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5-9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三、评价过程中促发展 不时完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检查并记录,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有班主任配合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依据。在褒扬的同时,我对一些经常要违规的同学也进行一些小小的“处分”。比方:作业书写不干净,错题太多,就留下来进行单独训练;还有不能按要求上交作业的,和时指出让其改正……身为家里的“独生子”、“独生女”的他们能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行为,但对自身的行为评价却带有偏激性,有的夸大自身的优势,有的夸大自身的劣势。这两种自我评价不只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生长,还会阻碍自我教育的正常发展。真对这一情况,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必定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老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趣味性浓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参与,知道怎么说就要怎么做的。与此同时,褒扬班上那些言行一致的好学生作为身边的典范。教师还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不给小朋友营造“小皇帝”的环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督促检查,并认真做好子女在家的行为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任教三年级学生马成,长得虎头虎脑,同学们都说他是一个“调皮大王”,三年级上学期成果就很差,语数经常考不和格,家长直摇头,对我说:这小朋友真笨,我是没方法了,随其自然吧!看着可爱的小朋友,想着小小的年纪,就这样放弃了,这不忍心,舍不得,我想总会有方法改变的,于是,我仔细观察他,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那声音简直就像炸雷一样;经常惹周围的同学,影响他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家访后,我得知,马成的家长亲银川打工,小朋友只留给体弱多病的奶奶照顾,奶奶管不了,在家没人管,所以小朋友养成做事不认真的习惯,听说在家凡事不顺心就发脾气,但他聪明活精力充分。
对这样的学生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褒扬鼓励。我就从生活入手,平时多关心他一点,课后给他辅导,时间长了。他会用感激的信任的目光看你,平时我会经常帮她挽挽衣领提提裤子,慢慢的取得他对我的信任和好感,在思想上他完全听我的布置指挥。为了取得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我在课堂上多提问、有进步我就会和时带领同学鼓励他,褒扬他,让他尝到学习胜利的甜头,慢慢的,马成的自信心越来越多,表示的也越来越棒。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时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需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上一页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