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文本细读撑起一片蓝天小学老师教育知识
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理解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旨在强调教师应在整体认识与把握教材的背景下,对文本细致地进行感悟、质疑、品读和赏析,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
叶圣陶先生曾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因此,词语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随着“文本细读”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细读文本就是要从关键词处入手,反复阅读、揣摩、玩味,使其与阅读感悟完美结合在一起,从细节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为文本细读撑起一片蓝天。
一、巧借词语,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细读文本先需“粗读”全文,把握整体,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大意或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加深对课文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又是增加语言的运用训练,化消极、静态的语言为积极的语言,在运用中积累。
在教学《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首先进入的是“整体感知”环节。我分这样几步进行:1.抓文中的关键词以卡片式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抓住文中词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德国军官 情报、蜡烛”概括了出来。2.用文中的词语说说初读课文后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当学生各抒己见后,我引导概括相机板书:“ 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再请学生根据这几个关键词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3. 练习概括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板书 “点上蜡烛——吹熄蜡烛——重新点燃——端走蜡烛——夺回蜡烛---端起蜡烛”这些词语,再配以简笔画蜡烛,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抓住关键词语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遵循文本细读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规律,同时也相机提高了语言概括能力,而后者较之前者,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过之而无不及之作用。
二、巧借词语,深刻感悟文本内容
文本中的词语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深情。再则,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指出:只有读者参与,作品才真正有意义。因此,细读文本就正如当前提倡的“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的语文训练理念,于关键词处深究,在难点上深挖,推敲、咀嚼、品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深刻感悟文本内容。
1.由词及文,体验文本情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中的语言,去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教育。好文章,往往一个词语便可表达出非凡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关键词体验情感,深化情感。
“赞叹不已”是《詹天佑》末句的一个词。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它:
师:“赞叹不已”是什么意思?
生:“已”是停止的意思。“赞叹不已”就是不停地赞叹。
师:谁“赞叹”?“赞叹”谁?
生:外宾赞叹。赞叹詹天佑。
师:外宾为什么赞叹詹天佑?
生:因为看见了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师:外宾可能怎样赞叹詹天佑?
生:外宾可能说,詹天佑把外国人不敢修的铁路修成了,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生:外宾可能说,詹天佑在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上修筑铁路,不仅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还提前两年完工,真不简单。
生:外宾可能说,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工程那么艰巨,一个个困难都被他克服了,他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