地方,每一条街都是这样,每一个窗户也都是这样的,这种景色可真是奇特而又美丽。这位同学别坐下,站起来,读出你的感受。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很流利,也很有感情。还有谁能说一说,你从哪能感受到奇丽?
生:我从“花的海洋”感受到的,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种花,在窗户前种几盆,要是整个小城每一个人都在窗户外面种上花,连在一起,就像一个花的海洋。
师:你通过这个“花的海洋”感觉到——
生:这个花非常的多。
师:花多的背后,其实是——
生:种花的人多。
师:这样做的人多,所以我们才看到——
生:花的海洋。
师:你看过花的海洋吗?谁看到过?游园的时候,在水上公园,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也有许许多多的花连在一起,那我们看到的是“奇丽”的景象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德国人种花是为了别人,许许多多的人都有这一个想法,而咱们在水上公园看到的花,是工人把很多花聚集在那,形成美丽的景象。
师:它很美丽,并不——
生:奇特。
师:而德国的这个花的海洋是从哪看到的?
生:窗子,还有楼的墙壁上。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
师:这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下面请同学们尽情地欣赏一下这奇丽的景象。
(播放一组照片。)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析词语,学生的心底会留下深深的体验;联系生活去体会词语之意,更会加深学生心底的体验;尽情地欣赏一组景象,学生在欣赏,在理解,在体验。文本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心中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在渐渐地升华。
播放美丽的景象,是在学生完全读懂课文之后,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看画面看懂的。
3.诵读“奇丽”
语文课,不可缺少“语”,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有朗朗的诵读声。高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它朴素,它简单,它实实在在。
咀嚼之后的诵读,是在理解、感悟、品析之后的诵读。这样的诵读,能入其心,才会内化为自己心中的语言。
师:放声地朗读这两句话,读出你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
(生自由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还有谁愿意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读得也很好。同学之间,互相地读一读。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同桌互相读。)
师:还有谁想读?老师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随着音乐,读出你心中的赞叹与陶醉。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很美,谁还愿意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有谁想读?
(出示这段话的结构。)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还有谁能读?
(出示一个词语:走过__________________。)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读得真好,她都能把整段话背下来了,老师发现,下面有很多同学也能一起背诵。可是,我并没有让你把它背下来啊,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们非常喜欢这段话,所以印象很深。
师:还有吗?
生:我们能体会到这段话中奇特的景色,所以一到这段话,就特别熟悉,从脑子里面想出了这奇丽的景色。
师:我们用心地去感受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就能把这段话记在了心里。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语文课上,就是要“慢慢地读,默默地想”,在静思默想中细细地咀嚼词句,理解、感悟、品析、诵读,感悟语言与情感升华契合在了一起。语文课,散发出了浓浓的咀嚼的味道。课堂上,拥有了温度。
五、语文味——碰撞的味道
语文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对话文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中,课堂中的个体不断地获得启示,向文本最深处迈进。在对话中,思想与思想在碰撞。语文课,不可缺少碰撞的味儿。
1.对话“奇特”
张老师对话了文本中的“奇丽”,这是指德国的街头景色。文本中的“奇特”,这是指德国的整个民族。由景及人,逐步感悟文本之真谛。
师:那么季老先生仅仅看到了奇丽的景色吗?还看到了什么?
生:他还看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
师:看到了美好的品质,你来看看这样一句话。你来读一读。
(屏幕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奇丽的景象,是怎么出现的?
生:是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师:德国人都是把自己的花去让别人看,自己在街上再去看别人的花,这时,作者的内心深处不由得发出了一种感叹。这真是一个——
生:奇特的民族。
学生似乎没有感受到民族的奇特,但老师不急不燥,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学生触摸到了“奇特”。
2.对话“奇”与“丽”
文本中,正是因为民族“奇特”,所以街头的景色“奇丽”。这一关系,在师生的朗读中渐渐清晰。
师:正是因为每一个德国人都去把自己的花去让别人看,于是,我们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才能看到——
生:花团锦簇。
师:才能看到——
生:姹紫嫣红。
师:才能看到——
生:花的海洋。
师:才能感觉到——
生: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这可真是一个——
生:奇特的民族。
师:面对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作者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一起读这句话——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教师采取了引读的方式,和学生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再一次梳理了课文;感悟到了“景色的奇丽”与“民族的奇特”的关系。教师的引读,达到了作者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三情共震的效果。这份感情慢慢地放大,这种情境逐渐弥漫,让学生情不自禁,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对话“中心句”
对话“中心句”,往往每个人阅读后,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然后,个体与个体之间对话,不仅会有碰撞,也会引发共鸣,相互启迪,相互感染。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碰撞的味道。
师:很多同学对这句话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篇文章中含义最深刻的一句话,为了帮助我们大家更好地理解,老师给大家出了三个小问题,一起看一看。
(出示:
1.“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2.“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3.为什么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同桌的同学研究研究。
(同桌同学开始研究。)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耐人寻味”的意思是非常值得人仔细地去琢磨。
师:仔细地琢磨,仔细地品味。这种境界是什么境界?
师: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为什么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品质,是很少见到的,很少有的。
生:把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为大家着想,这值得我们去琢磨。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是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如果有一家不这么做,光让“人人为我”,而不去“我为人人”的话,那德国就做不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了。
师:我们就看不到这——
生:奇丽的景色。
师:还有吗?
生:我感觉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因为“我为人人”,所以“人人为我”。
师:所以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谁再说说?
生:我觉得如果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达到“人人为我”。
师:先是“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最终的境界。
生:我觉得德国人把花种在窗户的外面,这样做,是为了让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可以看到这奇丽的景色,而当他走在街上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别的人种的花。
师:我们大家都能看到奇丽的景色。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彼此互相照顾,彼此互相给予。
师:其实,不仅仅在街上看到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这样的。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请大家把书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看黑板,正是因为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话去让别人看,所以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能看到这奇丽的景色。那么,此时此刻,你对课文的题目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它能体现出什么?
生:能够体现出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带着我们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让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完全是学生自主阅读后的真实的感受。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自主思考探索,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体验的升华、思想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的过程。在不断地碰撞中,让课堂拥有了深度。
语文的味道,常常在书声朗朗、静思默想、师生对话、碰撞中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