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和研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发现“意思”
  师:刚才课间听了这首由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突然有一种激动,我想去云南,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好,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去听听云南的歌声,去看看云南的歌会(板书课题:云南的歌会)。所谓“歌会”就是聚在一起唱歌。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此文,请问,本文写了谁在唱歌呢?
  生:年轻女人、老人、赶马女孩。
  生:还有很多叫不知名字的人。
  师:除人外,还有谁也在唱歌呢?
  生:戴胜鸟、云雀。
  师:这些人与鸟在哪些地方唱歌呢?
  生: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生:山路
  师:还有呢?
  生:村寨。
  师:人也唱鸟也唱,真是自然的大合唱;山野山路山寨,怎一个山字了得。同学们,你觉得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
  生(异口同声齐答):有。
  师:有没有觉得没意思的?(学生摇头)
  师:那我们无妨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从细节字句中去发现其中的意思,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方框和楷体字为课件内容,下同)
    课件:意思
       (细节 字句)
  (学生阅读文章6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静静默读的局面令人感动,很多同学一边画一边写,这就是批注读书法,它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推广。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年轻的妇女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可以看出他们唱歌的地点特别。我觉得有意思。
  师:是啊,不是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而是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极具山野之趣、原生态之美。
  生:对歌有意思,与年轻妇女对唱的对手,虽然败了,但心服口服,从妇女动作上看,是轻松愉快的,说明是一个有趣的活动。
  师:噢,可否读一下?
  生: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师:他读的怎么样?点评一下。(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举手,是要自身点评吗?
  生:是的。
  师:我上课以来,还没有遇到自身点评自身的人。太好了!请讲。
  生:我刚才太紧张了。
  师:想不想再来一遍?
  生:(再读第二段)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说明他读得好,你满意吗?
  生:还是太快了。
  师:你感觉哪些地方应读得慢一点?
  生:轻轻、理理、拍拍、笑笑。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她的轻松快乐,所以要读得慢一点,轻松一点。
  师:你已深得其中三味。中国的这个“乐”字,很有意思,它既读“yuè”也读“lè”,音乐的实质是什么,可能就是给人快乐。这些年轻女人对歌不求胜败但求快乐,她们已达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指着课件)其实,细节和字句就像文章的两扇窗户,只要轻轻地推开它,就会发现天光云影、意思无限。现在,我们大家无妨一起来读一读。
  生:(全班朗读)
  师:大家刚才读的时候,我从他(指着前排一男生)的表情看出他已如痴如醉,仿佛那个年轻的女人已站在他面前了。(众生笑)
  生:“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花儿在倾听小女孩的歌声,“不住点头”表示对女孩歌声的赞赏。我觉得这里也挺有意思的。
  师:你的发现真有意思,这些花是那么的具有灵性,可见你也是一个有灵性的人。在这段中还有没有写到极具灵性之物?
  生:“忽然出现个毛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小朋友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走。”可以看出戴胜鸟也是具有灵性的。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从“矗起头顶花冠”的“矗”和“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的“瞪”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戴胜鸟神情十分专注,对唱歌发生了兴趣。
  师:我们的戴胜鸟太可爱了。面对如此可爱的戴胜鸟,你难道不想对它说点儿什么吗?
  生:戴胜鸟,我想和你做朋友。
  师:我想它会答应的。
  生:我想和你一起唱歌。
  师:去吧,我特批!(生笑)
  生5:戴胜鸟,到我们学校来唱歌吧!(众生笑)
  师:它已经来了(指着礼堂后面),你看,它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未经任何污染,却能照亮我们的灵魂。
二、没“意思”
  师: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分析中,我听出来了,我们之所以觉得有意思,就是一句话,一切尽在诗意中,这是一种诗意的生活。然而,前不久,一个叫“飘过你的网”的网友在QQ上与我聊起《云南的歌会》时提出了一种看法。
    杨兄,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很没意思,你觉得呢?吔!
  师: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生:我不同意。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目的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渲染小女小朋友唱歌自然、轻松。环境对唱歌的人有影响,不能删掉。
  师:什么影响?
  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有这样的歌声。
  师:你的观点怎么和沈从文如此相像?
    发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  ──沈从文《湘西民族的艺术》
  生:因为我妈妈是苗族人。
  师:哦,你和沈从文一样,都流淌着苗族的血液。沈从文先生有《边城》等多部作品为人称道,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说:“我个人确信,1988年假如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应该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生:老师,我还想补充一点。
  师:请讲。
  生:作者写《云南的歌会》目的不只在于写歌会,而在于写云南是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
  师:“人和自然的和谐”,说得真好!沈从文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身在文章中大量使用环境描写是错误的。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种哲学的观念支撑着他。那就是中国最为基本的保守人生哲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谁知道?
  生:天人合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师:对,它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种哲学观念具有多重含义,我们温家宝总理说,它至少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赶马女孩触目是山花烂漫,侧耳是鸟鸣悠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耳濡目染,当然会出口自然,充溢了憨厚本性美。所以,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从不吝啬自身的笔墨,它就是要对原生环境自然还原。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这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教师朗读第四段文字:“由呈贡赶火车进城……都充溢一种憨厚本性美。”)
三、作家的“意思”
  师:同学们,沈从文先生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所以才不惜笔墨进行大量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他认为这做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意思的。那么沈从文先生自身觉得这些歌会的意思又在哪里呢?请看大屏幕。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难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师:本文节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将本文前面的这段文字人为地删去了,作者当时到云南去是想从马鞍的花纹上作一些文物方面的研究,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他引诱过去,这个更新发现就是课文所写的歌会。所以他说: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难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沈从文认为这些歌会的意思在哪里吗?
  生: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讴歌了哪些生命形态呢?请大家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出示课件),说说“这是 的生命”,可以填文中的词语,也可自身概括,可以是一两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开始吧。
    课件:这是_____________的生命
  (学生阅读文章5分钟)
  师:好,现在我们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师:这是快乐的生命。
  师:为什么?
  生:第四自然段中的云雀群在蓝空和碧草之间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师:的确如此,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感受这快乐的生命。
  (学生齐读)
  生:这是热情的生命。
  师:从何处读出?
  生:第五自然段写道:“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从这句可以看出,这个老人充溢了热情。
  师:假如要你在“这是热情的生命”的“是”字前面加一个字的话,你会加哪个字?
    (出示课件)
      这【 】是________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竟。这竟是热情的生命。
  师:为什么?
  生:因为老人“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一个“已”字和一个“早”字,可见老人年岁已高,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还充溢热情地传歌,真是出其不意,所以选“竟”。
  师:是啊,这个火一样的老人,燃烧的是激情,传送的是智慧和热情。这种智慧和热情不会老去,它永远具有生命的活力。
  生: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生:“不只唱歌十分在行,大年七年级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女人竟然去打三丈来长的秋千,而且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可以看出她们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师:是啊,这些生命痛快淋漓,没有拖泥带水的僵态。一个“还”字,标明作者对这种自由洒脱的生命状态的尊重和赞美。
  生:这是活泼的生命。从第三自然段“性情开朗活泼”可以看出。
  师:这段有没有具体描写这些女人?
  生:有。
  师:能读一下吗?
  生:(学生读)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师:但有人认为第三自然段对年轻女人外貌的描写太过哆嗦,建议这样改(出示课件),你同意吗?
    生长得一张枣子脸,满口糯米牙,穿了身毛布衣裤,腰间围了个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鞋,辫发盘在头上。
  生:不同意,这样改就没有云南的特色了。比方“黑中透红”生动形象地写出云南女人脸的特色。
  师:黑中透红,与众不同!(生笑)
  生:删掉的都是一些表示色彩的词语,假如仅局限于黑白两色的话,就体现不出刚才所说的“这是活泼的生命”。
  师:是啊,同学们,色彩对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美丽。
  生:有活力。
  师:一般来说,从一个女人的衣着打扮可以看出她的精神面貌。这些女人把自身打扮得光鲜靓丽,可见他们个个活得鲜活滋润,对生活充溢了热情,可谓活力四射,故万万不可去掉。
  生:这是和谐的生命。第五自然段写道:参与“金满斗会”有和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而且一连三天才散场,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在一起唱歌,是多么的和谐啊!
  师:这样的局面真让人感到温暖。但是我有个疑问,一唱就是三天,难道他们没事可干吗?
  生:有。
  师:都干些什么呢?
  生: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小朋友、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
  师:这些人忙里偷闲,能在忙碌中抽出时间从物质的世界里暂时解脱出来。这一刻,他们完全属于自身,他们的生命是张弛有度的。正所谓“一张一弛,方显生命本性”。这就是张弛有度的生命。想想我们周围的人,想想我们自身,你们活得有这样潇洒吗?
  生:老师,真是苦不堪言啊!我们现在读书是家长逼着读,老师也希望我们好,学习越好越得读书,把自身都逼上绝路了,考差一点儿,老师和家长的脸马上就拉下来了,他们对我们说,快读快读。其实我也有很多喜好的,我也喜欢唱歌听歌,可是我妈妈却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必需先把学习搞好,不把学习搞好,以后什么工作都没有,只有去要饭,一个要饭的人会唱歌有什么用啊!
  师:哎!(教师长叹一口气,生笑,教师停30秒接着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非常真诚地表达了我们今天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忙啊,累啊,沧桑啊,疲惫啊,成了我们一起的特征。而沈从文笔下的这些人却生活得很滋润,他们的生命是鲜活的,具有活力的。假如要你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中选一个字填在横线上来概括这些生命状态的话,你会选哪个字?
  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师:是啊,这是活的生命。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要这样生活,生命就有活力。假如要我在“是”字前面加一个字的话,我会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
  (点课件)
    这才是活的生命
  师:我为什么要加这个“才”字呢?请看大屏幕。(“字幕式”的文字出现,用时1分40秒,配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文字出现完后下课)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低微,却意识不到这个汪洋大海般的世界对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
  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性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 ,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
  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可以不舍昼夜地流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在今天这个物质喧嚣忙忙碌碌的实际世界里,我们周围跋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益沧桑的灵魂,包括我自身。
  感谢沈从文!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乡野间自在优美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来路,去拣拾那些本就存活于我们生命中自然鲜活的基因。
  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让劳心苦形的生命重新吐露嫩绿的枝芽。
  我期待着大家每天都有绚烂的笑容,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
  谢谢!
【注】
   ① 本课为人教版(八下)第四单元课文
   ② 此课例获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多么有“意思”的语文课!──杨聪《云南的歌会》课堂教学初品】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童志斌
  真的很开心,仗着“地利”之便,能够有机会参与这项浙江省顶级的语文活动并领略选手们的风采。对我来说,是实实在在地享用了一回语文的“盛宴”!与那么多语文界精英同仁一道品享这一道道制作精美的美味,更是一种无伦的享受。本以为看过了、品过了,也美过了,抹抹嘴角的油便可拍拍屁股走人了。一边窃喜:天下“免费的午餐”虽不多,却还是有的。却不料,事情还未了,还有下文呢。前日中午,正在品尝学校简单的“免费午餐”时,蔡少掌门打来长途。于是毕恭毕敬地得令:也给本次活动写几句话。而且蔡少明确指定,专门品品那道公认的好菜,细细品品那带着独特的瓯江气息的“杨聪”味。
  不过,要做这件事,心里还是觉得发虚。虽然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站了15年,可直接与初中教学接触却并不多。说起初中语文教学来,虽不至于说就是“门外汉”,却总还是难称“局内人”。──那么,权当是“旁观者”之一孔之见吧。而况,对于这“云南的歌会”,我自身真的是击节叫好的。对于杨聪老师,假如不觉得唐突的话,我很愿意这样说:这样有意思的老师,我好喜欢。并且,能够再回过头来对这道好菜再细细的品味一番,也真的是一件美事。
  不过,真拿起这笔管来,却感觉并不轻松。说起来真的是羞愧之至,虽忝列“仙气与儒气完美结合的城市”(杨聪语)之一员,去并未能因近水楼台而带上些许“仙气”,难以做到过耳不忘。不过,笨人也自会有方法。得了本次活动总管家钟云姣老师的支持,我很方便地就获得了《云南的歌会》的教学录像。于是,昨晚又静下来将课堂过程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并且仔仔细细地作了摘录,光实录文字我就写了满满的五大页。局部环节,还专门反复地看好几遍。慢慢慢慢地,感觉渐渐渐渐地清晰起来。
  哦,原来,这就是杨聪的滋味呀。──假如用文字说出来,我觉得,“有意思”三个字,还是挺恰切的。是的,杨聪展现给我们的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场“云南歌会”,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堂语文课。
  有意思之一:
  要说起这“意思”来,首先是就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的。说这堂课有“意思”,就是有内容,有思想,有意味。就教材的编辑意图而言,根据单元开头的单元提示短文所说,是依照“民俗”的主题来编排课文的,所以,依照常规的理解,把这篇课文与其他的诸如《端午的鸭蛋》《俗世奇人》等当作是一套“民俗文化套餐”来对待,总归还是合理的也是稳妥的。(本单元的课后考虑练习的配置也基本上是围绕着民俗文化的主题,也是佐证吧?)根据这样的考虑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未必就会陷入“俗”之“套”。事实上,以此作为生发点,很可能是相当讨巧的。你看,既与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因素的精神想吻合,也与时下时髦的“回顾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主张不约而同。(且与衢州南孔渊源也正相契合,多好!)
  不过,我们的杨聪实在是够“聪”明的,他的聪明,不是那种揣测“阅卷老师”(评委?)的心意并极尽投其所好之能事的小聪明,而是作为高明而富有独立人格的幼稚的文本读者的聪明。我想说,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我想称其为“睿智”比较确切些。正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他走近了文本,也走进了文本;走近了沈从文,也因而走近了沈从文。因此,他捕获到了沈从文字里行间所充溢着的活力,那是一种来自于“原生环境”(杨聪课堂语)的自然本性的生命力。于是,他独辟蹊径,最终确立了“生命”的主题作为他这堂课的教学主题。他的想法是,“固执”地将本文定位在“生命”的立场,就是要学生体验到,我们应该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让劳心苦形的生命重新吐露嫩绿的枝芽,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杨聪语)。
  你看,这样一堂以生命为主题的语文课,这样一堂从老师到学生,从朗读到探究,无不洋溢着充盈的活力的语文课,怎能不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与肯定?所以,大家(课堂里所有的学生乃至整个活动现场的所有人)都能真切地感觉现场的生命活力──学生的朗读,学生的发言,学生与老师那个心有灵犀——感觉当时的会场,真的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气息的“场”,让人心生共鸣,让人情不自禁地惊叹:“天人合一!”──是的,天人合一,那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命的极致呀!我们未必就能说杨聪老师这堂课已经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极致,但是,说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的生机,让我们看到了语文老师在课堂里可以(至少是有时可以)甩掉繁重的镣铐,自如地跳出优美的舞步,向着生命的极致迈进。──是的,我看到了,不知道其他老师以为然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而同样难能可贵的是,杨老师这堂课虽则注重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核,却并未因此而“得鱼忘筌”。──可以说“得意忘言”,是眼下不少语文课堂的一种新倾向。有识之士纷纷对于这种“去语文化”,缺少语文味的语文课忧心忡忡。李海林先生在其长篇优秀论文《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当中,对于这类现象作了深入剖析,并归结出了“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等常见“症状”。在这堂课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的文本的读者,当然也是真正意义的语文学习者。你看,课堂从头到尾的哪个环节哪项活动,是离开了文本,离开了语言这个根本的呢?教师课前对于文本生命内核的挖掘,是基于文本,基于语言的。课堂里引导学生去掌握生命内核,以生命的精神濡染学生,这一过程中,处处表示出对于文本、对于作者、对于语言的充沛尊重。而绝无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空手道”的影子。
  有意思之二:
  对于这堂课,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是,杨聪老师不只是一个高明而睿智的“读者”,更是一个清醒而幼稚的“教者”。假如说,第一层“意思”主要是说杨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掌握这一维度上的,那么,第二层“意思”则主要是指向课堂运作的维度。
  “肤浅”当然是我们所竭力反对的,可是,有些时候,尤其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深刻”,却更是我们应该时时防范的一个温柔的陷阱。为什么有些课堂上会出现教师激情澎湃而学生毫无反应的热饼贴冷锅的尴尬局面?其中因素当然复杂得很,也无法一概而论。可是,很重要也是很常见的症结可能在于,教师在引领学生贴近文本贴近语言上下的工夫缺乏,力度也不够。忽然想起蔡少在博客上贴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那是王富仁教授的告诫:莫用学生的主观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我想,王先生的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好好记取的(李海林先生告诫的“教师不作为”现象是否与此相类?)。不过,在此我想提醒的是另一种极端:莫用教师的主观性取代学生的主体性!
  试想,假如教师在课前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甚至是有创见的,可是,这种深度与学生固有的认识水平(图式?)落差太大,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学生接受(同化或顺应?)的可能。那么,课堂的教学将陷入困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是大可置疑的。
  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可以用来说明问题。苏联维果茨基的研究标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示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协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掌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我想,每一个语文老师,可以不知道维果茨基,也可以不知道“最近发展区”的名头。可是,“最近发展区”的道理,却绝对应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我们常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那是多么自然熨贴的情况哪,而“强扭的瓜不甜”更是妇孺皆知的常理。可是在课堂里,任课老师一厢情愿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更有固执者,造成课堂僵化的后果不自我反思,反而找出诸如电脑不灵光、学生不配合之类的理由来加以搪塞,这样的情况,真真叫人不知如何说他!想起有专家提到过的一个说法:强势。是的,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强势,以至于要让人心疑,他更在意(或者说迷恋)的可能是自身的那点小九九而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吧!
  而我深感欣幸的是,我所喜欢的杨聪老师,他是个出色的老师,却并不是这样一个“强势”的老师。相反,他是温和的,平和的。他愿意走近学生,他也欢迎学生走近。事实上,学生也都愿意走近他、贴近他。所以,最终的“心有灵犀”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那个“天人合一”的“天作之合”,引来的是教师们会心的、赞许的掌声,而绝没有那种对“预设”的惊讶感或者不适感。
  你看,杨聪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点,那就是“意思”一词。于是最终形成了“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整体设计。本设计的妙处有二。①“意思”这个“教学切口”来源于文本,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又能自然引领学生去细读文本,品味语言,从而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作家情怀,达到“文”“言”结合之妙境;②从宏观上看,整个教学流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始终处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其间充溢变化与生机,从而让整个课堂出现出起伏变幻的曲线之美,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现场效果看,这确是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阅读过程。──这是杨聪课后反思中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为一个教学组织者与实施者,杨聪是如此的睿智如此的清醒。这样的考量,已经不是简单的“设计”一词可以概括得了,我想,称之为“艺术”,大约也是合适的。
  想起杨聪自身的一番话来。他在事后说:这堂课在“生命环节用时过少,致使课堂出现头重脚轻之感,从而让最后出现的字幕力不从心,缺少应有的震撼力。原因在于生命环节的铺垫不够,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实际人生的沧桑与疲惫,故而‘清风明月’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并进而说,“由此可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需有相对准确的时间付出,否则将难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的妙境”。对于杨的这一看法,我有不同的想法。
  我以为,第一,“生命环节用时过少”不知作何解?是不是说应该压缩其他的课堂环节腾出时间来保证足够的“生命环节”?可是,我的陋见,整堂课(当然包括前面对于歌会的“意思”的揣测,即便是最初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也是服务于最终的“生命”主题的。换句话说,前面的活动与环节的设置,都属于为生命环节所作的必要的“铺垫”。事实上杨自己又认为“生命环节的铺垫不够”,那么,我想提出疑问了,到底是怎样的环节才属于“生命环节的铺垫”呢?你看,“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整体设计当中,“发现意思”也好,“没意思”也好,哪个环节不是事实上服务于最终的“作家的意思”即课堂上学生所说的“生命的美妙,生命的美好”,老师所说的“生命的颂歌”这一归结点吗?没有前面的“藤”,怎么会有后面的“瓜熟蒂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杨不满意于自身“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实际人生的沧桑与疲惫,故而‘清风明月’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我以为,有这样的主观追求是很值得肯定的,可是这样操作的可行性却颇让人怀疑。根据《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样的宗旨,理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觉要求,也是我们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时应该放在心头的一个“谱”。问题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学讲究的是细嚼慢咽,讲究的是潜移默化,想要一蹴而就或者一步登天,不是我们所应持的务实态度吧?假如说仅凭一堂课就能“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实际人生的沧桑与疲惫”,并进而让“清风明月”“走进他们的心灵”,能够那么便利地一步到位的话,那么,语文课程“塑造人”的任务和“终身发展”的任务的完成也实在是忒容易了吧?似乎大大超乎我们的想像了。可不能忘了,《课标》中还有这样的话:“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当中,“形成”也好,“基础”也好,不都在暗示我们:可不能头脑发热哟。
  所以,窃以为,杨聪老师,大可不必在这一点上心存什么自责。假如有旁者要这样要求我们,不如和他说:嗯,您说得挺在理。请尊驾来做个示范吧?
  有意思之三:
  我想说的第三层“意思”是:杨聪老师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位老师,杨聪的《云南的歌会》课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堂课!──我想,这里的“有意思”,应该是“有趣味”吧?
  我说了好几次了,杨聪老师是我所喜欢的老师。总觉得有种“一见如故”之感。而这次活动之前,莫说看到过杨聪,便是名字,也是陌生的(只好以“我是高中老师”来敷衍一下“孤陋寡闻”的指责了)。可是,他在台上一亮相,我就感觉好亲切。而他一张口,似乎感觉更亲切了。原先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逐渐有了感觉。
  原因很简单。一,杨聪是那种特别有人缘的老师。你看,轻松随和是他的为人风格,似乎也是他的课堂教学风格。虽然这堂课研讨的是这样严肃的“生命”的话题,可是,因了沈从文,因了沈从文行云流水的文字,因了杨聪老师,当然也因了得“仙气”而灵动异常的衢州华茂外语学校的学生,这堂课显得如此的活泼灵动,显得神采飞扬。(当然也同时得益于适切的课堂设计。)
  我以为,轻松随和的风格,使得杨老师的睿智更加分明地凸显出来。──站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睿智而不张扬,灵动而又显深沉的智者!当然,不容否认的是,这样的风格,与这篇课文的文本内容、整体风格也恰相吻合。(假如让杨来教鲁迅的《雪》是不是合适?──是个问题。有个性的教师绝对不会是万金油。)就是他那天身着的那件黄颜色带绣花的衬衣,也感觉是与整堂课是浑然一体的。
  想起杨在教学反思中的话:“课堂语言与教态影响了课堂的美感。这可能是我的硬伤,我要想法设法去改进改进,争取有所突破。”对此,我也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语文老师,(尤其是初中老师?)有个性有风格,应该是教师素养的有机组成局部。正好比整个教学竞赛,有得体肃整的西装领事,也需要黄颜色的衬衣一样。教师的课堂形象(包括着装、谈吐风格等等),不应该是流水线里的规整划一,而应该是多元的,多彩的。我很想知道,在“课堂语言与教态”方面努力争取“美感”而期待有“突破”的杨聪,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现今这样的杨聪味呢?我在想,去掉了那个富有杨聪特色的“同们”(同学们),那个很有型的晃动,还有那个招牌式的“杨式(左)手型”,杨聪,还会成其为杨聪吗?
  二,“杨聪普通话”,我听着特别的顺耳。我没有去考证,也没有去找人确认过。我自身的直觉,听着杨的声音这样亲切,是因为耳熟。后来我咂摸出来了,是我心里所敬重的那位领导人,他的那个对国企“一个人干,一个人看,还有一个人在瞎捣蛋”的妙语言犹在耳。还有那个带着浓重乡音的“民怨弗(沸)腾!”的严辞批评也是如此。再看杨聪,他的那个“lán”(哪里)“dèi不dèi”(对不对),还有那个意味深长的“nàn(烂)柯山”,给人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敢说,这样的印象,绝对不是负面的。有缺陷的教师,未必是有个性的教师;而有个性的教师,不可能没有缺陷。——或者说,正是这样的些许瑕疵,使得他更有人缘。因为,不刻意掩饰自身缺陷,坦然而自信的人,我以为,是真诚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真诚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喜欢这样真诚的人呢?
  讲到有个性的教师,我会自然地联想起两位我所敬重的长者。一是中语会的陈钟梁先生,一是复旦的章培恒先生。他们所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可是,一起的是,他们都是难得一见的思想者。与陈先生有幸见过一面,倾倒于他风趣的谈吐与优雅的风度(他行文的锋芒则又是另外的了),听他说话,是一种享受。而章先生,则很有幸在浙师大听过他一学期的古代文学课,那是被吸引过去“偷听”的课。我折服于他的睿智与博学,与几个同窗一道,分工协作将一学期下来的听课笔记整理成数万字的打印稿,当时就有好多同学如获至宝地讨了复印件去。可是,你要是站在章先生面前,光凭外表,你是无论如何想像不出来他胸中有如此的万千气象来的。而且,他的说话,甚至可以用平淡无味来描述。以至于被我鼓动去听课的几个同学听了一次便落荒而逃了。可是,说起他,我只能以“五体投地”来形容。而当那几位同学读了我的听课笔记因而烦恼于与这样的智者失之交臂的时候,我得到的是无尽的满足。
  在这里提到他们两位,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风格可以不同,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我希望,我也相信,处于春风中的杨聪,是经得起时间的冲洗的。
                      2006年11月22日下午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7: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