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锐意中学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秀教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但所说明的对象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文章内容并不深奥。授课过程中,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考虑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考虑、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弄清“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
   ⑵ 收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文意,通过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⑵ 能够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布置的好处。
   ⑶ 揣测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情感目标: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测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布置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读和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掌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揣测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2000年11月份,我国多家媒体曾转载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支配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发明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当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选自2000.11《文汇报》)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和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今天,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板书文题)
  设计(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与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考虑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3、克隆是什么?请用自身的话概括。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5、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计时阅读,然后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发言,以历时最短、概括较准确的小组为优胜组。
  明确: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抵触。
  3、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和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效果和贡献。
    “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胜利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5、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和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学生精读课文,教师设计考虑题,指导学生阅读。
  多媒体显示:
  1、文章四个局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局部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局部“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布置有什么好处?
  4、第三局部“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考虑,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处,另选几位同学作补充或纠正。
  明确:
  1、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考虑。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解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局部采用了时间顺序。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显示这一局部是按时间顺序布置的,这样便于勾勒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文章第三局部“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布置资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对不当之处应予以纠正。
  教师提示:关于第二局部的说明顺序,应考虑如下一些内容:第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一条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以此来看,关于“时间顺序”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那么,这样布置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条线索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绩和贡献。第二条线索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时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四、揣测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示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生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生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生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
  选两位同学谈体会。
五、学生自由问答、质疑、释疑
  学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百感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和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和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加,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迫近了人类自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和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和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革新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需研讨和面对的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完善自身的观点看法。
六、安排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和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方法。
【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示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发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身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发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⑵ 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效果。
   ⑶ 短文的行文顺序和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⑵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考虑。
   ⑶ 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2、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3、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课时布置】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一起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身的看法,说明发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发生的故事:
  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局部,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掌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及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及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及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发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和说明方法。
  2、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局部(第2~14自然段):论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局部(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局部。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局部。”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 (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沛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局部相对于第一局部,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发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考虑问题,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身的发现。
五、安排作业
  1、借阅有关资料,或观赏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2、书面作业。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身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掌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考虑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外表。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假如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迸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考虑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2、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干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效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坚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效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发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只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防止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发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发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身搜集的有关恐龙和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身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身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自身是一种科学效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发生系列科学效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和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
   ⑴ 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⑵ 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
   ⑶ 两文都标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让学生掌握各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反复自读,学习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癫蛤螺。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馆叩: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将制作的大陆漂移示意图(见《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二:地质年代与大陆漂移学说)课件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
  2、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
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板书课题和作者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读文,考虑讨论:
   ⑴ 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⑵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此题意在让学生充沛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教师点拨:
   ⑴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砂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⑵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研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细读课文,揣测语言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⑴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⑵ 假如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⑶ 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防止这种撞击。
   ⑷ 即非常纯的沙子。
   ⑸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⑴ 假如笼统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赡蛛”,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赡殊”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
   ⑵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有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⑶ 这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但也不是无稽之谈。天体撞击地球事件虽然不多,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终究发生过。作者在这里也正是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实际意义。
   ⑷ 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洁的沙子才干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其他杂质。
   ⑸ 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的,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3、默读课文,揣测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把自身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五、总结课文
  提问:这两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一起的问题?
  考虑讨论,教师点拨:这标明每一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考虑,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就是作者在《恐龙无处不有》开头提出的观点。
 
六、知识迁移
  以自身熟悉的一种植物(比方“小草”、“玫瑰”……)为题,训练多角度立意。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4: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