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树》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过程
反思
  师:这是从我生活的那个城市拍摄的一张照片。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维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宁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首先我想问同学们:那树,曾经是怎样一棵树?
  同学们听了这个问题,目光会落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各自):一到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一下一到五自然段,然后用几个词语概括,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生读。
  生1(回答):那是一棵坚固的大树,“有笼起的枝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还是一棵老树,“露出老态”。
  生2:“树顶像炸开的烟火一样繁密”,茂盛。
  生3:被人欣赏和崇敬。
  师:给人带来荫蔽(生“荫”错读,师纠正。)
  师:它是一棵这么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那么这棵树最后怎么了?它是怎样被杀的呢?
  生杂说。
  师:大家把眼光落在了课文的哪一局部?
  生:九到十二段。
  师:老师读一下这一局部,一边听一边感受:这一局部中最让你感慨万千的一句话。(配音朗读)缄默一段。
  生4:“这就是落幕了,他们来参与树的葬礼”,蚂蚁尚且有情,何况人呢。
  生5:“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荫蔽,到死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抱怨。
  生6:“扫到树根,他们围着年轮站定,看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每一个黑斗士,──”蝼蚁尚且有情,可人却这么冷漠
  师:人无情表示在哪里?
  生6:大树经历这么多风霜雨雪甚至遭了这么一个结果,人们没有表示任何同情,却在为自已的利益考虑。
  师:他们怎么说?
  生6:说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师:把两句话比较起来读,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
  生7:(用文中的若干句话)树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给一代又一代带来荫蔽,可是人们杀死了他,他死了之后,没有人对他有所纪念。
  师:这个同学联系了前面的几段文字,也很好。
  生8:“切断了所有的动脉静脉”,表示了人的无情。
  师:同学们能不能读一下这句话(一整句),把人的无情读出来。
  生9读。
  师:点评,纠正“刽”的读音,“切断”一句读得有力。
  生:集读一遍。
  师:这是最后把树挖走的局部,人杀树用了几个步骤?
  生10:两步。
  生10:先砍断,两个星期后挖走“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跤下去,嚼碎,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
  师:那么加上前面挖走的局部,一共是三个步骤,老师对这三个步骤自已也写了三小段文字,同学们比较一下,两组语言有什么不同?
  生11:两组文字比较起来,我觉得原文更能表示人的冷漠无情。
  师: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示这种冷漠无情。
  生11:咬、嚼、撒、白森森的骨粉、肢解、割下、切断、刽子手。
  师:作者为什么要把砍一棵树写得像一场屠杀一样呢?
  生12:因为写更能表示出作者对树的感情
  师:怎样的感情?
  生12: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示出其它人的冷漠无情。
  师:那么,这样一棵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最后却被人咬了,嚼了,肢解了,挖走了(回顾板书),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
  生13:因为那树遮住了路灯,倒致一位驾驶员撞上了树,所以要被杀。
  师:要是没有这一事件,那树就能幸免吗?
  生14:不会。因为树和现代化建设不和谐。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4:读课文原话(两大句)
  师:同学说,他防碍了现代现建设的步伐,那是不是他的错呢?我想请同学读一下第八自然,同学们听一听。
  生15: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想?
  生16:树生活在这里,是上帝布置的。
  师:树完全做到上帝的布置吗?绿着生,做到了吗?(生答)绿着死,做到了吗?(生答)死复绿,做到了吗?(生答)为什么没做到死复绿?
  师:死复绿是什么状态?(提示)
  生: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为什么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生:被挖走了。
  师:所以,树没有错,假如错,那就错在它信守了上帝的箴言,做了一个守信的君子。
  师:假如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
  生讨论,写。
  生17:难道我真的有过错吗?假如是我的错,我将用我精髓来弥补我的过错。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灰飞烟灭,可是我真的有错吗,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付于我的使命,我将用我所有的精髓来抚育我深爱的人民。
  师:一棵奉献的大树。
  生18:我为你们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我为你们那么多,你们为什么还要杀我?
  师:人,太忘恩负义了吧。
  生19:当一片绿色被淹灭在一片钢精水泥的世界里,世界将会笼罩在灰暗之中,人们又将如何生存?
  生20:我要对所有的人说,我只是一棵树,我的职责是荫蔽所有的土地,给人类带来凉爽,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能给生命带来生机,是一种和平的颜色,绿能使世界充溢生机,使平淡的世界不再单调,不再乏味,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朋友,请珍惜绿色。
  师:是啊,人类难道不需要绿色吗?
  生21:上帝曾对我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尊从他的意念,你们说,我妨碍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只是天性的生长,这是上帝制造的悲剧,上帝是无情的,人是无情的,而我只是无情的一个牺牲品。
师:说得好,你让我几乎失去了点评的权力。
  生22:杀吧,希望我的死,可以为你们赎罪。杀吧,只是我无法想象,以后你们每天一直面对现代现的白色,和臭气熏天的黑色。假如你们愿意,那就杀吧。愿上帝保佑你们,在白色和黑色之间还能生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32:00 | 只看该作者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的脑中总挥不去昔日那美好的影子“老树用它的千掌万指托住阳光,隐蔽着人们”,“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小朋友也在唱歌”,然而曾几何时,树还是那树,人已不是那人,那树消逝了,但消逝的真的仅仅是一棵树吗?最后我想说,假如有一天同学们拥有了处置生命的权力,请同学们一定慎重地对待他。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但人类的基本构造终究是血,是肉。
 
 
 
 
 
 
 
 
 
 
 
 
 
  师读的局部时间较长,是希望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
  缄默一段的效果是有的,可惜缄默的时间不够,此时学生自身与文本对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师不必惜时如金。
  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学生初读文本的最初的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发现虽难免肤浅但是真情流露,师在点评时应该倍加“保护”。
  读“切断”一句,感情比较难流露,所以学生读的时候不是太能感受人的残暴。于是在发现中教师的引领更显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学生下一步的发现。
  用比较法,学生很容易“发现”语言的妙处。当然,在“比较”的设计中,教师的指向性不能太明确,不然学生的发现就不地道了。
  “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这一问是教师引领,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主旨进行发现。
  这个环节,教师太急了,看似热闹,但问题没有思维强度,其实是以教师的发现代替学生的发现。假如时间允许,假如教师善于等待,学生应该是可以自身发现的。
  这是对主旨的深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发现。从主旨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我发现自我发现好象是语文的归宿。
  这个阶段学生发言踊跃,教师的点评显得无力。点评的功力在平时。
       
【课后反思】
  拿到参赛篇目《那树》心里一直是惴惴的,惴惴于场所的“盛大”,惴惴于自身的年轻,更惴惴于这个文本自身。《那树》讲的是一棵老树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从自然生长到惨遭屠戮的过程。作者把老树写成一个鲜活而美好的生命,把那屠杀的过程写得“血肉模糊”。这让我想起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走进课堂,当我们无法将学生带进文本而迫又于时间的限制必需讲完一篇课文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肢解着文本呢?
  若是在抨击“屠戮”的文字面前干着“屠戮”之事,岂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个“鲜活的个体”(文本)该是本文的第一要著,而老师在设计之前也应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1、把课堂还给学生:
    个人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身去发现,学生应该是系着线的风筝,而不应该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在课堂上,也许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发现寻找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让鱼跃于阔海,鸟飞于高天。
    所以在《那树》的设计中的三大板块的内容就是学生自身的活动,包括:生读、听课文(自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师读生听),生说说让自身最感慨万千的句子,生写写“假如我是一棵树,我要对人类说什么”,这三个环节预计时间为33分钟(整节课为40分钟)。设计之初希望: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假如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预设,那将是既符合实际又合乎理想的一种课堂形态。
  2、把“背课”还原成“备课”:
    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预设完毕”,但是课堂并非完全靠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自然带来更多的生成的危险。所以在《那树》的准备中,我竭力作到备课而非背课。如自身对文本多方位揣测,不放过一个读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如竭力设想学生的回答,希望做到兵来将挡。
  然而,预设是美丽的,生成却是危险的。
  经过反思,问题的出现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始料未和。
  1、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假如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身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身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所以,课堂上形式的热闹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要巧用课堂形式配合学习的内容,协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发现。
  2、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
    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事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
    在这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方:学生发现的时间不够;比方:有的地方有教师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教师代替学生发现的。但我想,只要我们肯想肯做,我们的将来会比我们的现在强。也许我们的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但她会不时接近艺术,或成为不时进步着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